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8020026184457/2023-8125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招商局) 成文日期: 2023-11-24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23308020026184457/2023-81253

  • 主题分类:

    社会福利

  • 发布机构:

    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招商局)

  • 成文日期:

    2023-11-24

  • 文号:

    -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城区2023年东西部协作自查报告

发布时间:2023-12-26 17:52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招商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招商投资促进中心

分享:

2023年来,柯城区按照中央要求、浙川部署、衢绵安排,结合柯城-北川两地实际,坚持常规工作上水平、特色工作树品牌,积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北川县石椅村干部群众时“点赞”: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总书记的温馨鼓舞,传递直抵人心的温暖,石椅羌寨通过文化传承带动了旅游发展,旅游业兴旺又推动了石椅村走上致富路,这只是东西部协作工作的一个缩影。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聚力高位推动。①两地高层互访。4月4-5日,北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周福兰率党政代表团一行来柯城对接东西部协作工作并召开联席会议。期间,代表团一行考察石梁镇麻蓬村未来乡村建设等工作。8月27-29日,柯城区委书记蒋国强率党政代表团赴北川考察交流并召开联席会议。期间,慰问挂职专技人才和脱贫人员,举行东西部协作救护车捐赠仪式,考察“通航配套产业园”、“石椅村乡村振兴”等工作情况。②严格考核督导。根据省、市2023年工作安排,编制下发《2023年度柯城区东西部协作任务书》,明确各责任单位的主要任务和完成时限。制定2023年度东西部协作工作考核细则,列入区综合考核评价。③深化结对帮扶。发动柯城区重庆商会、上城区柯城商会、柯城区长沙商会3个社会团体、浙江金沃精工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与北川村集体结对开展帮扶,组织柯城区4所学校和3家医院和北川县4所学校3家医院结对,18个乡镇、街道与北川县19个乡镇结对。3月17日,有关乡镇、街道一行赴北川对接交流。期间,签订合作协议并捐赠资金135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建设。4月7日,北川县白坭乡党政领导一行到结对的花园街道上洋村、花港社区学习考察。④参与重大活动。今年是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20周年,柯城区积极参与喜迎羌族自治县成立,录制视频祝福,柯城村播专班帮助对接推荐主播,参加20周年电商直播带货活动,组织企业捐赠等。

(二)加强劳务协作,实现就业脱贫。①稳定劳务就业。柯城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区人社局组织北川在柯务工人员开展“新春茶话会”“端午节活动”“送清凉活动”“中秋节活动”等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增强北川务工人员在柯城区归属感。柯城区为北川籍建档立卡人员发放东西部劳务协作补贴91.9万元,其中发放个人就业补贴98人次,共46.1万元;发放企业补贴21家,共计45.8万元。②搭建劳务平台。聚焦两地人力资源互补,整合多方资源,搭建柯城·北川工商联(商会)东西部协作联络站、柯城-北川石榴红劳务协作服务站等平台,组织近60多家企业先后举办“石榴花开·智聚柯城”等系列招聘活动,大力推进“蓝鹰工程”,健全“稳就业”送岗机制,举办劳务协作培训班26期,培训农村劳动力1018人次,其中脱贫人员453人次,面向北川务工人员和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柯城的就业岗位。组织创业指导专家、农艺师、手工技艺传承人等赴北川指导。组织柯城区企业赴成都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劳动力转移政策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宣讲及职业指导活动。柯城区人力社保局分别与西南民族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校签署大学生引育合作协议,并举行人才就业联络站授牌仪式。③开展劳务招聘。今年,组织重点企业12家2次到北川县开展柯城区专场现场招聘会,提供各类爱心岗位1400余个。招聘会现场我区优秀企业泓芯半导体上台做项目推荐,宣传柯城区的企业和岗位,2场招聘会共接待求职者320人次,收到简历180余份,初步达成来衢就业意向130人左右。④创新消费帮扶。积极探索把乡村振兴与引导青年有机结合起来,以“青农羌市”为载体,创新“电商+各类实体+创新创业”的“1+N+1”模式,通过“消费帮扶新春行动”、“年货直播节”、“羌荟优品金秋活动”等线下线上活动,累计采购销售四川农特产品共计9600余万元。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积极服务好消费帮扶企业,今年4月区招商中心在走访企业中了解到成都上嘉金狐狸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柯城区租用厂房用于冷链仓储,将四川的水果销往浙江省内各地,5月底该企业已完成招租挂牌竞价成交确认,租下来柯城区石梁镇白云村山海协作产业园的4000多平方米厂房,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山海协作与东西部协作深度融合。⑤组织学生就学。组织北川七一职业中学28名学生来衢州中专就学。

