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307671925H/2024-844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场监管局 成文日期: 2024-05-30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307671925H/2024-84472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

    2024-05-30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第53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08-12 16: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办公室

信息来源:

分享:

蒋诚代表:

您在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卖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质量的建议》(第053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为加强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保障网络订餐消费安全,我局持续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检查,不断完善浙江外卖在线平台建设,加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落实,进一步规范网络餐饮经营行为,消除外卖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切实提高网络餐饮食品安全水平,全力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

一、严格把控入网餐饮资质。对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及时开展检查,重点围绕所公示的许可证信息与实际的一致性、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有效性等方面。证照不齐全、没有固定经营场所及其他不具备许可条件的商家,不得通过网络从事餐饮服务经营。辖区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证照公示率达到100%。

二、积极推广食安封签使用。一是向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推广使用“食安封签”。督促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在打包订餐食品时,使用“食安封签”,做到“一餐一签”,有效避免餐食在配送过程中被开封。同时指导入网餐饮服务者对照《餐饮外卖封签规范使用指引》进行自查自纠。二是引导 消费者在接收外卖食品时,检查“食安封签”的完整性,对封签已被破坏或者封签不完整的外卖食品,应当拒绝接收。

三、持续推进“阳光厨房”建设。一是督促入网的餐饮服务提供者安装“阳光厨房”,并保持在线,向消费者展示后厨环境,实现社会共同监督,并督促外卖商家按照《网络餐饮“阳光厨房”建设规范》进行自查自改。截至目前,柯城区建成外卖商家阳光厨房1018家,覆盖率87.99%,在线率82.90%。二是针对阳光厨房建设问题,探索“维保处置+微信群联动”模式,加快问题处置进度。召集外卖商家、网络服务运营商参加工作部署会,明确外卖商家“阳光厨房”建设目标、质量标准和职责分工,全力推进“阳光厨房”项目建设。组建市场监管—运营商—外卖商家等三方问题沟通处理群,对推送失败、角度位移等共性问题,及时总结维修经验,加快处置进度和效率。

四、强化网络餐饮监督检查。通过线上巡查和线下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辖区内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进行调查摸底,掌握基本情况。重点检查餐饮单位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及有效食品经营许可、是否超许可范围经营,及时对餐饮单位进行食品安全监督量化分级。2023年以来,共对1306家(次)入网餐饮单位开展行政指导,处置问题310个;处置视频异常问题2907个;闭环处置数智人抓取“阳光厨房”问题993个。

五、加大食品监督抽检力度。结合重大节日、围绕重点区域,聚焦重要人群等专项工作,多维度展开“百姓点检”应用程序宣传推广工作,确保广大群众、经营户、企业知晓和参与“百姓点检”活动。目前柯城区共设立9个便民服务点,定期轮动开展“你送我检”活动,实现“百姓送什么,监管检什么”,快速检测结果现场反馈或当日内通过小程序反馈至申请人。2024年3月以来,“你送我检”系统录入18批次,结果均为阴性。

六、加强食品安全社会共治。以“有礼餐饮擂台赛”的形式向社会公众展示诚信文明守法的外卖商家,曝光餐饮环境脏乱差、未使用外卖封签的外卖商家,增强社会监督合力,督促餐饮服务提供者不断完善自身,加强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2023年以来,共通过“运动柯城”APP发布有礼餐饮榜20期,公布59家在食品安全、制止餐饮浪费、使用外卖封签等方面表现突出的餐饮服务单位,进一步督促经营者提高食品安全及服务水平。

七、不断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消费者可通过12345投诉举报热线反馈网络订餐过程中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对接收的举报事件,我局将依法进行核查处置。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5月30日


建议原文:

关于进一步加强外卖餐饮行业食品安全监管和服务质量的建议


外卖餐饮的快速发展让越来越多人足不出户,便可以享用美食。然而,各种外卖餐饮食品在大量销售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食品安全和服务质量问题。例如:加工食品原材料来源难监管;食品加工场所卫生状况参差不齐;餐食配送的安全;配送员准入门槛低,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一;网上宣传与实际食品存在差异等。建议:1.督促平台严把入网经营审查登记关,对无营业执照、无食品经营许可证,尤其无实体门店的商户进行清理;2.完善“食安封签”和“安全餐盒”的使用规范,对配送餐箱消毒情况进行检查,杜绝送餐过程中的食品污染;3.督促平台健全外卖评价机制,杜绝“好评返现”等促销模式,误导消费者;4.加大监管抽检力度,可邀请市民代表一同参与食品抽检环节,同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实施外卖餐饮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