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2-07 17:09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荷花街道
信息来源:
维京海盗、蝙蝠侠、皮卡丘、章鱼帽⋯⋯你很难想象,这些在海外社交平台大火的毛线头套,竟是出自衢州一位60后阿姨之手。
这位阿姨叫吴争仙,她组建的“陪读妈妈手工编织团”,一年编30万顶帽子,销往全球30多个国家,年产值超千万元。这些款式年轻多样、搞怪有趣的帽子,由吴争仙亲自设计,和她的年龄形成巨大反差,令外国客户惊呼:“没想到中国大妈的想象力这么丰富。”
吴争仙只有初中学历,上世纪90年代下岗后,靠手工编织的爱好重启生活。从1996年开始,她带领周边村庄的妇女、城里的下岗女工、陪读妈妈从事编织类来料加工业务,带着她们灵活就业,后来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最多时有5000多人,还辐射到了邻省的上饶、黄山、浦城等地,带动当地1000余名妇女增收。
2011年3月,吴争仙注册成立衢州彩织商贸有限公司,搭上互联网快车开网店做外贸,销售自己设计编织的原创产品。
“虽然年近六十了,但我认为自己是引领网络潮流的人。”为了让编织作品别具一格,吴争仙在原创上下功夫,她翻杂志找素材,再潮流的款式,只要看图片就能织出来。她还迷上了看各种动画片,留意画面中的人物形象、颜色搭配、动作设计等,从中寻找灵感。几年前,她设计的一款大胡子帽子成了国外的爆款,一年的销量达40多万件。
20多年间,“潮大姐”吴争仙带领姐妹们独创近万种手工编织品种,设计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其中俄罗斯、美国卖得最多。她从一名手工编织爱好者逐渐发展成为来料加工经济人、独立公司法人、手工编织传承人、扶贫车间创建者等,先后获得省、市级两级“来料加工优秀经纪人”、“全国城乡妇女岗位建功先进个人”、衢州市优秀电商等荣誉称号。
在衢州妇联的帮助下,吴争仙依托“陪读妈妈手工编织团”,组建起“吴大姐巾帼共富工坊”,定期开设培训班,仅衢州当地,就培训了超过一万人,先后帮助5800多名下岗失业妇女实现家门口就业。她还应全国妇联、全国妇女手工协会的邀请,远赴甘肃、贵州、四川等地,帮助当地留守妇女学习技能脱贫增收。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是柯城区东西部协作的帮扶县。2020年,吴争仙加入帮扶团队,提出创立“北川柯城吴大姐巾帼扶贫车间”的“造血式”扶贫方案。她每年往返北川不下10次,手把手教授北川妇女手工编织技术,以“羌绣+编织+网销”开启妇女灵活就业新模式。两年多来,扶贫车间开展培训2000余人次,带动300余位留守妇女、残疾人妇女、单亲妈妈等实现灵活居家就业,人均增收10000元左右。
今年6月,吴争仙入驻柯城区荷花街道“共富工坊”,并启动了一项“合伙人认购”计划,将有经验的老编织师纳入“教师库”,开设系列培训课程;同时通过社区摸排有就业需求的妇女分类建立需求清单,为团队输送意向“合伙人”,以股份和分红的形式激发集体创业的热情。
今年10月,“共富工坊”吸纳了3名90后陪读妈妈,她们利用自己的电商直播经验,在淘宝、抖音、tiktok等平台上直播带吴大姐潮货。短短一个月,收获了近百万粉丝,国内外销售额达80余万元。
“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把传统手工艺传承好,让更多的妇女同胞有活干、有钱赚。”吴争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