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767Q/2023-7401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发展和改革局 成文日期: 2023-07-20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767Q/2023-74016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发展和改革局

  • 成文日期:

    2023-07-20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发改局关于政协五届二次会议第45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7-20 16: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发展和改革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发改局

分享: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双碳”目标下交通领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由于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居民观念等的转变,新能源汽车正广泛走进市民生活,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成为群众关心的民生事项。

  据调研,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施建设总体滞后,一是公用车桩明显偏少,很多老旧小区因无停车位或车库,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亟需安装公用车桩;二是私人充电桩安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充电桩品牌杂乱、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定期维护保养,部分物业公司也未能管理到位,极易造成短路起火等安全隐患。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建设规划,健全设施体系。全面统计我区新能源汽车情况,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加大城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布局充电站,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同时,保持对车辆变化情况追踪,灵活动态调整车桩比要求,科学引导充电桩建设。此外,建立公用充电桩管理服务平台,将现有充电站相关信息纳入统一平台,方便新能源车主随时随地可查询到充电桩位置及使用情况,就近充电续航。

  二、加快推进居住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建立老小区与新小区充电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老小区以“一桩多车”共享为原则,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应将共享充电设施建设列入小区综合改造范围,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新小区以“一车一桩”原则配建,对已建成的新小区,通过智能充电桩推广等方式,解决供电容量不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电力部门和物业方的工作指导,明确物业服务区域内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流程。

  三、创新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模式,促进设施建设。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住社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住社区充电设施“统建统营”,统一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费比例。对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推广及改造的物业单位或运营企业可按规定、分档次给予奖补,以调动运营企业及管理单位的积极性。


王宇健委员:

你在柯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优化提升的建议》(第45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新能源汽车业迎来突破式发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保有量越来越大的背景下,与之相对应的是配套充电桩建设明显不足,迫切需要我们在城市的建设和更新中,大力实施充电桩建设。您提出的关于增加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的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我区的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现将我区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进一步做好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我区成立了由区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府办、区发改局、区国资服务中心、区住建局、柯城资规分局等20个单位、18个乡镇(街道)为成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各项工作。同时,省纪委将新能源汽车充电难作为2022年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之一,我区按照省、市要求,多次联合局纪检组,组织召开会议就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进行研究、部署。

(二)统筹推进充电桩建设。国家、省市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出台规范发展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相关文件。我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统筹规划,有序建设2022年,根据衢州市发改委下发的《关于下达2022年衢州市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计划的通知》,要求我区新建公共领域充换电站4座、公共领域充电桩40根。我区完成新建充电站建设6座、公共充电桩47根,完成率分别为150%、117.5%,超额完成市对区下达的任务。截止目前,我区累计建设充电站61个,充电桩494个。

(三)组织政策奖补申报。加快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和提质增效积极发挥新能源汽车推广奖励资金引导作用,推进我区充电桩的建设。根据衢州市2022年度中央财政节能减排补助资金(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奖励)使用方案》,我区积极组织企业进行建设、运营补助资金申报工作,2022年共补助项目14个,补助金额392.8万元

(四)规范申报安装标准。由区住建局、柯城供电分公司和我局联合下发了《进一步规范柯城区住宅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管理》的通知(柯住建﹝2022﹞84号),对住宅小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申报、建设、验收流程等事项进行规范。

(五)接入省市监管体系。积极推动本区域内公共领域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数据接到省市两级监管平台和“一键找桩”数字化系统,纳入充电基础设施监管全省一张网。截止目前,我区已有55个新能源汽车充电站,447个充电桩接入衢州市充电基础设施智能服务平台。

二、下步打算

下步,我局将继续按照上级有关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不断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强化规划空间布点。我们将会同区资规局、区住建局、供电分公司等相关部门加强调查研究,结合我区发展实际,将充换电设施建设纳入规划和老旧小区改造计划,通过优化充电网络建设,科学布局充换电基础设施,不断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的统筹协调。

(二)加大配套政策支持。积极争取国家、省、衢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支持政策,落实好上级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奖励政策,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改造升级等给予支持。

(三)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鼓励企业创新商业合作与服务模式,创造更多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切实保障充电安全。一是严把建前准入条件。对新建充电设施设计标准、用料选材、施工安装、竣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充电设施高标准建设,安全投运。二是做好日常运行维护。按照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督促运维企业对已建成投用的充电站(桩)加强日常维护,保障充电设施安全稳定运行。三是强化安全宣传教育。按照“谁备案、谁管理、谁负责”原则,落实安全管理职责。

感谢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发展和改革局

                                    2023627日




附提案原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双碳”目标下交通领域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由于燃油价格居高不下以及居民观念等的转变,新能源汽车正广泛走进市民生活,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随之成为群众关心的民生事项。

  据调研,我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设施建设总体滞后,一是公用车桩明显偏少,很多老旧小区因无停车位或车库,无法安装私人充电桩,亟需安装公用车桩;二是私人充电桩安装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充电桩品牌杂乱、质量参差不齐、缺乏定期维护保养,部分物业公司也未能管理到位,极易造成短路起火等安全隐患。

  为此,特提出如下建议:

  一、制定建设规划,健全设施体系。全面统计我区新能源汽车情况,优化中心城区公共充电网络布局,加大城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力度,因地制宜布局充电站,提升公共充电服务保障能力。同时,保持对车辆变化情况追踪,灵活动态调整车桩比要求,科学引导充电桩建设。此外,建立公用充电桩管理服务平台,将现有充电站相关信息纳入统一平台,方便新能源车主随时随地可查询到充电桩位置及使用情况,就近充电续航。

  二、加快推进居住小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建立老小区与新小区充电设施建设统筹推进机制。老小区以“一桩多车”共享为原则,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应将共享充电设施建设列入小区综合改造范围,因地制宜推进老旧小区充电设施建设。新小区以“一车一桩”原则配建,对已建成的新小区,通过智能充电桩推广等方式,解决供电容量不足问题。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电力部门和物业方的工作指导,明确物业服务区域内充电设施建设的具体流程。

  三、创新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模式,促进设施建设。鼓励充电运营企业或居住社区管理单位接受业主委托,开展居住社区充电设施“统建统营”,统一提供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与维护等有偿服务,提高充电设施安全管理水平和绿电消费比例。对支持充电设施建设推广及改造的物业单位或运营企业可按规定、分档次给予奖补,以调动运营企业及管理单位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