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521N/2024-8647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日期: | 2024-12-31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521N/2024-86470
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其他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12-31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4-09 14:1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2024年,区人社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指导下,在省、市人社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事人才、劳动关系等工作,力促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1.省民生实事项目指标:为离校2年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发见习岗位482个,完成任务数260个进度的185.38%;培养持证数字高技能人才642人,完成任务数145人进度的442.76%,目前排名全市第二。
2.市民生实事项目指标:开发农民转移就业岗位4357个,完成任务数1200个的363.08%;培训农村转移劳动力288人,完成任务数180人次的160%;在农民集聚地建设零工驿站3个(上街、姜家山、航埠),完成进度100%;在农民集聚地建设共富工坊3个(“柯安零工市场”共富工坊、“悦溪零工市场”共富工坊、“航埠镇零工市场”共富工坊),完成任务数3个的100%。
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标:开发公益性岗位957个,完成任务870个的110%,全市排名第一;招引市外员工2786人,完成任务数2500人的111.44%;新增高技能人才2712人,完成任务1600个的169.5%。引进青年大学生6698人,完成任务数6400人的104.66%;城镇新增就业3863人,完成任务数3850人的100.34%。
4.公共服务桥头堡核心指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8939人次,完成全年7300人次任务数的122.45%。
5.七优享工程“劳有所得”领域重点指标:无讼指数97分,与其他县区持平,全市并列第一;工伤支缴率79.3%,根据省厅绩效考核规则,支缴率小于100%可得满分;截至三季度,柯城区安薪指数考核得分为96.149分,排名全市第4。
(二)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1.稳就业,搭建增收致富“暖心桥”
一是重点企业招工引才服务。开展2024武汉·衢州光电人才专场等招聘活动60余场,基本满足企业用工需求。丰富常态化助企招工渠道,设立周末劳务集市和产业人才服务中心固定招聘点,推动柯城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合作框架协议落地,争取柯城区产业人才学院授牌。二是重点群体精准就业帮扶。依托“邻礼通·三民工程”应用,开展“三色管理”精准服务,累计帮扶5085名重点群体实现就业。举办2期“浙江省首期求职能力实训营”,开发公益性岗位957个。《“邻礼通”应用》作品获2024年浙江省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优秀就业服务成果类三等奖。三是优化创业创新生态环境。结合劳务品牌创建积极开展创业培训,在零工市场、乡村振兴讲堂等地举办收纳整理、乡村振兴合作带头人创业培训24期,培训977人次。推进返乡入乡合作创业,筹备创业项目谋划大赛,摸排优质创业项目,今年以来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522万元,惠及53人。
2.强保障,绘就幸福民生“新画卷”
一是全力推进提标扩面。按月扎实开展常态化数据分析,针对重点群体开展精准扩面,累计点对点提醒告知1万余人,下沉村(社区)、校园和商圈开展集中宣传10余次,走访企业和个体商户300余家,引导群众积极主动参保。二是平稳推进延退改革。9月延迟退休改革政策出台后,第一时间完成精神传达、方案制定、任务分工,开展多渠道宣传、多维度培训,通过窗口志愿包干、24小时在岗值班、增设咨询热线,全力做好线上线下咨询答复及应急处置。相关工作启动以来,经办服务平稳开展。三是扎实开展工伤领域专项治理。聚焦重点领域、重要业务、疑点数据、关键环节,深入开展“拉网式排查”,排查疑点数据共18类2924条,主动核查发现1件虚假工伤骗取工伤保险待遇案件,并移交公安机关处理,追回工伤保险待遇72329.75元,相关工作做法被省委办公厅采用刊登。
3.搭平台,耕细人事人才“责任田”
