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4-8578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柯城区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4-11-14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4-85783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柯城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4-11-14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4-11-14 10:3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柯城区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行政审批科)

分享: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关于

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89号提案的答复函

 

张晓军代表:

您在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建议》(第89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让孩子们从小开始培养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对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积极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

一、明确政策要求

2014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加强包括中医药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2016年,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对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提升中医药保健服务能力作出了顶层规划,明确提出“鼓励中医医疗机构、养生保健机构走进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和家庭,推广普及中医养生保健知识和易于掌握的理疗、推拿等中医养生保健技术与方法”“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201910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中再次提出的: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二、丰富推广形式

一是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部分学校在五年级开设有《中草药》课程,每月2课时。区教育局推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以中医穴位按摩为主的眼保健操,大力推动全区学校拓展教育空间,通过班队会、文艺演出、校园广播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中医药文化教育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

二是发挥中医药专业机构作用。充分利用区教育局认定的浙八味中草药基地、中医药博物馆研学基地等柯城区研学实践科普基地。我区积极为科普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学校搭建沟通交流平台,鼓励学生到基地参加社会研学实践,鼓励基地教师到学校举办中医药讲座、开展中医药趣味活动。

三是自建校内中草药种植基地。大力推进有条件学校自建校内中草药种植基地。柯城区新星初中、姜家山小学、华墅小学等利用校园优势,专门在校园周边开辟了中草药种植园,打造出以中草药种植体验园为核心的中医药启蒙教育实践基地链,开发出中医药文化传承+劳动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在丰富的劳动实践中认识本地中草药,积累中医药文化基础知识。

三、下一步努力方向

一是增加中医文化课程覆盖面。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后托管服务时间作为中医文化教育的重要渠道,开足开好。优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确保中医文化教育课程不少于三分之一。挖掘其他学科中医文化教育的元素,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机融入中医文化内容。整体把握各学段的特点和要求,形成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柯城区特色学校中医文化教育课程体系。

二是进一步组织校外研学实践。将校外中医文化教育纳入学校的教育工作计划,小学、初中每个学段都要安排一定时间的农业生产、中医药基地等实践基地。充分利用研学实践基地和其他社会资源,结合研学旅行,加强学生了解体验。

三是多渠道建立和拓展中医文化教育实践场所。充分利用学校种植园、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开展校内与中医文化有关实践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开辟中医道馆、小种植园等。农村地区要积极争取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安排相应的土地、山林、草场或水面作为中药种植实践基地。

四是因地制宜用好社会资源。挖掘本地学生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宫、科技馆、博物馆等特色资源优势,强化学校与社会资源的合作,打造中医文化教育特色实践课程,丰富中医文化教育资源。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4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