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4-8578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柯城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4-11-14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4-85784
柯城区教育局
2024-11-14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4-11-14 10:39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柯城区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行政审批科)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关于
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94号提案的答复函
吕鹏飞代表:
您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结构赋能 不断激发柯城义务教育发展新活力的建议》(第94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柯城区委区政府锚定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和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教育“桥头堡”两大战略目标,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抢抓新的历史机遇,提升县域教育整体办学水平的。
一、大干项目,坚持优化资源布局“总路线”
一是聚焦“学位扩容”,全力推进教育建设项目扩容发展。2018年以来,新建成学校8所,累计投入资金16.76亿元,新增初中学位5760个,小学学位10440个;开工新建学校3所,计划投入资金13.46亿元,新增初中学位3000个,小学学位4860个;完成迁建、改建学校8所,投入资金总计4.36亿元,增加小学学位540个。按照现代化学校创建、教育均衡标准,累计投入900万元,完成全区60%义务教育学校音美教室整改提升,全区达标率提升至93.5%。二是聚焦“资源整合”,积极推进小规模学校撤并。柯城区委区政府按照共富型教育资源整合方案,实施教育资源布局调整,2021年以来,撤并了小规模学校10所;2024年计划撤并华墅初中。小规模学校计划在2027年前撤并完毕,进一步优化我区教育资源布局。三是聚焦“智慧发展”,着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持续加大投入,强化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近5年,累积投入资金近亿元,重点在教育基础设施、教学资源、应用服务、信息素养、网络安全等环节,有效改善教育信息化办学条件,成功创建“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规范管理示范县”,先后被教育部、浙江省确定为国家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国家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浙江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区,浙江省技术赋能智慧教育试点区。辖区2所学校获评全国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8所学校被评为全省“人工智能+教育”试点校。
二、引育结合,把好教师队伍建设“基本盘”
一是开拓渠道,在人才招引上“聚力”。通过高层次招引、提前批招聘、公开选拔、公开招考等渠道将“人才活水”引入柯城教育教师队伍“蓄水池”。2020年以来,每年2次赴高校组织提前批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合计招录教师 94人,其中研究生 31人。举行中小学教师公开招聘 4场,共招录 100人。通过公开选拔从区外招引优秀教师 51人,其中省特级教师1人,市名师2人,省教坛新秀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市优质课一等奖2人。二是内部挖潜,在精准培育上“发力”。坚持“外引内育”在不断拓宽招引渠道的同时持续加大人才政策支撑,出台实施人才政策,不断完善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深化“两专”教育人才培育机制,深入实施“三名工程”“青蓝工程”。2020年以来,我区义教段共培育省特级教师7人,正高级教师6人,省教坛新秀4人,市名师17人,市学科带头人24人,市名班主任4人,市新115人才10人;1人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全省共5人),1人入选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三是考评结合,在梯队建设上“蓄力”。强化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教研员“四支队伍”建设,通过考评结合的方式,持续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加强对学校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学年度考核,持续提升学校领导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大班主任考核激励力度,在奖励性绩效考核、教育教学质量奖、政府教学质量奖等专项考核中进一步向班主任倾斜;落实区级人才学校培养责任机制,深化“双培养”(校内导师、校外导师)行动,进一步促进青年骨干教师成长。有效发挥全区名优校长、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教研员的传、帮、带作用,强化各类工作室的辐射引领,促进个体提升与团队打造,促进名师培育与发挥辐射,助力教师梯队建设。
三、多措并举,夯实教育均衡发展“支撑面”
一是以“品牌”为导向,在深化集团化办学水平上“下功夫”。2006年起,创新实施“一校两区”工作,实现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人、财、物全面打通。目前鹿鸣小学七里校区、仍在运用“一校两区”模式办学。随着优质均衡进一步发展,“集团化办学”逐渐兴起,从2017年开始先后成立教育集团4个,含盖13个校区。集团化办学的深入实施,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教育差距,推动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二是以“共享”为主题,在抓好教育共同体建设“花气力”。深化新时代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以城区优质学校为核心校,携手乡镇初中、小学为联盟学校,采取“1+N”方式,在全区义务教育段组建涵盖融合型、共建型、协作性区域内+区域外双叠加的城乡教育共同体37个,其中区内教共体27个,市区两级教共体4个,柯城余杭跨地区教共体6个,实现乡镇初中、小学全覆盖,“互联网+义务教育”全覆盖,实现优质资源全员共享。教共体有效提升了结对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动教育共享共富成果。三是以“改革”为动力,在提升管改质量上“做文章”。以“改进学校教学管理”为主题,以深化“教学评一致性”为主线,系统推动全区义务教育学校的学业水平评价数据化改革;推开了小学段学校各学科分项等级评价的实践探索。三年来,在区教研室的推动下,全区(市、区两级)37所学校先后参与了学校“教学管理改进”的主题工作,实现了12万余人次的学业数据精准发放,形成了“一校一报告、一科一报告、一班一报告、一生一报告”的工作体系;在“双新”“双减”背景下,有力开展了“评价改革”等一系列“新时代”教育改革任务,全区各校教学管理水平规范程度、均衡化程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柯城区获评省评价改革典型案例、省小学综合评价首批实验区、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等。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4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