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柯城区认真贯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锚定省厅“五个标杆区”目标,主动有为,探索创新,精准施策,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实事项目实施、数字化成果应用和特色创新,实现我区养老服务的跨越式发展。成功争取并稳步推进现代社区“一老一小”优质服务提升和养老服务“爱心卡”2项省级试点,王文序副省长先后2次给予批示肯定。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突出统筹推进,养老服务体系更加优质均衡
一是构建“城乡均衡”服务体系。编制《柯城区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2020-2025)》,谋划全方位立体式的养老框架体系。两年内累计投资2.6亿元,高标准新建1家区级社会福利院、迁建2家普惠型镇级敬老院。公办普惠养老机构体系更加完善,每百户老人人均床位数从1.32提高到2.47。全面优化提升城乡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斗潭未来社区、余东未来乡村等N个养老服务场景。城乡一体、优质均衡的“15分钟”幸福颐养生活圈基本成型。二是完善“基本养老”支撑体系。结合电子社保卡创设老年电子积分,给予困难家庭失能失智老年人每人每月368-1472个积分,高龄老年人15-125个积分,用于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养老床位费用、家庭建床照料护理等,月均发放电子积分30万元,提供助餐、医疗护理等为老服务1100余次。三是打造“康养服务”标准体系。出台康养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出整合式康养服务,按照“五有”标准打造朗馨养护之家等康养联合体5家。着力推进“养老服务跟着老人走”,在衢化街道、信安街道设置嵌入式床位78张,入住率达96.2%。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55%以上。全区4家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8家与医共体签约服务,291家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全面合作。
二、聚焦群众关切,民生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一是推进智慧养老机构建设。建成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75张。通过智慧养老院项目,明晰机构内老人评估分级、照护效果、老人评价、机构安全、日常关怀、综合监管等六大指标,评估服务更加精准,数据协同一键打通。二是优化居家养老暖心服务。着力优化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功能配置,配建老年食堂62家,推进老年人助餐全域覆盖;3年内高质量完成46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万田乡乡村生活馆”、“白云街道白云未来社区乐龄生活馆”、“沟溪乡余东村智慧养老大脑”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场景。三是促进人才队伍提质增量。通过部门联动、专业授课、系统培训,近三年累计新增持证中级护理员147人,每万名老人持证护理员比例达到28人,位列全市第一。同时,建立养老护理人员岗前和在岗轮训制度,2022年培训新入职护理员43人、在岗轮训2批共196人次。
三、打造智慧应用,数字赋能更加提速增效
一是核心数据有新提升。围绕打造“浙里康养”标杆示范,找准薄弱环节,推动整体提升。柯城区每万老年人拥有持证护理员数、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筛查质量指数等7类数据排名全省前列;在职工作人员注册率、养老服务办结率、机构信息地图完整率、省级专项资金预算执行率均达100%。二是应用场景有新突破。探索居家养老服务“两中心”数字化转型和场景应用,打造“老来伴”智慧养老应用,将智能订餐嵌入实体居家养老服务设施点位,采用“食堂备餐+集中堂食+个别送餐”和“线上点餐、刷脸取餐”的方式,实现阳光厨房监管、费用实时结算、时间银行存储、健康膳食搭配、补贴无感兑付。截至目前,建成社区助餐点62处、覆盖255个村(社区)、覆盖率达87.3%,建设山区网格小食堂4处、惠及7个自然村67名山区老人。三是智慧赋能有新进展。打通“老来伴”与“邻礼通”,老年群体可以通过一端进入,享受放心吃、省心医、安心住等养老服务内容。2022年度,累计为老年人提供上门医疗、巡诊、康复服务3761次;为独居老年人家庭安装智慧门磁350户、方言呼叫器150台,实现预警102次,得到了广大老年群体的高度认可。
四、强化改革创新,多元服务更加优质共享
一是多方合作添活力。发挥人才队伍“激励棒”作用,实施养老护理员人才计划,出台“养老人才十条”激励政策,与衢职院开展“校地合作”,鼓励师生成立康养服务公司,扶持孵化师生创业项目,吸引更多毕业生投身社区养老事业。加强政企合作,将公办大型养老机构资产移交国资公司管理,同时积极培育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兜底线、保基本、多层次的养老服务运营体系。二是整合资源优服务。以养老服务“爱心卡”推广为契机,定位困难、失独、高龄“三类群体”,精准划分帮扶对象;夯实平台、运营、监管“三项支撑”,保障服务规范专业。多元筹措资金,推动基层党组织、村集体“担一点”,撬动“多方资金”参与,年度为老服务资金池资金量达700余万元。推出“365幸福套餐”“健康百分百春节大礼包”等服务礼包,为老年人提供“个人清洁+家居整理+物资代买”等特色为老服务。三是试点先行助惠民。以民政部“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试点为抓手,在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结果基础上,按照“一人一策”原则,为350名经济困难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开展无障碍改造、智能化设备安装、老年用品器具配备,引导优质资源投入社区居家养老,扩大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让老年人享受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福寿康宁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