一是培育技能人才。以全面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牵引,实施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8939人次,新增技能人才4166人,新增高技能人才2712人。搭建四赛一体技能人才选拔体系,累计举办3场赛事,638人取得高技能证书。开展技能型社会基本单元建设,与6个村社达成“双富六融合”技能型乡村培育合作。二是强化人才招引。全力打造“聚智柯城”人才招引品牌,引进青年大学生6698人。组织开展事业单位各类引才活动22场次,院校招聘10场次,人才引进6场次,共招引事业人才188人,其中公开招聘103人,院校招引34人,引进高层次紧缺型人才21人,定向培养30人。三是壮大专技人才。2024年度职称申报人数和高级职称推荐人数稳定增长,已完成13个职称系列申报审核797人,初定79人,暂已评审通过549人,其中高级经济师申报8人(增长60%),评审通过7人;交通高级工程师申报15人(增长3倍)。
4.促和谐,织密劳动关系“安全网”
一是协调劳动关系工作积极推进。持续推进劳务派遣企业年检工作,对逾期未提交的进行相应行政处罚。全年组织开展6次企业用工法律知识培训,对117家企业进行法律用工体检服务,从源头减少劳动纠纷的发生。12月11日,人社部副部长俞家栋莅临指导劳动关系工作,对柯城区做法给予高度肯定。二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效能持续提升。加强基层劳动保障员业务指导,实现全区280个村社劳动关系协调员配备全覆盖。6月26日,组织培训劳动关系协调员228人次。共处理案件648件,其中受理585件,当期结案580件,实现仲裁终结率92.57%、调解成功率89.06%、仲裁结案率98.3%、网络办案率51.76%。三是根治欠薪工作机制走深走实。8月16日,柯城区代表浙江省全力以赴完成迎接国务院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获A类考核等次。涉薪纠纷处置等规范有力,开展“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执法109家次,截至目前,全区共化解涉薪纠纷2428件,涉及人数6073人,涉及劳动报酬6265.28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19.1%、32.4%、23.4%。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1+5+N”零工市场建设逐步完善。按照“1+5+N”布局,建成1家零工综合体,5家零工市场,6家零工驿站,开发“十大岗”工种,累计发布岗位信息1.71万条,提供求职登记1.19万人次,各类技能培训、业务培训6090余人次,就业推荐成功7721人,累计促进零工增收1610余万元。2月,相关信息获高屹书记批示肯定。《“ 1 + 5 + N ”共富增收零工服务体系》作品获2024年浙江省第三届公共就业服务专项业务竞赛优秀就业服务项目类三等奖。
(二)“一卡通”应用建设广受好评。不断优化“一卡智享,通衢怡养”应用功能,推出社区食堂刷卡就餐优惠方案,实现120等公共服务电话一键拨打,累计完成养老服务工单6万余单。6月20日,该项目在全省居民服务“一卡通”专班集中调研暨省专班第十二次会议上作了推广,葛平安副厅长给予高度肯定。
(三)全市首创提技增富金融产品。全市率先推出“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两项提技增富金融产品。联合柯城农商银行等3家单位联合推出“技能共富贷”专项信贷产品,实现“企业出效益、职工得利益”双赢局面。两项产品惠及40多家企业及10多万技能人才。
(四)推进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点建设。目前,已建成府山街道劳动关系综合服务站等18家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各站点调解率达60%。站点引入劳动关系托管服务,实现劳动关系管理专业化等一“托”多赢。6月6日,组织召开全市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站现场调研会,我区经验做法获得市局领导充分肯定。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就业“发力点”,促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1.擦亮零工市场品牌。一是零工市场提质增效,依托“1+5+N”零工服务体系,探索建立岗位信息共通、培训资源共享、劳务品牌共建、创业项目共济的“四共”服务机制,研制“零工市场服务规范标准”并在全省推广。二是打造零工市场就创服务综合体项目,对上街零工市场进行场地扩容和服务升级,在目前运营基础上增加办公场地,构建更完整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2.强化产才融合模式。一是推进产业人才学院省级试点建设,提质区域柯城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构建贯穿招聘、派遣、培训等全产业链条的服务体系,力争2025年升级创建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二是打造产业工人就创服务综合体,选址衢化街道,将政策指导兑现、技能培训提升、职业生涯指导等就业创业服务植入生活的各个场景中,让柯城区既能招来人,又能留住人。
