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3-77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3-06-16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2023-77129
其他
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3-06-16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06-16 14:3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营商办
徐洪委员:
你在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建议》(第83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办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根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成投产、企业发展等不同阶段企业、项目的不同需求,明确不同的服务主体、责任部门”的建议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带动经济社会全方位进步的“牛鼻子”。柯城区在去年的基础上,再一次把重点项目作为“新春第一会”的主题,可见对项目推进的重视。目前,柯城区在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成投产、企业发展等不同阶段,明确不同的服务主体、责任部门。
一是健全招商引资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优化柯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柯城区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的若干意见补充规定》,打通行业主管部门、招商组、落地平台之间沟通交流不畅通的问题。优化驻外招商组考核机制和全区招商引资考核细则,通过明确的责任分工,明晰招商引资过程前中后段服务企业的职责,又好又快推进项目建设。
二是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招商项目引进后,经信会同发改、住建、应急、资规、环保、招商等相关部门单位从指导企业撰写可研报告、决策研判、落地备案、开工建设、入库出数、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等关键环节全程做好项目跟踪服务与指导,共同推进项目早开工、早入库、早投产。
三是依托在线平台优化审批服务。依托投资在线平台3.0系统,实现投资项目从项目生成、赋码、立项、规划许可、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的全生命周期覆盖。柯城区所有非涉密投资项目“统一收件、统一审批、统一出件”,实现项目全流程网上审批、全过程监管、多部门协同和多层级联动,用“数据跑”代替“企业跑”,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二、关于“重招商,更要重视存量企业的服务”的建议
柯城区坚持“服务+保障”的工作原则。通过构建企业服务网络、搭建企业社区,实行网格化服务,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干部下沉、服务下沉、事项下沉,实现“闭环式全程服务”。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参照为民办实事机制,按照“企业提、政府办”的原则,梳理企业和员工“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产业链发展的共性问题,形成清单、明确责任、限时办结、闭环管理,让企业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深化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推动助企纾困与减负强企有机结合。迭代“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政企沟通圆桌例会等平台载体,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企业社区实体化运作,如柯城区生态工业服务中心设置柯城区生态工业中心社区,将园区所有企业全部纳入社区,构建3大网格,组建3支队伍,3名领导干部兼任网格长,其他干部担任网格员,联系服务企业。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打通产业链综合集成提升过程中的堵点、痛点和难点,打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最优营商环境。
三、关于“加大对优秀企业、上台阶企业、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和企业家表彰和宣传力度”的建议
柯城区加快构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服务,分别设立企业小升规、上台阶、工业增速等奖项及相应的政策奖补,从精神上和物质上对获奖企业进行表彰。如今年3月3日召开的柯城区深化“六治六提”“六比六晒”作风建设推进会上,表彰了过去一年来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50余家企业,设置政府质量奖、专精特新奖、研究中心奖、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奖、企业成长奖、特别贡献奖、纳税二十强等奖项。
对上述办理情况的意见,请委员填写征询意见表,寄给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协提案委及我单位。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2年5月11日
建议原文:
关于营造最优营商环境的建议
目前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最优营商环境的打造,全区也正在形成重商、尊商的氛围。为此,就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建议如下:
1、根据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建成投产、企业发展等不同阶段企业、项目的不同需求,明确不同的服务主体、责任部门。
如招商前期以招商部门、招商人员为主;在项目落地、建设阶段,服务部门和责任部门应以经信、资规、住建等部门及相关人员为主;项目建成投产后应以发改、科技、经信、人社、税务等部门为主。避免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投产发展都是招商部门、招商人员的事情,而其它部门则都是管理部门。只有把整个招商引资过程按不同阶段及不同阶段企业的需求,把责任分解、落实给不同的职能部门,才可能真正形成全员、全过程服务项目,打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同时定期让相关企业参与相关政府的考评工作,听取企业对相关部门、人员的意见、建议。
2、重招商,更要重视存量企业的服务。
对存量企业进行专项研究,对企业进行分类,真正摸清企业需求,对企业存在的问题由不同的职能部门进行专题研究,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瓶颈问题。
3、加大对优秀企业、上台阶企业、社会贡献大的企业和企业家表彰和宣传力度。
物质奖励对企业家的奖励虽有一定的作用,但精神鼓励等非物质奖励对企业家更有意义。建议每年召开营商工作会议(或其它名称),对相关的企业、企业家给予表彰。对相关的企业家提供到省委党校、大学等培训机会。并根据需要组织赴外或出国考察学习、参会参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