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759X/2023-74056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3-07-27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759X/2023-74056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2023-07-27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7-27 11:0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经信局(商务局)
关于加快推进柯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其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柯城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决策部署,以产业数字化为路径,出台精准扶持政策,促进了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本提质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围绕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柯城区紧跟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步伐,高度重视区域企业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产业和平台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聚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2021年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排名山区26首位,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柯城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加快建设了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金沃精工被评为2021年省级智能工厂,建沃精工和泓芯半导体被评为2022年省级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柯城区出台系列政策,发挥数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项目的实施,2022年5月份,旭利工艺品、多力塑胶等9家企业通过了项目竣工验收,10月份,包括建沃精工、泓芯半导体等9家企业参与2022年度产业数字化备选项目。项目实施后,在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减少人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对行业和区域内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慢
目前,柯城区规上工业企业37家,分属15个行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5家,区域内大部分企业数字化建设刚起步,生产方式传统单一,企业管理以传统为主,缺少数字化转型相关经验,找不到转型升级切入点,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导致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实施和改造存在困难。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情况。
(二)数字化人才资源紧缺
数字经济人才供需不匹配,随着数字产业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巨大,已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数字化业务需求;产教融合不充分,企业、园区、学校三者联结缺失,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不充分;中小企业管理岗位队伍单薄,数字化岗位缺失,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缺少;车间工人计算机基础差,缺少智能设备实操型人才,数字化转型存在基础性困难。
(三)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暂缺
柯城区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柯经信〔2022〕12号文件),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改造已列入资金重点支持范围。但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金融政策暂缺,部分小微企业因资金约束,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压力大。
(四)数字化转型氛围营造不够
柯城区缺乏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缺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标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如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考核、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和活动等。
三、下步建议
(一)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智能制造生态伙伴计划,通过产业数字化牵引,吸引一批深耕行业的数字化服务机构在柯城区聚集;迭代升级一批本地化长期驻守的服务商,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鼓励与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平台合作,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消除企业“不敢”“不会”的顾虑;探索中小企业以转型收益支付服务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转型成本,让企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用出效益。
(二)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建立智慧人才专业团队的引进体系和信息化专项人才实施工程,大力引进高端信息化人才和先进的研发团队及机构,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中低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推动人才“质”的提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对帮扶,“以帮代培”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人才素质及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企业提升员工队伍能力,加快培育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完善数字化生态下对员工队伍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建立共享CIO制度,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改造的统筹力、整体度和专业性;正式成立服务联盟,建立考核评价和服务满意度机制;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落地
出台并推动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尽快落地,激励签约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专项支持列入计划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可享受签约金融机构的基准利率贷款,企业享受基准利率贷款或金融类工具;区金融办可对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造信用贷款工作设立专项考核办法,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四)营造数字化转型融合氛围
鼓励企业以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为核心,打造一家未来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聚焦“415X”产业集群实施数字化改造行动,结合柯城主导产业,根据细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打造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通过系列举措全面激发区域企业数字化创新活力,营造多元主体竞相参与的数字化生态氛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
柯经信函〔2023〕20号
科技和科协界提案代表:
您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快推进柯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第123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柯城区委、区政府一贯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持续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持创新第一动力,通过“工业强区、产业兴区”战略路径,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据价值化、治理数字化、数字普惠化,构建形成与数字经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建设数字经济发展新高地。关于加快推进柯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
一是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我区2019年就建立了“两院一会一平台”,依托浙江省产业互联网研究院以及东南院柯城分院在企业智能化、数字化建设方面的优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加强对企业的指导,促进企业的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的建设。经过三年的合作,在产业数字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27年,我们力争建设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5个以上,借力第三方服务平台,共同加快推进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工业企业智能制造水平。
二是强化政策支撑。统筹财税、科技、金融、土地、能源、人才等方面的政策资源,加大对数字经济支持力度,加强政策协同,提升政策绩效。发挥产业基金创新引领作用,加大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力度,带动社会资本投入数字经济。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数字经济企业的支持力度。
三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点围绕智能光电、集成电路、高端电子材料、高端存储半导体、无线电、新能源电池及储能材料、人工智能、未来网络等领域,力争解决一批重大技术难题,形成一批突破性技术成果。强化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加快推进产业数字化。
