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40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3-12-19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3-74040
教育局
2023-12-1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3-12-19 11:3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教育局
信息来源: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发〔2019〕2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2〕1号)、《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实施意见》(浙委发〔2020〕3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教基厅〔2023〕1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浙教办基〔2023〕11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下达2023年保障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入学相关任务的通知》(浙教办基〔2023〕5号)、《衢州市进一步优化招生入学政策“八大便民举措”》(衢教〔2022〕54号)、《衢州市2023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方案》(衢教〔2023〕1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做好柯城区2023年初中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遵照执行。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遵循教育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属地管理、因地制宜、改革创新、促进公平”的工作原则,按照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的要求,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制度,规范各校招生行为,使我区学校招生入学工作持续做到规范化、科学化,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化进程,努力促进教育公平,为教育改革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依法保障原则。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保障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坚持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切实履行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法定职责,特别要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的控辍保学工作。全面排查并严厉查处社会培训机构等以“国学班”“读经班”“私塾”等形式替代义务教育的非法办学行为。
(二)就近入学原则。坚持就近入学原则。公办义务教育初中学校(以下简称公办初中)按照就近入学要求在学区范围内招生;民办义务教育初中学校(以下简称民办初中)在学校审批地范围内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
(三)免试入学原则。严格落实免试入学升学规定,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誉证书、培训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或参考。
(四)公民同招原则。坚持公办民办初中一视同仁、公平发展,全面实行公办民办初中同步报名、同步开展录取、同步注册学籍。
三、招生办法
(一)报名条件
1.柯城区户籍,需在柯城区初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2.随迁子女(非柯城、衢江户籍):
①法定监护人或儿童少年有一方持有办理在柯城区《浙江省居住证》且居住在柯城区;
②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在柯城区缴纳社保3个月以上;
③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在柯城区有合法劳务合同且工资流水3个月以上;
④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持有在柯城区范围内的《营业执照》。
3.衢江区户籍,法定监护人在柯城区持有自购产权住宅且实际居住,需在柯城区初中就读的小学毕业生。
以上对象的户籍、浙江省居住证、自购产权住宅取得时间均为报名截止之日前。
4.除上述之外,其他具有柯城区学籍的小学毕业生。
(二)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
6月17日—6月21日。
2.报名方式
