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十届人大二次会议第23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7-20 09:1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住建局

信息来源:

分享:

范王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柯城区加快建筑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培育的建议》(第23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我区建筑业企业发展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您的这一提案点明了目前我区建筑业企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案分析具有很高的实际价值,如您所说,我区基础建设、工程项目较多,但大多数工程项目被外地高等级资质建筑企业承揽,本地建筑企业在竞争中无论从资信、资质、业绩、人员等各方面根本毫无优势可言,大部分建筑业企业呈现资质等级低、规模体量小、竞争能力弱等问题,因此根据您的建议,关于扶持本地建筑企业发展的问题,我局将会一直持续多方面的关注,助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鼓励企业资质升级,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对本地企业的政策扶持。我局针对新的建筑市场环境,对原有的建筑业扶持政策进行修改完善,加大对我区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提高对企业的奖励,加强对优质区属企业的表彰力度。《柯城区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财政补助实施办法》经区九届政府第73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通过后,目的是通过强化结构调整,扶持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资质升级,对晋升一级资质的总承包或者专业承包的企业均有一次性财政奖励。

二、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机制,通过推广企业诚信结果在我区招投标中的应用。考虑在小额工程项目招标中加入企业信用分值,提高优质企业的中标率;加大在招投标中对我区建筑企业的扶持。提高我区建筑企业施工的承接额度,并增加对我区建筑企业在限定限额下参与我区工程投标的加分机制,以提高我区属企业的投标参与度,支持区内建筑施工企业承接本地建筑工程。对于在全区范围内的实施的建设工程施工招标,在国家招投标法律、法规允许范围内,给予当地建筑施工企业政策倾斜。我局在2023年4月下旬组织区属建筑业企业召开2023年柯城区建筑业企业创优夺杯宣贯会,共计30多家企业参加。我局邀请市局领导及市质安站领导在会上和企业家们就建筑业如何创优多倍在招投标中占据优势提供培训和讲解。

三、进一步推进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全面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综合素质,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促进建筑市场健康发展,根据《建筑市场信用管理暂行办法(建市〔2017〕 241号)等有关规定,统一信用评价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信用评价标准,依托浙江省建筑市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和管理建筑施工企业信用管理应用。我局负责所辖行政区域内信用评价的组织实施、信息采集、信用等级确定和评价结果。并指派专人负责建筑市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推送工作,加强信用信息安全管理。

四、2022年11月柯城区建筑业企业协会成立,召开会员大会,以建筑行业为基点,纳入了包括建筑业施工企业、监理企业、及建筑业相关材料商,包括混凝土企业和钢材企业在内,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主要工作目标是推动行业发展,服务企业,联合和动员有关建筑材料行业管理、施工监理、材料生产、等企业。使我区建筑产业走向联盟化,从而增加企业产值,降低建筑企业建设成本行业,提高生产力水平。

最后,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3年5月5日

建议原文:

关于柯城区加快建筑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培育的建议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传统支柱产业,建筑行业在我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就业,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受到大环境影响,建筑业企业遇到了瓶颈。2022年11月底,市政府出台了衢州市建筑业现代化示范企业培育方案及政策措施(征求意见稿),通过培育一批具有发展潜力、注重创优、诚信经营的建筑产业现代化示范企业 ,以点带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激发和调动我市建筑业企业改革创新、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到2025年,力争培育总承包示范企业35家,专业承包示范企业10家。

总承包示范企业认定基本条件具有一级(甲级)及以上施工总承包资质,近两年上报统计部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报表系统的建筑业产值均超过5亿元,或营业收入均超过2亿元。承建工程应荣获地市级优质工程不少于1项或荣获县级优质工程不少于2项。专业承包示范企业应具有二级(乙级)专业承包资质,专业产值占企业建筑业总产值的70%以上,且近两年上报统计部门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报表系统的建筑业产值均超过1亿元或营业收入均超过8000万元。要达到上述目标,我区建筑业存在竞争劣势。其原因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我区建筑业发展滞后,作为中心城区一直以来项目建设都由市直属有关部门承担建设。建筑企业除像柯建这样的老企业外,大多数都在市本级注册,近几年随着区政府对项目的推进,建筑企业(含监理企业)开始陆续在我区注册办理,但已错过了最佳的扶持时机,造成我区建筑企业整体较小,资质较低,竞争力较弱,全区现有建筑业企业85家,其中一级企业只有5家,二级企业7家,特级企业0家。特别是监理企业全区只有三家,一家甲级企业,两家乙级企业。

2.相应有效的扶持政策不足,区级企业可持续发展缓慢。近几年尽管出台了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政策,对较大的施工企业的发展取得了积极的作用,但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监理企业竞争力仍然不强,发展信心有待进一步提升。2022年区级项目总共有    个,其中88个项目,本区企业中标寥寥无几,90%的企业建筑业产值在1千万之内。特别是监理项目,2022年区级项目本区监理企业只中标了3个。究其原因一是本区监理企业竞争力严重不足,资质不够,业绩不够。

综上所述,对柯城区建筑业服务企业发展现状和本地建筑市场情况总结如下:

1.在疫情防控新常态形势下,各地都在积极以各种形式扶持本地建筑业企业,尽力培育本地企业发展,增加财政税收和带动当地经济。

2.受各地市场扶持政策影响,导致目前柯城区建筑业企业的外部市场急剧萎缩。

3.“十三五”之前,柯城区内建设项目都以本地企业承建为主,但建设投资规模较小,市场份额不足。“十三五”之后,柯城区内建设投资规模逐年增大,但本地企业承接份额反而大幅下降。

4.柯城市场份额和外部市场份额的双双萎缩,企业发展受阻。特别是监理企业只有3家,与我区的经济地位极不相符。

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区政府相关领导协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调研,加快企业培育工作,补齐短板,积极推动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具体措施建议如下:

1.指导、服务、培育中小型企业,在资质升级、市场开拓、创新创优、人才培养等方面对企业进行跟踪指导,带动企业转型升级。

2.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完善招投标办法,区内的大型项目鼓励区内建筑(监理)企业采用联合体方式参与投标,中小型项目参照江山、常山等有关县市区做法,明确20万以下监理酬金的项目,原则上只能由我区企业邀请招标,20万以上100万以内的项目,不再设资信分,100%商务分中标,目前江山市就是这么做的。增加本区企业的业务量,提升竞争力和参与度。

3.完善建筑(监理)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强化标后监管,构建企业信用评价大数据,形成“监管+信用”、“市场+现场”的联动评价体系,促进我区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4.打造以衢州市建筑行业为基点,采用综合互联网服务平台为辅的生产销售运行模式。整合海量建材商品资源,从大数据、供应链服务、金融服务等方面着手,将传统建筑行业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信息化、大数据化,为上游(建筑材料制造企业)和下游(建筑施工企业)提供供应采购互补信息、便捷物流运输。该模式可以以地方国企牵头,本区建筑企业参与,实行产业联盟,从而增加制造企业产值,降低建筑企业建设成本,扶持我区建筑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