3.聚焦就业创业帮扶。一是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提供求职能力实训、技能培训、见习等帮扶。2025年在全区开发公益性岗位870个以上,确保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优化创业服务机制,搭建“3+1”创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机制,激发创业带动就业活力。推广创业相关普惠金融服务,力争2025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00万元以上,开展创业培训500人次以上。
(二)立足社保“根本点”,促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兜牢民生保障底线。一是聚焦重点群体实施精准扩面,做好数据监测分析,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和新业态从业人员参保,稳妥有序开展扩面参保工作。二是密切关注延退相关配套政策出台情况,同步做好政策宣传解释。按要求完成系统联调测试,确保延退政策后续各项业务经办顺利进行。
2.打造柯城创新样板。一是深化“一卡通”养老应用建设,围绕社保经办增值化改革等重点工作,探索谋划更多更好的应用项目,打造具有柯城特色的“一卡通”创新样板。二是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4个村已完成缴费,建议在全区层面开展统一部署,在其余14个乡镇街道确定目标村。争取在全市乃至全省层面进行推广应用,惠及更多群众。
3.优化工伤经办效能。一是建立工伤数据核查机制,通过建立与卫健、医保、公安、交警、住建等部门数据共享机制,对工伤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核查与校验。二是推动工伤保险结算升级,探索推动柯城区跨省异地联网结算试点上线,应用异地联网结算信息系统,切实提高工伤经办服务效能。
(三)抓住人才“关键点”,促进人才引育助力发展
1.持续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一是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争取下半年新增5家等级备案企业,统筹各类资源,建立以技工学校、企业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为载体的职业培训体系,重点推进二产和数字技能培训。二是优化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指导各事业单位健全聘期考核、竞聘上岗、岗位聘任制度,促进岗位管理全流程规范化,切实形成竞争择优、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活力。
2.提升技能人才培育服务。一是加强技工学校办学管理工作,积极谋划柯城技工学校迭代升级为柯城技师学院项目,制定2027年、2030年2个三年工作目标。2025年上半年,争取开展社会化认定2000人次,为柯城技师学院的创建奠定基础。二是提升职业技能竞赛办赛能力,积极开展新兴工种和数字工种的竞赛,全年计划开展5场职业技能竞赛。
3.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一是强化市外员工引育,通过跨省招聘会、搭建劳务协作站、人力资源公司输入等途径招引市外员工。落实好市外员工引育相关政策,力争2025年招引市外员工2500人以上,满足重点企业、项目用工需求。二是持续抓好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管理,常态化开展走访企业,摸清需求,做好博士招引衔接工作。2025年,计划新建博士后工作站1家,全年计划招引博士3名以上,为我区企业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四)掌握矛盾“风险点”,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1.强化基层治理机制体制建设。一是健全基层劳动关系服务综合站点建设,确保每个乡镇街道和社区都有专门的调解机构,配备足够的工作人员。二是健全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制,加强部门合作,建立信息动态共享、纠纷争议共处的工作协同机制。加强兼职仲裁员业务指导,增强仲裁办案力量,及时、高效的处置劳动纠纷,进一步提升仲裁办案效能。
2.增强防治欠薪违法打击力度。一是提升安薪指数建设,对政府和国企项目,全面落实人工费用未及时拨付书面提醒。对社会投资项目,全面落实人工费用未及时拨付立案程序。确保入库的项目全面落实人工费用拨付制度。二是优化欠薪处置,2025年落实国家欠薪线索分流交办机制。将部分国家欠薪线索分流到属地单位,提高化解质效。在建项目完工后,及时排查工资支付情况,对于涉薪违法行为开展严厉打击,加强在建项目涉嫌违法分包转包案件的移送查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