按“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要求全面推行无纸化入学报名,实行同一管理平台统一开展招生报名录取工作。符合入学条件的儿童少年法定监护人,在规定时间内登录浙江政务服务网(http:// www.zjzwfw.gov.cn)或下载浙里办APP注册后报名。
报名过程中如有疑问,柯城区小学就读的毕业生,向所在小学咨询;柯城区小学以外就读的毕业生,可向住所就近初中进行咨询,也可咨询0570—3032655。
3.信息审核
各招生初中负责对预报名信息初审并核对确认,对不符合报名条件或漏报错报信息的,反馈给法定监护人予以纠正。区教育局组织复核,通过复核的对象进入拟录取名单。
(三)计划管理
各校要规范实施学生随机均衡编班,均衡配备师资。严禁以任何名义设立重点班、快慢班、特色班、实验班等,不得以“国际部”“国际课程班”“境外班”等名义招生编班。学校不得劝退或变相劝退已录取的学生,不得在学段的中途扩班或增加班额。严禁借转学名义变相掐尖招生,严格执行取消“择校生”“借读生”的规定,严禁挂靠学籍,切实做到“人籍一致”。
区教育局在招生前下达公办初中年度招生计划、核定民办初中年度招生计划。衢州市高铁新城外国语学校招生120人,以上人数含政策保障生和协议约定生。民办初中必须严格按核定的招生计划实施招生,不得随意突破招生计划或扩大班额。
(四)录取办法
1.公办初中
(1)录取直升生
九年一贯制学校(学区)的小学部学生,除被民办学校和共享学区学校录取之外可以直接升入其初中部: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菱湖校区小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本校区初中部就读。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悦溪校区小学毕业生可以直接升入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就读。2023年及以后入学的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悦溪校区、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灵溪校区一年级新生小学毕业后不可以直接升入市实验教育集团锦溪校区。
(2)录取划片生
符合以下条件的儿童少年为城区划片生,划入城区初中就读:儿童少年户籍、法定监护人户籍、自购产权住宅均在城区且三者一致(“学区房户生”);儿童少年户籍与法定监护人户籍、自购产权住宅均在城区,但三者未归置在同一处。上述城区划片生的实际家庭住址,以法定监护人自购产权住宅为准(“如有若干套的,以实际居住为准”,2024年起不做限定)。
具有柯城区乡镇户籍的儿童少年,无城区自购产权住宅划入所在乡镇初中就读。
(3)录取政策保障生
对烈士子女、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牺牲伤残警察子女、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子女、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华侨华人子女、外籍人员的子女入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子女、招商营商企业高管子女等及其他符合条件的优待对象按照国家、省、市、区有关教育优待政策落实。
(4)录取统筹生
符合报名条件,且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毕业生统筹安排入学:儿童少年与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城区,法定监护人无城区自购产权住宅;儿童少年为柯城区农村户籍,且法定监护人持有城区自购产权住宅;儿童少年为委托监护的“零门槛”落户对象;随迁子女(非柯城、衢江户籍):(法定监护人或儿童少年有一方持有办理在柯城区的《浙江省居住证》且居住在柯城区;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在柯城区缴纳社保3个月以上;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在柯城区有合法劳务合同且工资流水3个月以上;无《浙江省居住证》,父母一方持有在柯城区范围内的《营业执照》);儿童少年为衢江区户籍,法定监护人在柯城区持有自购产权住宅;法定监护人持有房屋的用途为非住宅性质;同一套房产3年内有1户以上家庭子女在片区内初中就读的;法定监护人自购产权住宅单户面积低于国家《住宅设计规范》标准的;其他具有柯城区学籍的小学毕业生。从2024年起,产权住宅为法定监护人与他人共同持有的,也将视类别纳入统筹。
(5)学区共享生
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实验学校、衢州风华学校、衢州正谊学校招生工作纳入柯城区公办义务教育统一管理,仍为招生过渡期,过渡期内实施共享学区摇号招生方式。衢州正谊学校实施共享学区摇号与片区内招生相结合的方式,片区内学生无需参加摇号。
①凡符合柯城城区公办初中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衢州风华学校、衢州正谊学校,根据自己的选择明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填报该学校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一次性全部录取,再通过统筹录取方式补齐招生计划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②凡符合市实验教育集团锦溪校区报名条件的学生,均可报名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实验学校、衢州风华学校、衢州正谊学校,根据自己的选择明确第一志愿、第二志愿、第三志愿。志愿填报该学校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一次性全部录取,再通过统筹录取方式补齐招生计划数。
