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7-20 18:2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卫健局
信息来源:
傅慧灵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大对中医药发展财政补助的建议》(第47号)的建议,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中医药发展现状
我局一直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工作,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近年来,我局立足于建立健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加强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一)中医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柯城区中医医院于2019年11月13日正式投入使用,填补了我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空白,标志着我区中医事业发展进入快速通道,目前区中医医院占地40亩,核定床位100张,正作为我区中医医疗事业发展的领头羊,稳步发展壮大中。此外,我局自2015年启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苑”建设,到2022年年底,全区18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已建成“中医苑”,至少配备一名中医人员从事中医药服务。
(二)中医药人才队伍逐步壮大
截止2022年年底,全区共有359名执业(助理)中医师,每千人中医医生数0.68人。针对我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中医人才缺乏的短板,主要通过开展本科学历中医专业委托医学院校培养以及鼓励基层医疗机构临床人员参加“西学中”培训班以及中医馆骨干培训班等途径充实中医人才队伍。至今共委托医学院校培养中医专业人员42名。共有63名西医人员报名参加2021年柯城区中医医院与省中医药大学合作举办柯城区第一期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培训班。2021年-2022年,我区共有41名中医馆骨干人员参加省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中医馆骨干培训班。同时积极宣传中医师承政策,落实中医师承人员出师考核及中医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工作。2022年,共有4名考生通过考核取得传统医学出师合格证,目前取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的有4人,共有50名学员通过浙江省中医医术确有专长考核管理系统提交备案申请进行师承备案。通过积极培养中医药服务人员,不断充实中医药人才队伍。
二、下一步发展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市中医药主管部门工作部署,推动我区创建浙江省中医综合改革先行区,积极争取中医处方等财政专项补贴,继续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内涵。2023年区中医医院创建二级乙等中医(综合)医院,到2025年,区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综合)医院医疗服务水平,50%的基层中医馆设置针灸工作室,15%的基层中医馆建成“旗舰中医馆”,1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设置“中医阁”。通过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内涵,加强中医药服务供给,为社区居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简、便、验、廉的中医药技术服务。
感谢你对柯城卫生事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我区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柯城区卫生健康局
2023年6月2日
(联系人:聂艳芳,联系电话:3023541)
原文
关于加大对中医药发展财政补助的建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文化更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协同作用和中医治末病的主导作用的新时期中医药发展工作方针。中医药还积极参与2003年“非典”疫情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医疗救治工作,创造了4个“零”的医疗救治奇迹(零转院、零死亡、零感染、零后遗症),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中医药在柯城区特别是乡镇卫生院的发展,与老百姓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还存在一定的短板,主要表现几下几方面:
1.中药加成政策的调整。原来中药饮片零售价按批发价加价35%—100%不等的比例进行销售,2022年1月1日起,统一调整为25%,由于中药加成政策的调整,降低了基层医院使用中药饮片的积极性,中医医院存在西医化的现象。
2.基层中医从业人员由于普遍存在年龄轻、老百姓信任度低、行医获得感和成就感不高、加上中医培养周期较西医更长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服务的积极性。
3.根据国家卫健委和国家中医药局文件要求,在2021年之前,所有基层卫生院都要开展中医适宜技术服务,并由财政投入资金在基层卫生院按标准建设了中医馆,但由于基层中医人才紧缺,除规模比较大的中心卫生院之外,其他卫生院中医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
希望区委区政府从满足人民群众的中医服务需求出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推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建议如下:
1.加大引导中医药发展的浓厚氛围。从政府层面通过政策引导,挖掘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加大中医药文化宣传力度,提升中医药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中医适宜技术,为群众看病就医提供更加优质、多样的医疗服务。
2.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招录、引进和培养。要进一步加强与上级中医医院、中医院校合作,利用上级中医院、校的人才优势,通过“传、帮、带”的形式,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加大对中医类医务人员的招录用工作,引进一批高层次中医药技术人才,推出区级名医和名中医的评选活动,鼓励基层卫生院全科医生参加“西学中”短期培训,使每个基层卫生院都能够为当地老百姓提供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3.落实中医药专项补助。一是财政要加大对中医(民族)医院财政投入,特别是对中药加成政策调整造成的影响给予资金补助;二是根据衢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中医药发展工作协调会备忘录》精神,要建立中医医疗服务专项补助机制,区财政按每张中医处方5元、中医病区或病床每住院床日10元的标准给予专项补助,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三是为促进基层中医化、中医基层化,医保部门要对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报销比例予以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