索引号: 11330802307671925H/2025-8685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5-06-24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307671925H/2025-86859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2025-06-24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第65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7-04 11:4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市场监管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分享:

王庆浩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假风味牛羊肉”冒充真牛羊肉销售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助力打造衢州市鲜辣美食城的提案》(第65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深入贯彻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聚焦肉制品行业掺杂掺假、以假充真、虚假宣传等突出问题,我局切实履行监管职能,对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开展专项整治行动。通过专项整治,消除一批风险隐患、查处一批违法案件、规范一批生产经营单位,切实紧压实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效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

 一、高效部署全面摸排。2024年我局发现部分餐饮店以“鸡鸭肉”冒充“牛羊肉”销售的违法线索后,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召开牛羊肉专项检查整治会议,制定部署摸底、执法检查方案。经摸排统计,我局辖区共有肉类批发市场1家(衢州市农商城);肉类批发经营户29家,主要经营猪肉、牛肉、羊肉等品种);大型肉制品生产企业1家(不老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卤鸡、卤鸭、卤鸭头等产品;夏季夜市肉制品火锅店54家,烧烤店124家;相关肉制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共计873人。

 二、强化监管执法力度。2024年根据牛羊肉专项检查整治会议要求,我局抽调行政执法队、基层所食品条线精干力量20余人,以火锅店、烧烤店、大排档等餐饮店为重点单位,重点检查食品经营者是否以其他畜禽产品假冒牛、羊、驴肉制品进行销售,或是否使用或销售来源不明、未经检验检疫、检验检疫不合格的畜禽产品等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我局共检查肉类产品生产经营单位257家次,共立案查处假冒牛、羊、驴肉制品案件16起,罚没款20.76万元,其中2起案件移送公安。

 三、强化监督抽检力度。组织开展肉制品专项监督抽检,将肉制品抽检纳入年度抽检计划,重点抽检价格异常肉制品和“网红”带货肉制品,及时核查处置发现的问题。涉及多地区的,及时通报协查,开展联动处置。2024年牛羊肉专项检查整治期间,我局组织开展突击样品采集,对餐饮店内所售的牛羊肉及其制品集中进行动物源性基因检测,共采样抽检25批次,夯实执法办案工作证据基础。2024年组织快检肉制品59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组织监督抽检肉制品41个批次,检测结果全部合格。2025年我局组织对“网红鸭头”开展监督抽检,共抽样8批次,涉及网红店铺8家,检验结果均为合格。

 四、精准帮扶夯实责任。成立食品安全检查突击队,集科室及辖区所业务骨干力量,全面排查肉制品各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同时,邀请专业第三方评审机构对肉类产品生产加工主体按《食品生产监督检查要点表》等相关标准法规文件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并就肉制品生产加工各类风险隐患控制展开相关培训和咨询指导。2025年组织肉制品生产单位参加新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7718)和总局即将出台实施的《食品标识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升各生产加工主体食品安全风险意识,压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五、营造氛围形成共治。定期发布肉制品消费提示,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加强整治成效和典型案例宣传,有效震慑违法犯罪行为,引导消费者科学消费合格肉类产品。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发挥好企业内部“吹哨人”作用,积极动员广大群众、从业人员举报违法线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肉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的热情,开展“你点我检”活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浓厚氛围。

 下一步,我局将进一步开展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问题,规范牛羊肉及其制品生产经营行为,建立健全打击牛羊肉及其制品违法行为的长效工作机制,切实压实肉制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牛羊肉”,维护衢州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秩序,助力衢州打造鲜辣美食城。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6月24日


提案原文:


关于加强“假风味牛羊肉”冒充真牛羊肉销售违法行为的监管力度,助力打造衢州市鲜辣美食城


 基本现状:山东淄博烧烤的热度将烧烤行业的热度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烧烤发烧友行列。衢州市作为鲜辣美食城的代表,火辣辣的烧烤更是少不了。但近年来,商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用假的牛羊肉冒充真牛羊肉进行销售,用厚重的孜然、辣椒面掩盖假肉真相。生产厂家相继出厂了众多像“风味牛肉”、“风味羊肉”的低价产品,虽直接表明这些产品均由鸡肉、鸭肉构成,但一线的经营者们为了谋取更大的利润,明知自己购买的并非真牛羊肉,仍以牛肉串、羊肉串进行销售,老百姓对于自己摄入的到底是什么肉无从知晓,舌尖上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比如2024年3月,杭州市拱墅区检察院便办理了这样一起销售伪劣产品案:吴某和家人经营着一家烧烤品牌加盟小店,专做外卖生意。2022年10月,吴某偶然得知了一个可以大幅缩减成本的进货渠道。原本进价380-400元一箱的牛羊肉串,现在只要240元,足足便宜了三分之一。“他进货的外包装上都写明了品名和原材料是鸭肉猪肉,但名称是写了牛肉风味和羊肉风味,里面加了不少添加剂,口感和牛肉羊肉比较像,经过烧烤,以牛羊肉串为名在外卖平台进行销售,成本低了以后,售价也往下调了。” 明知不是牛羊肉,但为了吸引眼球,吴某还特地把货品名改成“烈火大牛肉串”“热卖9999支·鲜羊小肉串”等。去年8月,接到线索举报,公安机关查封了吴某的烧烤店。因涉案金额较大已触犯刑法,今年2月底,吴某被移送拱墅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今年,柯城区人民检察院也办理了类似案件,以风味牛羊肉冒充真牛羊肉销售的案件,这表示在柯城区辖区范围内也存在风险隐患,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加大监管力度。

 存在的问题:

 1.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对于以“风味牛羊肉”冒充真“牛羊肉”销售的行为监管有待加强。由于,这一类产品多在烧烤店内销售,以成品的方式呈现,难以调取取证,老百姓也无法直观的判断出是不是真牛羊肉,市场监督管理部门靠日常的随即抽查,范围具有局限性,难以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2.烧烤店经营者法治意识淡薄。很多烧烤摊店主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犯罪,认为销售风味牛羊肉并不会对消费者的身体产生危害,不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违法性。

 3.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不明确。对于以鸡肉、鸭肉作为主材料生产的肉串,取名为风味牛肉、风味羊肉,生产企业的行为是否存在违法性未明确,相关肉类行业也并无一定的规范,导致风味牛羊肉钻了漏洞。

 对食品安全的建议:

 1.加大对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销售食品的行为监管力度。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要积极开展“假牛羊肉”整治专项,以明察暗访的形式加大对辖区内烧烤店、火锅店等进行执法检查。

 2.加大宣传力度。对于经营者要加大依法经营的宣传力度,明确告知相关行为的违法性,相关部门要多采用以案释法的方式进行宣传引导,真正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

 3.畅通老百姓举报渠道,设置有奖举报。老百姓是第一消费主体,发现有相关的违法行为,向主管部门进行举报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以有奖举报的形式鼓励老百姓对经营者共同监督,可以更好的促进行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