(三)加强产业合作,助力长效脱贫。①着力做强茶产业文章。依托两地优势,全力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篇文章,成功举办“首届浙川茶产业融合发展大会暨绵阳·北川第十届羌茶节”,共签约浙川茶产业合作等项目20个,签约金额超20亿元。积极邀请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国工程院刘仲华等专家学者为北川茶产业融合发展“传经送宝”,总结交流浙川两省茶产业发展历程中的经验做法,为新时代浙川两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新路径。②着力做深中羌药材文章。针对中羌药材发展实际,安排东西部协作资金110万元,积极开展中羌药材溯源体系建设,全力支持“康养健”开展化妆品产业研发,不断延伸中羌药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同时,积极引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传承工作室在北川挂牌成立,推动两地中羌医深度合作。③着力做实特色果蔬文章。依托两地资源优势,构建“三动三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全力打造“福田里”蓝莓产业示范园等一批果蔬产业。5月8日,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到北川“福田里”蓝莓产业示范园调研,对北川做好“土特产”文章的探索和成效给予充分肯定。6月1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新闻直播间》直播连线柯城一北川东西部协作“福田里”蓝莓产业示范园。累计引导14个企业到北川投资兴业,实际投资额5.1亿元。④着力做优园区建设文章。积极抢抓“产业转移”政策机遇,用好东西部协作机制,以永安工业园区为载体,重点承接消防冷链、新型建材、电缆机械等等产业转移,全力培育一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力争打造成为浙川东西部协作产业园。今年,新增引导到园区落地企业2个,实际投资额4080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120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14人;援建就业车间7个,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62人,脱贫人口就业55人。

(四)加强人才支援,锻造铁军队伍。①加强干部管理,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两地规章制度和《浙江赴川挂职干部工作规范》,用心用情用力共谱“协奏曲”、共写“双城记”。坚持严管厚爱,按照“人岗相适”原则合理安排岗位分工,2名党政干部在挂职期间表现突出,已提拔重用。②强化互派交流培训。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拓宽干部人才交流领域,加大干部人才交流力度。目前,两地互派干部4人,专技人才交流38人。举办乡村振兴干部培训班6期,培训干部712人次;举办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56期,培训专技人才1086人次;择优选派28名学生赴柯城区就读,累计接受捐款捐物520余万元,全力打造3个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

(五)加强携手奔康,深化社会事业合作。①教育精准扶智。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育人方针,两地教育部门以“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开展两地学生交流访学活动。请进来:邀请北川学生来柯城开展主题为“柯城-北川青少年夏令营暨两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交流访学活动”,让学生们有机会走出校园,亲身感受和接触优秀的乡土文化。这次研学活动不仅是知识的延伸,更是精神的传承。走出去:柯城区师生赴北川文化交流研学活动。在传承“南孔”文化的同时,柯城师生走进中国羌城·大美北川,去感受“禹羌”文化,体验与众不同的羌族风俗。7月23日,衢州中专老师赴北川开展“润心家访进北川共育成长显爱心”的家访活动。详细了解了学生们的暑期生活、学习情况,特别对防溺水、交通安全、网络安全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家访,可以进一步提升‘家校联系’实效,打造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目标一致、内容衔接、功能互补、和谐互动的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形成对学生全方位了解、全员化管理、全方位育人的格局。②卫生精准扶医。挂职医生成立柯城卫健援川医疗志愿服务小分队,团队每月到各乡镇开展义诊咨询、健康讲座、为困难群众送医送药等活动。8月17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继洲针灸传承工作室在北川中羌医医院揭牌。双方的合作既是两地医疗事业融合发展的标志,也是东西部协作民生成果的体现,是传承创新发展的最好实践,真正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③文化交流方面。以文化为推手,大力推动南孔文化与羌族文化的交往交流交融,依托余东“南孔画村”网红平台,充分发挥北川馆、“之江同心·石榴红”农民画共富基地作用,两地共同开展文化走亲“互动”,互派文艺团体、互送文化节目等系列文化活动。以北川羌族自治县成立二十周年庆祝活动为契机,邀请相关嘉宾、企业赴北川开展交流活动。