③未被衢州风华学校、衢州正谊学校和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实验学校录取的,回到原片区学校录取类别不变。
2.民办初中
凡有意愿就读衢州高铁新城外国语学校的小学毕业生,可自主填报民办初中志愿。志愿填报该学校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一次性全部录取;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五)录取程序
1.初中“公民同招”基本流程为:招生信息发布→平台报名→信息审核分类→公办民办初中“政策保障生”录取→共享学区按志愿录取→民办初中按志愿录取→首轮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民办初中补招→公办初中分类分批录取→录取名单公示。
2.“政策保障生”的招生程序。由监护人提出申请,所在单位、对口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并按规定公示,区教育局统筹安排录取学校。民办学校的“政策保障生”录取名额从接纳学校的原定招生计划数中核减。民办初中招生结束不再安排政策保障生入学事项。
3.民办初中录取工作。区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面向柯城区招生的民办初中录取工作,报名人数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通过电脑随机派位录取;报名人数未超过核定招生计划数的,则一次性全部录取。首轮未完成招生计划数的,经区教育局同意后可补招。电脑随机派位录取实施全程录像,公证机构参加,全程接受社会监督,派位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
4.报名民办初中未被录取但符合柯城区公办初中入学报名条件的儿童少年,回到公办学校录取时其排序不受影响。被民办初中录取后擅自放弃民办学校入学资格申请就读公办初中的,不予支持;确有家庭临时发生重大变故造成经济困难及其他特殊原因的,由家长向录取学校提出申请,再由区教育局视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入学。如有学生家长放弃录取资格,则不安排递补录取。
5.柯城区少年儿童体育运动学校严格按下达的计划单独招生,招生方案报区教育局及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核准后实施。预报名后经过术科测评合格的学生进入招生入学管理平台报名。
(六)实施“长幼随学”服务
为支持国家优化生育政策,落实“浙有善育”要求,解决因孩子在不同学校就读带来的接送不便,本着“自愿申请、公开公平、就便安排”原则,积极推行义务教育“长幼随学”的人性化服务举措。符合柯城区公办初中入学条件的学生可实行“长幼随学”,除起始年级外,允许公办学校因“长幼随学”转学适当突破基准班额,班额最大值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确定,不得出现“大班额”。九年一贯制学校或K12学校可跨学段进行“长幼随学”。允许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转入公办学校“长幼随学”;民办学校原则上不得以“长幼随学”为名转入学生,如果民办学校出现学位空额时,可安排“长幼随学”转入学生,但须通过公开报名,若报名人数未超过学位空额,则全部转入;若报名人数超过学位空额,则电脑派位确定转入学生。符合申报条件的对象需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经学校审核通过后报区教育局审批。
(七)特殊儿童少年入学
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盲童到省盲人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1-63167096);聋哑儿童少年到市聋哑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0-3854063);智障儿童少年到区润智学校报名就读(联系电话:0570-3063058)。
(八)其他
外地回原籍就读的对象,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完成报名且审核通过的,享有与本地生源同等权利参与录取;若错过报名时间,根据学位情况统筹安排公办学校入学。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初中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必须在区义务教育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招生工作。
(二)规范工作程序。要严格按计划招生,未经区教育局批准,不得超计划扩班和超计划学生数招生;任何学校不得擅自招收未经区教育局批准的学生入学,任何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由区教育局统筹安排的学生;录取新生名单由各校向社会公示。
