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专家组开展浙江省博士生科技志愿“柯城行”服务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01 15:5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林业局

信息来源:

分享:

11月28-29日,浙江省科协组织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3位专家组成专家组,在衢州市柯城区科协和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的陪同下,赴衢州市柯城区针对林下经济发展趋势与栽培进行博士生科技志愿服务。专家组先后赴石梁镇、九华乡等林下经济发展基地进行实地调研。

柯城区石梁镇童前村春杰家庭农场林下黄精栽培基地海拔800米,以毛竹、杉木林分为主。农场主于2020年底通过块茎繁殖方式林下套种黄精200多亩,累计投资200多万元。专家组在现场通过土壤、黄精根茎长势、除草、施肥等管抚情况的考察,对农场主进行了细致地指导。王波副研究员肯定基地条件较好,建议今后扩繁可多选择黄精优良品种,如采用块茎种植要浅种;3-4月份,在黄精开花前,用剪刀剪去植株顶端,去除顶端优势;5-6月份,在多花黄精花蕾形成前期,应及时人工摘除花蕾,阻断生殖器官生长的大量养分消耗等。同时,对基地目前存在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一是针对基地为沙性土壤、石砾偏多、结构松散、含水量低调、肥力较差,黄精长势一般且存在地下块茎普遍偏瘦的问题,建议多施有机肥,或只补充追施复合肥;二是针对基地的黄精种苗全部来源于当地的野生资源,种苗的乡土性好,抗逆性、适应性强等优势,观察并挖掘当地优良黄精种质资源,为将来发展优质种苗打下基础;三是针对栽培管理问题,强调以仿野生培育技术为主,杜绝一切除草剂、杀虫剂的使用,以高品质带来高价值;四是针对明年秋季采收问题,强调要储备好初级产品的加工技术,尽量减少对黄精鲜品收购市场的依赖。而后专家组又对黄精后续销售推广以及提高黄精经济效益等关键难题,提出专业的指导建议。

随后,专家组赴九华乡考察国家储备林项目林下经济发展地块,并针对低产毛竹改造及林下种植黄精、三叶青等中药材的技术要求,与项目主管单位进行了探讨、指导。刘本同正高级工程师建议:一是选择地势较为平缓,林分郁闭度在50%左右,土壤疏松、肥力较高、保水功能较好的壤土或沙壤土作为种植基地;二是黄精以根茎繁殖为好,三叶青则以袋装容器繁殖为好;三是管理中要做到保持土壤湿润而不积水,施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及时清除杂草等。最后,对后续在建设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技术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人往基层走、资源往基层投、政策向基层倾斜。此次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实现了科普资源的精准下沉,科技与经济的有效融合,对柯城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专家组也表示后续会为柯城区林业产业的生产发展提供跟踪指导,相信该活动将持续助推柯城人民在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上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