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7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 2025-01-02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75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5-01-02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1-02 20:4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近年来,小区树木与居民生活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有以下几点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高密度种植导致房屋采光差。城市住宅小区在园林绿化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因设计方案、施工安排不合理或项目方为了快速完成绿化要求,通过高密度种植等方式在短期内实现树木成林、独木成荫的绿化效果的情况,这种“一日成林”的解决方式看似快速有效,实则为后期难以实现定期修剪,导致枝叶繁茂影响房屋采光埋下隐患。
(二)种植区位不合理导致居住安全有隐患。在小区绿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专业指导,对于种植区位的选择较为随意,容易导致多年后绿植因过于靠近居民楼从而穿破墙壁或根系过于发达挤破地砖等情况的发生。
(三)绿化配置不合理降低居住舒适度。一些造园式绿化的小区多设计有弯曲小道和篱墙,为了良好的成景效果,一般偏重于玫瑰、刺玫等观花观型类的花灌木,但是这类植物的生长较快,枝条延伸过长,如果修剪不及时,容易刺伤行人,尤其是小孩。除此之外,小区普遍种植的无患子、黄山栾树、银杏等植物到了秋季,结出的果实掉落在地面上,造成地面油渍,还会破坏小区卫生环境。
(四)小区绿化养护机制不健全。近年来,物业费收取难的问题频繁出现,而大部分物业服务企业在有限的物业费用面前,会优先减少对于绿化管养方面的资金分配,甚至有些老旧小区没有物业公司,居民自发管理小区环境,因此无法保障绿化养护所需要的资金。
二、下步建议
(一)建立长治有效的绿化养护机制。一是不断强化逐级上报机制。一方面组织做好业务能力培训,相关部门应当组织各街道负责人针对如何正确处理相关绿化修剪、砍伐、移植诉求进行培训。
(二)加强现有小区的绿化养护工作。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增加与业主间的沟通协商,提升服务质量,破解物业费收取难题,从而增加小区绿化养护资金分配,针对紧邻小区房屋的树木进行及时的、到位的修剪工作,定期做好小区绿化病虫害防治工作,安排专职人员对小区绿化进行巡查管理,使其成为长期景观而不是短期景观。
(三)加强新建小区的绿化审查工作。在规划新建小区的绿化种植时,相关部门加强对小区绿化方案审查,对绿植的选种进行筛选,可以实现绿化的合理规划,从源头规避可能出现的问题。
周昭斌委员:
你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柯城区居民小区绿化提升的建议》(第097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居住区绿地是城市绿地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承担着绿化美化的功能,更为居民提供了户外休息活动的场所,对提升居住区景观面貌、提高市民生活品质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居住区绿化水平已成为商品房档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开发商也有意识加大投入建设配套绿化,居住区绿化相关管理制度、技术规范也在日趋完善。但诚如您所言,由于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经费投入等方方面面的原因,居住区绿化还存在规划设计不科学、养护管理不到位等诸多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完善管理制度。针对上位规定笼统、实践中难操作的问题,向市局反馈相关情况,结合本地实际,并建议研究制定居住区绿化管理办法,规范居住区绿化建设、养护管理、绿化保护等行为,并对目前居住区绿化管理中出现较多的树木修剪、绿化调整等难点问题提出可操作的条款。
二、强化源头把控。严把居住区绿化设计关,在居住区方案审查阶段,对绿化方案提出合理性建议,在竣工备案阶段,对绿地率不达标、施工质量不合格、绿化档次低的项目提出整改要求。对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整治的居住区,加强改造方案的顶层设计,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建议,统筹停车位增设和绿化提档升级,并及时落实小区改造后的长效管理,巩固小区改造成果。
三、加强养护管理。对已实行专业化物业管理的居住区,住建部门联合社区通过常态化的现场检查,进一步指导督促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绿化养护范围、养护要求、收费标准,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抓好绿化养护工作,要求企业一旦发现业主违章搭建、毁绿种菜等破坏绿化的违法行为,能第一时间劝阻,向相关部门反映并协助处置。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委托专业单位进行绿化修剪、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专业性较强的绿化养护作业。对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统计纳入市场化保洁保绿范围,由第三方运维单位做好小区内公共绿地的修剪、浇灌、施肥、除虫、补栽补种等绿化养护工作。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