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9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09-26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92
教育局
2023-09-26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9-26 11:22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陈雪芬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第22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柯城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感谢您对学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高度关注!一直以来,柯城区将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放在学校教育的重要位置,特别是教育部2017年颁布《中小学德育指导纲要》,明确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五大主要内容之一后,各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明显提高。但受学生生理的特殊时期、家庭的教育缺失、网络的错误示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再加上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目前,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健全迫在眉睫,我区部分学生在心理健康和法治教育方面也出现部分不良倾向。为此区教育局高度重视,将其纳入德育和安全工作范畴,下大力气进行整治。今年以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改进工作。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
区教育局确立“狠抓一条主线、聚焦五个重点、落实六项机制”工作思路后,将学校德育工作纳入“五个重点”之一,提出要逐步形成学校为主、家庭尽责、社会参与三位一体育人格局,达成全方位、全过程、全时空、全社会“系统育人”效果。我局在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和中小学教学管理者专题培训班上都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组织学习。通过邀请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授课,传递先进理念和专业解读,进一步增强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和教育能力,提升学校整体管理水平和思想认识,为培育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奠定基础。目前,正在拟定全区心理健康工作行动计划,拟通过顶层设计、工作指导和督导考核,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法治教育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充实教育力量,提升教育服务
我局在原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鉴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性较强的原因,不断夯实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和课程建设,提升教育服务水平。一是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心理学专业学习,考取国家三级、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心理健康师资B证和A证,拟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县级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成为引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专业力量。二是积极拓宽教研形式,采取片区分组教研的方式,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和骨干人员培养,探索建立学校健康课程建设,通过系列有效举措全力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三是我局正在努力搭建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平台,拟与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进行长期合作,积极利用机构专业资源有针对性地为全县中小学生、家长、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开展巡讲活动,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科学方法。
三、建立教育阵地,增强教育合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各学校“心理咨询室”的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心理咨询室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作用,定期开展心理疏导活动,使学生有成长困惑愿意倾诉,及时得到关注,把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二是充分打造和发挥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作用,全区师生、家长可通过中心平台,得到专业的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的力量,四是民政局已在全区各乡镇社区建立儿童活动中心,我局组织骨干教师与社区一道着力为儿童青少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尽力避免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而导致出现心理问题。
四、突破关键少数,营造良好环境
在学校教育、家庭和社会参与的共同努力下,综观我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绝大多数学生尚处于正常值范围。但仍然存在少数学生心理状况欠佳、法治意识淡薄的现象。为此,我局指导各学校要在专业力量的指导下,对此类学生规范建档,落实教师“一帮一”制度,持续关注“关键少数”,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并始终如一,防止其思想和行为习惯出现“反复”,帮助“关键少数”学生健康成长,为全体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宣传、公安、司法、住建、文旅、市场监管、等部门要通力合作,肃清不良社会因素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严厉打击非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流毒特别是网络毒害对学校环境的渗透,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3年5月19日
附委员提案原件:
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期,人格尚未健全,心智尚未成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良好的生活环境加以正确引导,可以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平稳度过叛逆期,成为一个成熟稳重、心智健全的人。反之,则可能成为一个拥有不良心理品质,甚至是心理疾病的人。一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与个人而言,每天生活在焦虑、委屈、仇恨、抑郁的心境中,会很痛苦,同时影响人际交往、婚姻生活、家庭关系,影响下一代;与家庭而言,父母辛辛苦苦养育一个孩子,付出人力、物力、财力及倾注了全部情感和希望,孩子因为心理疾病过着另类生活,三天二头闯祸,父母整日生活在担心、忧虑中,生活不会幸福;与社会而言,患有身心疾病的人数占比与社会的医疗成本支出、社会的稳定因素、社会的管理难度息息相关,比例越高,成本越大,压力越大,难度也越大。为此,从个人、家庭、社会等多角度、多维度出发,都需要加强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为此,建议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加强和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家庭教育。
家庭教养模式包含娇纵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民主型,除民主型教养方式下的孩子容易形成自尊、自信,自律性、社交能力强,具有创造性、成就动机等良好社会适应性的个性特征外,其余5种模式,都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加强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首先家长要了解自己、了解孩子,了解家庭教育中存在问题与不足,家长要积极参与学校、社区开展的家庭教育知识学习,掌握一定的家庭教育和儿童心理学知识,做到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从而能够运用科学知识教育和引导孩子;其次家长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经营好夫妻关系、家庭关系,做到情绪稳定、生活规律,为孩子构建起有爱、向上的家庭氛围,以榜样的力量影响孩子的成长;第三是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给予正向引导,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是孩子学习知识,学习技能的地方,也是孩子离开父母走向社会的过渡期、试水期。学校环境犹如一个小型的社会环境,有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有学习压力的问题,有学习能力的问题,有自我调适的问题,也有榜样引导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校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首先学校要加强教师的学习知识培训,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当孩子出现厌学逃学、情绪异常等方面问题时,能够及时给予关心关爱,提供心理支持,将孩子的情绪问题、心理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其次是学校要优化教育方式,对于学习能力较弱、抗压能力较差、偏科倾向明显的学生要因材实教,避免一刀切;三是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课程的设置,通过课程的学习,活动的开展让青少年了解和学习心理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状态,同时加大校园霸凌等事件的处置,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校园环境;四是强化家校联动,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生活情况,加强与家长间的沟通联系,协同做好孩子的教育引导。
三、加强社会教育
当前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可以通过网络、电视、影视、游戏等多种途径接收各类信息,既有对青少年养成良好品格和人格起到促进作用的正面信息,也有影响青少年健康发展的不良社会舆论导向。首先要加强对网络社交媒体的监管,加强对网络信息的过虑审核,加大对不良信息、不法信息的打击力度,净化青少年的上网空间;其次是加大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场所的建设,加大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引进和培育,为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硬件、软件支撑;三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普及,利用电视、网络、广播等宣传媒介和未成人活动中心、家长学校等活动载体,开展寓教于乐的宣传普及活动,构建关心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打造家庭、学校、社会全环境的心理健康教育、监测和干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