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9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3-09-26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98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3-09-26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182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9-26 11:4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分享:

徐晨薇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建议》(第182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大力加强艺术教育,是当前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区坚持以健康向上的艺术活动为载体,通过丰富多彩的艺术教育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塑造学生,努力让广大青少年成为艺术教育的受益者,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快乐地成长。一是柯城区教育局在每年的工作计划中都会强调学校的美育教育,在《柯城区教育局关于印发202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柯教〔2023〕1号)文件中强调:统筹“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差异化发展,落实《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鼓励学校争创省市级体育、艺术特色学校。二是每年组织开展全区中小学校艺术节活动,并积极向省、市选送优秀节目进行展演比赛。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我区学校在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共有14所学校在21个项目中分获一、二、三等奖;在衢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中,共有24所学校在各项比赛中均有一、二、三等奖,获奖人数及奖励档次在全市名列前茅。

根据您的建议,我们下一步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艺术教育领导,完善中小学艺术教育管理机制。把艺术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营造学校艺术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干的艺术教育氛围,形成校校有艺术特色活动的局面。认真组织落实省、市中小学生艺术节系列活动,使艺术教育在坚持中深化,在深化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

2.坚持每年组织一次中小学生艺术节活动。要求各学校在班班参与的基础上开展艺术节各项比赛,涵盖声乐、器乐、戏曲、舞蹈、校园剧比赛、书法绘画、立体造型展示等系列活动,让全区有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艺术节舞台上。要求各学校在层层选拔的基础上推荐优秀队伍参加市级比赛,表彰优秀指导教师。

3.指导学校开展“三团、三类”活动。“三团”是合唱团、舞蹈团、器乐团,“三类”是音乐类、美术类、体育类。各学校成立相关艺术社团,如声乐、舞蹈、民乐、管乐、美术、书法、曲艺、文学社等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进行申报,在教师辅导下,定期参加各项活动,让学生在完成音美课堂学习外,加强艺术特长培养。

4.积极开展艺术研训活动。通过举行音美优秀人才送课指导、基本功技能展示、优质课、教学能手评比等活动,促进全区音美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业务水平。利用社会艺术团体力量提升教师水平,积极推荐教师加入市、区级音协、舞协、书协、美协、画院等,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培训教师。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3年5月19日

附委员提案原件:

关于加强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艺术教育是实现美育的基本手段,是组成美育的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可以说,艺术教育能塑造孩子们的心灵,熏陶孩子们的气质,提高孩子们的行为能力,对于全面培养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在青少年中广泛开展艺术教育意义重大。

一、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区坚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固守课堂教学主阵地、重视艺术教师技能发展、打造“一校一品”艺术品牌、广泛开展艺术节等相关活动,大大提升了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水平。但受教育观念、师资人才、资金投入等诸多因素制约,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与学生需要、家长期望和社会发展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一)艺术教育当前在青少年教育中的地位仍然欠佳。家长和学校对艺术教育不够重视,对于艺术的认知还停留在可学可不学的认识尤其是农村家庭对于艺术教育缺乏认知。

(二)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相对缺乏。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相对较少,而且还存在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在年级分布上,小学艺术教师配备相对较好,初中又出现艺术教师短缺的情况。据调查,柯城区小学在编教师1040人,其中艺术类教师193人,占总人数的18%。初中在编教师848人,其中艺术类教师41人,占总体教师的4%左右。在地理分布上,城区的师资相对集中,农村乡镇的师资比较缺乏。

(三)青少年艺术教育缺乏“塔尖”项目。青少年群体对文化市场有着旺盛的需求,青少年文化消费也日益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柯城区有较好的青少年文化市场基础,但是在青少年文化特别是高端领域的开拓力度仍显不足,缺乏塔尖项目拉动。

二、进一步加强我区青少年艺术教育的建议

(一)建议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重视青少年艺术教育的浓厚氛围。一是在社区层面,要打造艺术社区。社区要充分发挥覆盖面广、受众多、传播性强的优势,积极推进艺术活动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带动青少年的艺术教育。艺术社区通过定期举办艺术活动、插花绘画、小区美化等活动,着力提高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艺术审美,增进邻里互动,打造美丽和谐的社区环境。二是在学校层面,要推进艺术教育向纵深发展。要高度重视学校青少年艺术教育工作,真正以提高青少年审美、人文素养和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为目标,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开展青少年艺术比赛、艺术品鉴活动等,丰富青少年课余生活,增强文化自信。三是在家庭教育层面,要普及艺术教育的重要性。进一步明确孩子的教育目标,建立一种艺术欣赏的氛围和习惯,切实帮助孩子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艺术,同时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体验艺术魅力。

(二)建议进一步加大艺术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一是要充分发挥好青少年活动中心、青少年宫等机构的功能,定期举办艺术教师进修班,形成艺术师资培养制度。二是教育部门和学校要重视选拔有艺术特长的教师到大专院校培训学习,或采用脱产专职培训、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师资较紧张的学校,可以采用假期集中培训方式,使艺术师资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为系统、实用的专业知识。

(三)建议打造南孔文化艺术知名品牌,搭建艺术教育新平台。要深挖衢州的特色,打造南孔文化艺术教育知名品牌,形成高端领域的金字塔项目,广泛吸引浙江甚至全国范围的青少年和家长群体来参与,既可以推动当地的青少年艺术教育发展,又可以带动周边文化旅游领域的消费,形成一举多得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