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通用政策#养老服务业务办理#养老服务行业管理信息
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051/2023-0048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民政局 成文日期: 2023-01-19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051/2023-00487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民政局

  • 成文日期:

    2023-01-19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锚定“共同富裕” 构筑柯城养老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3-01-19 15: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民政局

信息来源:

分享:

浙里康养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大举措,是推进共富的突破性抓手。今年以来,柯城区民政局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发展战略,突出创新引领、项目建设、精准高效服务,城乡养老服务体系进一步均衡完善,养老服务基础进一步夯实,养老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加快推动浙里康养各项工作集成落地,持续推动辖区老年人享有有保障有质量有活力的幸福生活。

一、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突出抓组织引领,汇聚养老服务合力。一是区级层面,建立柯城区“浙里康养”工作领导小组和推进办长效运营机制,由分管副区长统筹协调,下设综合协调、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持体系、老龄产业发展、老年友好社会6个组。相关职能部门全程参与、服务前移,严格实行“周进度、月跟踪、季通报”制度。二是乡街村社层面,把街道党(工)委书记、社区党组织书记作为工作落实的第一责任人,夯实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工作基础,注重把文化、卫生、老干部等部门干部吸纳为社区养老机构兼职委员,构建“社区唱主角、志愿者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联动服务体系,为老年人提供文体娱乐、健康体检等服务。三是养老行业层面,我们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与第三方养老服务企业联合建立党支部,为全区10.9万60岁及以上老年人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一体化发展。目前,我们柯城与衢职院先行建立了养老服务“康乐满衢”党建联建,放大“党建共进、事务共商、制度共创、服务共推、成果共享”的联建优势,把养老服务打造成群众满意、党委放心的民心工程。

(二)突出抓改革引领,促进养老服务提能增效。一是创新政策制度。因地制宜,制定《柯城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奖励实施办法》、《柯城区养老积分补贴工作实施办法》和《柯城区乡镇(街道)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考核办法》等政策,从项目保障、普惠服务和运行考核等方面为养老项目的建设和后续运营提供了政策依据和保障,2020-2021年累计兑现政策红利9851万元。二是探索养老服务“爱心卡”新模式。成功争取省级爱心卡试点项目,设定三类爱心卡发放对象,引入“爱心分”的概念,创新家庭出一点、社会捐一点、集体担一点、财政投一点新模式,确定17项服务清单,制定形成服务企业“白名单”和准入退出规则,率先为全市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爱心卡”系统标准版,让养老服务真正落地落实。三是强化人才保障。实施养老护理员人才计划,加强人才培育,推行与衢职院“校地合作”,出台“养老人才十条”激励政策,对在柯城区养老服务机构专职从事养老护理工作的毕业生,给予4-5万元就业奖补,取得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分类给予1000-5500元补贴等;择优聘为职院养老专业毕业生为社会组织负责人或养老机构负责人。鼓励师生成立康养服务公司,扶持孵化师生创业项目,孵化成功的给予导师每个项目5000元补贴。

(三)突出抓项目建设,推进养老服务均衡完善。抓项目就是抓发展、争项目就是争位次,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提升养老格局。

柯城区民政局会同浙江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柯城区养老设施布局专项规划》及中长期展望,打造“康养联合体+示范型智慧居家中心+未来社区(乡村)养老场景”三级居家养老服务网格、“政府+国资+专业团队”三方参与运行的公办养老机构体系,建成后将形成城市与农村一体、机构与居家均衡的“15分钟”幸福颐养生活圈。二是坚持机构兜底,提升护理能力。累计投资2.6亿元,高标准新建1家区级福利院、迁建2家敬老院(航埠、石梁);保留提升3家敬老院(九华、沟溪、华墅)。新建柯城区社会福利院,用地33.81亩建成床位500张,年底资产移交乡村振兴公司,与物产中大金石集团谈判运营事宜。迁建航埠镇敬老院,位于长泽街村(邻近柯城区第二人民医院),用地面积20亩,建成床位350张,2023年初投入运行。迁建石梁镇敬老院项目已完成前期初步设计。累计新增专业护理养老床位1010张,能较好的满足辖区老人专业护理需求。三是坚持居家整合,提升服务水平。投资4.8亿元打造“10+25+N”的居家养老服务格局,即在信安、衢化、万田3家康养联合体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升级新新、荷花等7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逐步推进康养结合、日间照料与中短期托养嵌入式发展;提升25家中心村(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配套较高水平的日间照料服务设施,配建老年食堂;完成46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打造“万田乡上下蒋村乡村生活馆”、“白云街道白云未来社区乐龄生活馆”、“沟溪乡余东村智慧养老大脑”等一系列养老服务小场景。

(四)突出抓数字赋能,精准智慧守护。一是城乡一体,养老服务均衡发展。“老来伴1.0”满足城区养老服务需求,依托“老来伴”智慧养老应用,老年人及其家属可向附近乡镇(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中心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预约,就近就便享受助餐服务,目前累计为辖区内2448名老人提供助餐81016人次;同时“老来伴2.0”解决山区养老难题,从网格小食堂助餐(在乡镇(街道)和中心村(社区)老年食堂的基础上,根据结合山区老人居住分散、食堂建设送餐成本较高的实际,采取家庭互助小食堂模式,解决偏远山区自然村老年人的助餐刚需)、柯医上门助医等方面着手,在七里、九华等乡镇先行先试,已建设七里三村、杨坞村等4家网格小食堂惠及山区老人47名,已组建专业医疗援老护理团队15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200余次。二是精准画像,服务需求实时感知。依托老来伴系统2.0版开展老年人“精准画像”,委托区医共体对照《浙江省长期护理保障失能等级评估规范》,由“1名医师+1名护士”的专业评估小组完成10.8万名老年人的自理能力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和画像分析,精准分析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三是安居守护,居家安全实时监管。根据老人的作息情况、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分析,定制个性化数据模型和智能化的设施设备,遇突发预警情况,能即时联系亲属、监护人、社工、网格员,实现网格、村(社)、乡(镇街)5分钟三级联动响应,实时守护老人安全,让老人安心、家人放心、村社省心。在柯城区信安街道、府山街道已启动70周岁以上独居老年人家庭门磁安装350余户。

二、下步思路和计划

下一步,我们将精准把握“浙里康养”建设工作重点,对标省市赛道,让康养服务触手可及。一是更加突出多方助力。整合提升现有敬老院,通过资产整合、国资管理、公开招商,实施公建民营,培育本地养老服务企业向品牌化、连锁化、集团化发展,大力引导物产中大金石集团等专业大型国有企业参与柯城区养老机构运营。二是更加突出持续作为。高质量快速推进项目建设,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民生项目,在“两个先行”中贡献民政力量,展现民政担当。三是更加突出试点先行。落细落实现代社区“一老一小”优质服务提升和养老服务“爱心卡”试点,探索“校地合作”模式,打造“浙里康养”柯城“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