(六)创新工作及成效方面。坚持“出成果、出模式、出亮点”工作导向,聚焦五张金名片,以创新为突破口,科学谋划年度创新案例,全力打造新一轮浙川协作的北川样板。其中《“小方案”带来“大方便”“新数据”解决“老问题”衢州—绵阳打造“诊间支付”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1+N+1”模式 打造“青”字号公益助农品牌》入选2023年四川省乡村振兴局浙川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三个转变助推“土特产”变身“香饽饽”北川借力东西部协作赋能电商数字化发展》《以工代赈+产业项目“跑”出乡村振兴加速度—四川省北川羌族自治县蓝莓产业示范园案例》入选2023年浙江省消费帮扶专班第一次会议典型案例;《衢州柯城区携手绵阳北川县创新打造“乡村振兴保”填补医疗保障政策空白》《衢州柯城区助力绵阳北川县点“叶”成“金”做优“茶文章”》《一片绿叶富一方 一曲茶韵润人心—衢州柯城区助力绵阳北川县茶产业带出乡村振兴新路子》入选2023年第2、3季浙江省对口工作简报。积极开展信息宣传,共在各类媒体刊登信息报道80余篇,其中国家级7篇。特别是6月1日,中央电视台13频道《新闻直播间》直播连线柯城一北川东西部协作“福田里”蓝莓产业示范园。

二、存在问题

尽管在2023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自查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一是镇村、部门之间深度交流还不够,大多停留在考核层面。二是先进典型经验的提炼还不够,在深度融合上还不足。

三、2024年工作计划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东西部协作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完成省、市东西部协作任务指标,重点完成劳务协作、消费帮扶、社会资金帮扶、人才互派等指标。

(一)加强两地交流互访。继续开展乡镇(街道)结对,双方在党建、基层治理、劳务、消费扶贫等方面开展相互学习交流,工商联、慈善总会、团委、妇联等单位要注重发动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帮扶活动,每年不少于一次。

(二)拓展消费帮扶途径。继续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企业工会的宣传发动面的同时,深入挖掘需求资源。挖掘并走访水果销售企业、大户,动员他们采购北川水果等农特产品,重视发挥好柯城“北川馆”“村播计划示范直播间”“5026”协作等平台,建立电商企业与农产品生产企业产销对接长效机制,鼓励农产品线上线下多形式营销。

(三)加强科技创新协同。围绕茶产业、中羌药材、无人机制造业等主导产业,鼓励动员两地产业基金、企业、专业投资机构等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开展跨区域科研协作与互动。

(四)加强社会领域合作。推进衢州南孔文化和禹羌文化互动交流交融,共同探索文化繁荣发展新路径。积极参与衢州举办的大型文化、旅游节会展会。积极为两地文旅企业搭建合作平台,打造工会疗休养精品线路,推动两地互为旅游目的地和客源地。

(五)加强生态领域合作。加大在生态产品价值核算评估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的合作力度,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双碳”合作交流机制,相互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六)深化干部人才交流合作。建立干部人才互派锻炼和多层次、多领域的人才双向交流培养机制。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实地考察学习。加大人才政策协同力度,探索建立人才公共服务共享机制。加大引才育才合作力度,推动两地协同开展招才引智活动。推动两地共同开发人才项目,开展校地合作。

(七)加大宣传力度。建立典型宣传机制,打造一批区乡镇街道部门、挂职干部的先进典型,加大产业合作模式和实效总结提炼,加大宣传社会帮扶、爱心企业家的爱心帮扶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