坞石以党建为引领,立足“高粱红”走好共富路

发布时间:2023-05-29 09:16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万田乡

信息来源:

分享:

“酒是高粱写的诗歌”,在浙江衢州柯城区万田乡,有这样一座村庄,因地形四面环山,赋得“坞”字,又因山体结构为岩而得名“坞石”。坞石村民在春风下深耕浅种、厚植沃土,在夏夜里细说红高粱精神的醇化、在秋色中收获一年的施曲蒸酿……从高粱抽穗酿制醇香,到共富沉淀窖香,再到百姓日子飘香,坞石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共同富裕示范村之路。

近日,衢州市共同富裕工作专班来到坞石村开展“人人有事做 家家有收入”专题调研,并就当地通过省部帮扶汇聚资源谋共富、整村摸排精准画像帮就业、产业引入因地制宜促增收的经验做法予以总结提炼和深化。

省部帮扶,汇聚资源谋共富

2021年8月,坞石村被列入浙江省委组织部结对帮促村,浙江省委组织部常年派驻农村指导员驻村蹲点指导。驻村工作组和联村服务团围绕“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谋划产业发展和提升富民增收”4个方面进行走访摸底,制定了打造以党建红引领“高粱红”等具有坞石辨识度的未来乡村目标。

在浙江省委组织部的挂联指导下,坞石村启动美丽宜居示范村提升改造工程,完成了村主干道通信杆线、电力线路上改下、污水管道改造提升等项目,成为万田乡乡首个实现天然气管道全覆盖的行政村。与此同时顺利建成文化体育广场,村庄主干道拓宽、沿线围墙改造、线路序化有力推进,边角地、废弃地改成停车位,“一米菜园”处处皆景,村庄风貌明显提升。

整村摸排,精准画像帮就业

坞石村书记徐燕平介绍,前期通过各种方式对全村所有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进行就业摸排,按照人口年龄、学历、技能、就业需求等维度进行摸底,形成全村就业人口的“精准画像”。

通过摸底调查,坞石村共有245户954人,常住人口821人。其中60岁以上251人,占比26.2%。村民工作类型结构中,35.5%在外务工、19.48%在家务农、19.27%是学生或年幼孩童、10.16%在村务工、6.49%从商及部分灵活就业人员等。在精准摸排获得全面数据的基础上,坞石村针对在家务农以及在村务工的60岁以上人群开展精准就业推荐和帮扶,努力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加快“提低”。

产业引入,因地制宜促增收

坞石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挖掘村庄文化,发展以高粱酒为主的特色酒产业。针对村庄水资源匮乏而耕地多的现状,广泛种植优质糯高粱品种。同时积极对接引进非遗传承人,恢复古方酿造工艺,拉长高粱价值链,着力培育高粱酒产业,形成酿酒、品酒、储酒、卖酒完整产业链。

在此基础上,坞石村通过推进农旅融合,发展以农耕体验为特色的文旅产业。融合“酒”文化元素,探索发展农耕文化乡村旅游,打造集研学体验、休闲旅游、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产业,奋力将坞石打造成以“高粱红”为主题的生态休闲旅游村。同时着眼多业态布局,发展多样化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产业,通过积极引进市场主体,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

“坞”菜缤纷蔬菜共富工坊就是坞石村培育的一项重点产业。“蔬菜采摘工作每天需要50人左右,每人一天工资100元到200元不等,单单务工费去年便已支付了160万元。”“坞”菜缤纷蔬菜共富工坊吴坊主说,通过“农业企业+村集体+农民”模式,带动村民固定用工和零时用工,实现村民增收致富。

万田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坞石村是全乡以党建为引领,走好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路的缩影。目前,全乡正通过党建联建帮扶、精准就业分析、产业发展助力,持续打造出更多真实可感的共同富裕成果,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