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沟溪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时间:2025-02-21 12:0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综合信息指挥室(党政综合办公室)

信息来源:

分享:

2024年沟溪乡党委、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沟溪铁军精神,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将我乡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组织保障,提升法治能力水平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沟溪乡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在以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沟溪乡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乡主要领导认真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听取法治建设以及依法行政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圆满完成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二是完善学法制度。建立集体学法制度,做到班子领导带头学法,全体干部积极学法。本年度乡党委书记召开部署安排法治建设年度重点工作的专题会议2次;领导干部述德述法1次;组织全体干部学法活动4次,重点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法律法规及法治政府建设相关知识;组织全体在编干部参加2024年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考试1次,考试完成率和合格率均为100%;组织全体乡干部观看庭审视频1次;组织全体乡干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4次。通过自主学习、集体学习、撰写心得体会等多种方式进行法治学习,全乡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良好,领导干部法治思维、法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完善各项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一是完善依法决策机制。乡党委、政府的重大行政决策都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合法性审查以及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环境和经济等方面的风险评估。同时,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均需充分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并及时向社会反馈意见采纳情况和理由。除依法应当保密的外,决策事项、依据和结果都将进行公开。

二是完善合法性审查工作机制。依据《沟溪乡关于全面推行合法性审查全覆盖工作实施办法》,乡党委、政府的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均需进行合法性审查。乡班子集体讨论涉及合法性审查事项的议题时,均安排合法性审查的机构负责人或者专门审查人员列席会议,并就合法性审查发表意见。制定《沟溪乡村级合同法制审查制度》,规范各村合同的合法性审查工作,结合常见需求,联动乡法律顾问,完善合同模板库,为各村提供更多标准化的合同模板。同时,我乡将合法性审查工作列入2025年重点工作清单。

三是完善法律顾问制度。2024年,我乡聘请了浙江君奕合律师事务所的蒋利刚律师为我乡常年法律顾问,为我乡所涉法律问题提供咨询意见或进行指导,草拟、审查法律文书,参与我乡重大事项的决策或谈判,协助我乡开展法律宣传活动。

四是严格落实行政诉讼、行政复议职责。积极配合法院工作,依法参加行政诉讼,提供应诉材料。依法行政,降低行政诉讼案件败诉率。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落实行政复议申请权告知义务。严格按照法定期限及行政复议机构的要求进行答复,全面提交证据依据等相关材料。2024年,我乡共有行政诉讼案件1件,行政复议申请0件。

五是依法开展行政执法工作。截至2024年底,全乡在编干部共30人,均已取得行政执法证件,持证率100%。行政执法队共有6名队员,均配备执法记录仪。严格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在门户网站、办事大厅公示栏、服务窗口等场所公开相关信息。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对行政执法全过程进行记录,做到依据公开、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结果公开、过程公开。

(三)坚持以民为本,加快法治沟溪建设

一是加强法治宣传教育。我乡积极推进法治文化阵地和设施建设,在中国第一农民画村——余东村设立法治宣传阵地,以农民画的形式进行廉政、禁毒等方面的法治宣传教育,借助余东村的特殊影响力,以点带面,普及全乡。开展了“12.4”国家宪法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民法典宣传活动、“法律十进”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活动,宣传的主要形式有:法治学习会、流动播放普法电影、大屏宣传、张贴挂图、悬挂横幅、分发宣传册等。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接受宣传人数在4000人次左右。

二是提供便民法律服务。在区司法局的指导下,积极推进“一村一公益律师”建设,村村签约法律顾问,为我乡各行政村及普通群众提供各类免费法律服务,参与疑难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全年开展事前法治咨询130余次,获得了乡村两级干部的一致好评。积极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为村民提供更快捷便利的法律服务,2024年提供讨薪、交通事故、赡养等方面法律援助15人次。

三是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充分利用网格治理规范化运转的优势,将所有网格长、网格员纳入各村人民调解委员会,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先锋军。村村挖掘“法律明白人”,32人成为村村“老娘舅”,其中乡级配备2名老娘舅,专职开展人民调解工作,主动化解“疑难杂症”。每月组织矛盾纠纷大排查,常态实施“三联三谈三问三解”行动,运用法治能力,深入群众开展乡村治理。2024年,主动发现邻里、夫妻等各类矛盾问题121起,依法解决矛盾纠纷114起,化解率达94.2%,其中完成上级交办信访积案5件。

二、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年来,我乡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乡干部法律法规学习不够深入,对部分政策的理解掌握不够准确,法律素养有待加强;二是乡执法人员法律专业知识欠缺,法律观念不够强,法治政府建设整体推进不够平衡;三是法治政府建设与业务工作开展融合度不够,重大行政决策、行政合同等合法性审查工作仍需加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坚持学法用法,树牢法治意识。加强组织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法规,同时邀请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部门同志解读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性,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

(二)针对执法人员加强教育培训。建立专业培训计划,加强与区直部门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并组织经验分享会、研讨会等活动,促进知识共享和互相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进一步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的规定,落实法律顾问工作制度,在作出重大决策前,将转交法律顾问或法治工作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听取法律顾问、公职律师的意见,不断提升行政决策公信力和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