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第141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3-07-14 15:46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人社局

信息来源:

分享:

郑亮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进一步推进零工之家建设促进闲散劳动力灵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的建议》(第141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柯城区经济发展,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以及家政服务等新业态发展迅速,零工岗位需求人数的增加呈现新的就业增长点。同时随着就业观念的变化以及照顾家庭的需要,劳动力群体中对灵活就业岗位的需求的人数比例增加。加上柯城区城镇化推进,向城区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特别是4050人员增多,“打零工”成为很多大龄和困难人员就业增收的首选岗位。

但是零工就业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用工不规范、技能不匹配、权益无保障等情况,制约了零工就业市场的健康发展。柯城区人社局积极探索零工市场建设和管理,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目前已经在四个乡镇街道建设零工市场,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正在积极进行更有效的探索。

针对您提出的建议,我局已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不断完善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

强化零工市场信息服务,建立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将零工信息纳入公共就业信息服务范围,结合地域等优势、结合周边产业,联系商家和企业,广泛收集零工需求信息,通过发布栏、小程序、乡镇街道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多渠道、多形式发布;同时强化困难零工帮扶服务,建立零工人员分级服务机制,对待工时间长、低收入家庭、残疾等大龄和困难零工人员加强就业帮扶,对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的,按规定开展个性化就业援助。

二、加快零工市场建设、推进“1+5+N”新布局

按照柯城区零工市场建设运营计划,五年内要在柯城区打造“1+5+N”的零工市场格局。其中“1”是建设一家零工市场综合体,5家零工市场站点(乡镇街道),N家零工驿站(村社),实施“3533”服务模式,通过线上线下、24小时、“全区域”三个层次覆盖,基本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目前已经在双港街道、信安街道、白云街道、衢化街道建成4家零工市场并投入运营。截至目前,累计帮助505家企业及灵活用工单位发布各类求职岗位信息4413条,为求职人员提供求职登记3875人次,就业推荐成功3169人,培训2122余人。“零工家政”线上平台接单1200余人次,月平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另外,安排来料加工共有160多人,发放零工工资25万多元。

三、依据规范零工之家建设管理文件,增强资金保障

2022年6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零工市场建设完善求职招聘服务的意见》(人社部发〔2022〕38号);2023年1月,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促进零工市场高质量发展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浙人社发〔2023〕5号);2023年3月,衢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衢州市财政局出台《关于建设高质量零工市场的实施意见》(衢市人社就〔2023〕9号);柯城区目前也在制定零工市场的建设实施方案。

四、优化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环境,满足各类发展需求

除了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帮助灵活就业人员求职零工岗位以外,为了降低灵活就业群体劳动纠纷案发生率,真正做到“放心用工、安心就业、方便群众”,我们还在各零工市场配备了劳动关系调解、劳动维权等服务,帮助零工人员如期拿到工资。比如要求企业方、商家在注册的时候,就要把保证金打进来,防止雇主用了人但是拖欠工资甚至不付工资;另外,大部分从事灵活用工的求职者,是很难像全职员工那样获得五险一金的,这就导致了从事灵活用工的求职者抗风险能力较差。我们零工市场可以为从事保洁等岗位的零工购买意外险、场地险等保险,优化了就业环境,满足发展需求。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12日


(联系人:赵玉凌,联系电话:18057029095)


附建议原文:

关于进一步推进零工之家建设促进闲散劳动力灵活就业增收致富发展的建议

柯城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创业政策,创新打造就业创业新引擎,为推进人口集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新动能。今年以来,区人社局明确工作任务,提出具体工作要求,形成了齐抓共管、多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和职责明确、任务到人的工作机制,为稳岗就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人社局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在双港街道、斗潭零工聚集处搭建“双港站”、“信安站”零工之家,本着“打造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就业供需平台”原则,实施“三联”法积极开展闲散劳动力灵活就业服务工作。但现实中仍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破解。

一、存在问题

1、闲散劳动力求职渠道有限。大部分闲散劳动力都从事知识技术水平较低的体力劳动。同时,文化素质的差异导致部分闲散劳动力求职渠道单一,对于“线上招聘”、“直播招聘”等新媒体招聘方式不熟悉,仍有部分求职者电话咨询招聘途径,被告知目前只能通过网上求职后,表示只能等线下招聘会开始后再找工作;有多人来就业中心就业指导科现场填写就业登记表,依靠线下招聘方式寻找工作。

2、零工之家服务站点少,辐射范围小。“零工之家”平台针对农民工等闲散劳动力的灵活就业服务可通过定期回访、登记等举措切实发挥扩大就业容量、完善就业市场的功能。2022年6月区人社局在双港街道、斗潭零工聚集处搭建“双港站”、“信安站”零工之家。这两个小型零工之家服务范围基本涵盖所属街道的村社。但是其他较远的乡镇街道的灵活就业工作者求职不便利。这导致零工之家总的服务体量较少,服务范围窄,难以满足全区闲散劳动力的服务需求。

3、缺乏闲散劳动力群体相关优惠政策及服务。一是缺少针对闲散劳动力群体相关优惠政策,已有的政策是专门针对就业困难人员以及毕业两年内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闲散劳动力群体难以享受相关优惠政策。二是缺少零工之家的线上管理服务平台。

二、有关建议

1、完善零工求职招聘信息服务制度。做好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收集企业缺工岗位。依托零工之家服务站点,做好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收集企业缺工岗位、求职者信息,精准匹配优质岗位。扩大零工服务多元化供给,做好困难人员分类帮扶,维护零工市场秩序,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建立零工市场动态管理名录,编制零工市场清单并及时对外公布,为供求双方对接提供指引。开展零工市场运行情况监测,及时掌握零工市场供求变化趋势。

2、打造零工之家总布局,推动城镇就业规模扩大。在搭建双港、信安2家小型“零工之家”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推进零工市场布局,用三至五年时间建成2家“零工综合体”、10家“零工驿站”。形成“2+10”零工之家总布局,服务更多的闲散劳动力。

3、制定规范零工之家建设管理文件,增强资金保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零工之家建设相关政策,优化管理办法,强化实际成效考核要求。细化设施管理方法,顺应发展趋势,将零工之家的各项配套设施建设纳入专项资金补助范围。目前预计“零工综合体”每家建设需300万元,“零工驿站”每家建设需30万元,累计建成“2+10”布局,总费用约需900万元。资金方面,还需对接上级部门以及财政部门加大资金支持。

4、优化灵活就业人员服务环境,满足各类发展需求。一是出台灵活就业人员的各类优惠政策、奖励制度,确保涵盖各类群体,提高灵活就业人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开发推广“灵活就业”线上服务平台。以“互联网+物联网”数字技术为手段,加快构建灵活就业人员就业创业综合服务平台。依托衢州站、衢州人才网平台等企业岗位发布平台,开发柯城零工小程序系统并推进与“邻礼通”等平台对接,实现零工市场服务“一网覆盖”。优化相关服务环境,引导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更多更快更好投入零工服务项目,着眼于市场现状注重产业性劳务品牌培育,培育优势亮点,单点突破,争取有几个柯城区的劳务品牌做到全国知名,着力打造新型灵活就业致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