(三)加强学习培训。初中招生统一使用网上报名平台。各校要充分利用该平台提供的便利,努力减少纸质证明材料。要组织人员认真学习系统操作要求,熟悉报名流程,确保我区2023年初中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四)严格学籍管理。学校要严格按照《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籍管理办法》及电子学籍系统管理要求,遵循“学生、学校、学籍三位一体”原则,在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按时完成初一新生电子学籍注册工作,做到“一人一籍”“人籍一致”。
(五)严肃招生纪律。各校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申报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认真审核。严禁收取或变相收取择校费,包括与入学挂钩的捐资助学款,坚决制止择校乱收费现象。参与招生工作的同志,要坚持原则,遵守纪律,秉公办事。坚决反对和制止招生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违纪行为,按照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六)加强过程监督。在“衢州市柯城区人民政府网”(http://www.kecheng.gov.cn/col/col1499439/index.html)、“柯城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http://kc.zjer.cn/)等媒体公布招生政策和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社会监督。监督举报电话:0570-3032311。
五、解释权归属
本意见解释权属柯城区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附件1:2023年柯城区公办初中学区划分安排表
附件2:2023年柯城区初中招生计划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3年5月28日
附件1:
2023年柯城区公办初中学区划分安排表
学校 | 街道、乡镇、社区(村) | 咨询电话 | |
兴华教育集团 | 兴华中学校区 | 荷花三路以北及双港街道各行政村,黄家街道部分行政村。具体包括大南门村、礼贤社区、荷北苑社区、朝阳社区(荷三路以北部分)、清莲里社区、双水桥社区、新荷社区(荷花三路以北)、锦绣社区、通荷社区、松园社区、荷东苑社区、兴华社区、荷西苑社区(荷花三路以北),双港街道各行政村和白云街道严家淤村区域,黄家街道新铺村、宣家村。 | 0570-3087622 |
城南初中校区 | 荷花三路以南及黄家街道部分行政村。具体包括新荷社区(荷花三路以南)、荷西苑社区(荷花三路以南)、朝阳社区(荷花三路以南部分)、初荷社区、朝晖社区、双港社区、美港社区、西港社区、欣港社区,花园街道花港社区(衢化路以西)、花苑社区,黄家街道(除划入兴华中学、巨化中学以外);九润公馆小区、颐和人家小区(待百家坊片区学校建成后到该校就读)。 | 0570-8082260 | |
书院中学校区 | 书院、蛟池街、县学街、天皇巷、北门、城站、斗潭、坊门街、紫荆、迎和、恬静苑、钟楼、府山、金河湾社区,机场,沙湾村、北门村、东门村、周庄村、鸡鸣村等行政村,万田乡除划入白云学校之外的社区(村)。 | 0570-3021598 | |
华墅初中校区 | 华墅乡各行政村。 | 15657019836 | |
白云学校 | 白云街道(以花园东〈中〉大道—石梁溪北段为界,界线以北以东的白云社区、幸福社区、滨江社区)。姜家山乡各社区(村)。 | 0570-3010382 | |
巨化中学 | 花园街道(除划入城南初中以外)、衢化街道、石室乡、黄家街道寺前村、张家村、旺吴村、东周、上草铺、陈家村。 | 0570-3097478 | |
新星初中 | 衢化路以东老铁路以南,金桂社区、彩虹社区、三衢社区、杨浦社区、五环社区、乐业社区、银桂社区、书香社区、丹桂社区、童村碓村、戴家村、后贻村、上妙村、白沙村、建新村、十五田铺村、杨家田铺村、东埂村、官庄村。 | 0570-3676326 | |
航埠镇初中 | 航埠镇、沟溪乡各社区(村)。 | 0570-8761104 | |
石梁镇中心学校 (初中) | 九华乡、七里乡和石梁镇(除划入白云学校之外)的社区(村)。 | 0570-2981166 | |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锦溪校区 | 除直升外,花园东大道、中大道以南,智慧大道以东,衢江以西以北合围区域的玉龙社区、阳光社区、双岭社区、新湖社区、御景湾社区,灵溪社区,悦溪社区、招贤社区,另含周边拆迁的回垅村、压潮村、钱家山村、鹿鸣山村、湖柘垄村、严家淤村、双塘岭村、过溪畈村和地藏寺村世居村民。 | 0570-2960009 | |
衢州风华学校 | 与柯城区城区初中共享学区。 | 0570-8018095 | |
衢州正谊学校 | 与柯城区城区初中共享学区。三江社区、柯安社区。 | 0570-8023028 | |
电子科技大学 衢州实验学校 | 与市实验教育集团锦溪校区共享学区。 | 0570-3672697 |
附件2:
2023年柯城区初中招生计划
公办初中 | 招生班级(个) | |
兴华教育 集团 | 兴华中学校区 | 14 |
城南初中校区 | 10 | |
书院中学校区 | 7 | |
华墅初中校区 | 1 | |
白云学校 | 7+3(区少体校) | |
新星初中 | 8 | |
巨化中学 | 12 | |
石梁镇中心学校(初中) | 3 | |
航埠镇初中 | 6 | |
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 | 菱湖校区 | 8 |
锦溪校区 | 12 | |
衢州风华学校 | 480人 | |
衢州正谊学校 | 240人 | |
电子科技大学衢州实验学校 | 210人 | |
民办初中 | ||
衢州高铁新城外国语学校 | 120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