四是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积极配合推进衢州科技大市场建设,加快提升“展示、服务、交流、交易、共享”五位一体的服务和孵化功能,打造四省边际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大力推广应用浙江网上技术市场3.0,力争每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超8亿元,技术市场成交合同数超20项。增强高校院所与企业产学研合作能力,推动协同创新,推广并开展科技成果“转移支付”“先用后转”。
五是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持续贯彻落实《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形成包容审慎的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加强数字经济发展宣传,通过举办活动、学习培训、专家解读等形式提升领导干部、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能力和数字化认识水平。目前,我区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正在加快建设“浙里技师”应用场景和柯城区数字化人才实训基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聘请全国范围内对企业智能化、数字化方面有专门研究和实际成果的教授专家以及专业人才,为柯城区乃至衢州地区企业进一步数字化转型提供指导,提升现有人才队伍能力,不断培育本土数字化人才,为未来企业智能化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六是营造数字化转型融合氛围。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三个“全覆盖”,推广“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模式,鼓励组件上架省产业大脑能力中心。构建“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企业智造升级路径,每年组织实施10项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安排不少于1000万元专项扶持资金,加快推进重点骨干企业进行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多层次、递进式数字企业梯队,迭代实施“雄鹰行动”“凤凰行动”“雏鹰行动”等行动,支持数字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每年新增数字经济高新技术企业1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以上。到2027年,培育数字经济上市企业1家以上、百亿级企业1家以上,培育“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5家以上。培育制造业云上企业3家以上,打造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20家以上,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实现全覆盖。
区经信局作为推动工业企业智能化和数字化的主管部门将继续按照上级要求,积极推动区域范围内的工业企业在智能化、网络化、智能化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本文有删减)
衢州市柯城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4月15日
附委员提案原文:
关于加快推进柯城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数字经济是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是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中小企业作为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点和难点,其数字化转型有利于提升企业增强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柯城区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升级版的决策部署,以产业数字化为路径,出台精准扶持政策,促进了一批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项目的落地实施,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降本提质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围绕当前企业数字化转型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柯城区紧跟数字化改革数字经济系统建设步伐,高度重视区域企业数字化改造,充分发挥中心城区人才、产业和平台优势,以创新驱动为引擎,着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集聚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2021年数字经济综合评价排名山区26首位,核心产业增加值等多项核心指标位列全市第一。
柯城区大力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应用水平,加快建设了一批“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金沃精工被评为2021年省级智能工厂,建沃精工和泓芯半导体被评为2022年省级数字化车间,推动制造业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融合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为鼓励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柯城区出台系列政策,发挥数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加快推进企业数字化项目的实施,2022年5月份,旭利工艺品、多力塑胶等9家企业通过了项目竣工验收,10月份,包括建沃精工、泓芯半导体等9家企业参与2022年度产业数字化备选项目。项目实施后,在改善管理、提高效率、提升品质、减少人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并对行业和区域内企业发挥带动作用。
二、存在问题
(一)企业数字化转型起步慢
目前,柯城区规上工业企业37家,分属15个行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5家,区域内大部分企业数字化建设刚起步,生产方式传统单一,企业管理以传统为主,缺少数字化转型相关经验,找不到转型升级切入点,企业数字化基础薄弱导致自动化、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实施和改造存在困难。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对数字化转型存在“不愿转”、“不敢转”、“不会转”等情况。
(二)数字化人才资源紧缺
数字经济人才供需不匹配,随着数字产业高速发展,人才缺口巨大,已不能满足迅速增长的数字化业务需求;产教融合不充分,企业、园区、学校三者联结缺失,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不充分;中小企业管理岗位队伍单薄,数字化岗位缺失,信息系统应用人才缺少;车间工人计算机基础差,缺少智能设备实操型人才,数字化转型存在基础性困难。
(三)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暂缺
柯城区出台了关于印发《关于推进创新驱动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意见》(柯经信〔2022〕12号文件),支持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改造已列入资金重点支持范围。但对企业数字化改造金融政策暂缺,部分小微企业因资金约束,数字化转型项目投资压力大。
(四)数字化转型氛围营造不够
柯城区缺乏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缺少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案例标杆;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5G、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外部环境有待优化,如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效考核、促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和活动等。
三、下步建议
(一)完善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建设
实施智能制造生态伙伴计划,通过产业数字化牵引,吸引一批深耕行业的数字化服务机构在柯城区聚集;迭代升级一批本地化长期驻守的服务商,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提升;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鼓励与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平台合作,由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改造服务,消除企业“不敢”“不会”的顾虑;探索中小企业以转型收益支付服务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转型成本,让企业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用出效益。
(二)强化数字化人才引进培育机制
建立智慧人才专业团队的引进体系和信息化专项人才实施工程,大力引进高端信息化人才和先进的研发团队及机构,健全人才引进和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建立高中低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多层次文化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推动人才“质”的提升;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结对帮扶,“以帮代培”的方式,帮助企业提升人才素质及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鼓励企业提升员工队伍能力,加快培育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完善数字化生态下对员工队伍的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积极推广建立共享CIO制度,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改造的统筹力、整体度和专业性;正式成立服务联盟,建立考核评价和服务满意度机制;
(三)推进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落地
出台并推动数字化转型金融政策尽快落地,激励签约金融机构提供信用贷款,专项支持列入计划的数字化改造项目;对列入计划的项目,可享受签约金融机构的基准利率贷款,企业享受基准利率贷款或金融类工具;区金融办可对金融机构数字化改造信用贷款工作设立专项考核办法,纳入年度考核指标。
(四)营造数字化转型融合氛围
鼓励企业以数据要素价值转化为核心,打造一家未来工厂,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一批行业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1+N”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聚焦“415X”产业集群实施数字化改造行动,结合柯城主导产业,根据细分行业共性和企业个性需求,打造数字化改造“N+X”应用场景;加快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通过系列举措全面激发区域企业数字化创新活力,营造多元主体竞相参与的数字化生态氛围,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