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307671925H/2022-6909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市场监督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2-07-21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307671925H/2022-69094
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07-21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09-16 18: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市场监管局
信息来源:
2022年柯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计划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决策部署,全面压实工作责任,健全风险闭环管控机制,加快“两专”监管队伍建设,确保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不发生进口冷链食品“物传人”事件、不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舆情,确保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示范区作出更大贡献,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深化责任落实,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体系
1.压实属地管理责任。进一步强化乡镇(街道)领导干部食品药品安全党政责任制落实,完善乡镇(街道)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继续推进基层食(药)安办分级分类管理,实现全区乡镇(街道)食安办三星级全覆盖,新增五星级1家、四星级1家。(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各乡镇<街道>)推进“双安双创”,继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做好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区动态跟踪评价。(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其他区食药安委成员单位)
2.强化部门责任落实。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要求,深化监管部门责任落实,细化制定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开展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设“八大攻坚行动”阶段性总结。加强监管部门协同配合,常态化开展重要信息数据共享、重大问题联合督办、区域性风险隐患联合研判等工作。(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
3.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持续开展“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年”活动,每年组织1场企业负责人履责报告会。梳理制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三张清单”,厘清监管部门监管措施清单、生产单位主体责任清单及风险隐患清单。食品生产企业自查报告率,主要负责人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考核覆盖率、合格率均达到100%。(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强化信用监管,落实食品销售风险分级与双随机检查联动机制,积极推进农产品生产主体信用体系建设,实现除食用农产品以外的食品销售经营者100%风险靶向监管。组织“评信”“用信”工作,实行农产品生产主体分级分类监管。(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推动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体系建设,加强规上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培训。(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商务局>)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领域信用监管建设,及时上报监管信息。(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二、深化数字化改革,完善精密智控体系
4.加强冷链食品和药品管控。落实冷链物防“1410”工作体系,以“浙食(冷)链”为平台,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常态化开展巡查检查,筑牢数字化管控、集中监管仓、省际检查站、核酸检查站等“四道防线”。在对进口冷链食品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向国产冷链食品延伸,其中“浙冷链”赋码率、扫码率保持在99.5%以上。严格落实首站责任制、快惩严处制、举报投诉制等冷链物防“十项制度”,加强第三方冷库、首站经营者等重点对象监管,落实“三专”要求,加大对走私冻品、拆换包装冒充国产冷链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卫健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各乡镇<街道>)推动药品安全智慧监管“黑匣子”提质扩面,督促企业做好系统迭代升级、专网贯通等工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5.贯通应用“浙食链”系统。深度运用“浙食链”各功能模块,实现在产食品生产企业“阳光工厂”全覆盖,积极推动商超销售的浙产预包装食品全赋码,提升浙产食品辨识度。新增7家农贸市场和5家大型食品批发企业、校园食品配送中心上链,推进“三衢味”品牌与“浙食链”对接。(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供销社、区教育局)推行“CCP智控”应用,强化物联感知、智能识别等数字化手段运用,建成4家应用“阳光工厂2.0”场景实施CCP风险监管的食品生产企业。(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落实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为载体的“市场准入查验”机制,对接“浙农码”“浙土码”等系统,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贯通。(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
6.深化“阳光餐饮”建设。落实《浙江省电子商务条例》、《浙江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店小食杂店和食品摊贩管理规定》,推进“浙江外卖在线”应用,实现“外卖封签”“阳光厨房”基本全覆盖。强化疫情集中隔离点供餐保障。“阳光餐饮街区”区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推进校园食品安全“智治”,中小学校和二级(含)以上幼儿园基本建成智能“阳光厨房”,校外供餐单位100%通过HACCP或ISO22000体系认证。(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
三、深化重点领域监管,加强食药安全全程监管
7.加强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开展“亚运会”安全护航行动,按照“高标准、高安全、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治理体系等。加强亚运会食材供应商监督检查,开展餐饮业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开展含兴奋剂药品和特殊药品的专项整治,着重做好零售环节含兴奋剂药品监管工作。(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8.加强食用农产品源头管控。继续推进耕地土壤污染源防治工作。(责任单位:柯城生态环境分局)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浙农优品”数字化应用在全区规模追溯主体和农资经营店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认真落实粮食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农业农村局)加强部门协同,着力解决粮食重金属污染、真菌毒素污染、霉变、农药残留超标等质量安全问题。(责任单位:柯城生态环境分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改局)
9.加强重点领域管控。持续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食用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食品安全“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等专项行动。(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卫健局、各乡镇<街道>)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现中小学幼儿园落实学校相关负责人陪餐制度和学校食品安全自查制100%、学校建立食品安全应急管理和突发事故报告制度100%、学校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品牌超市校园入驻率100%。(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市场监管局)继续加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管,实现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100%接入浙江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智能监管系统。(责任单位:区卫健局)推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责任单位:区住建局)加强旅游景区、养老机构等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单位:区文旅体局、区民政局、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网络药品销售、儿童用妆“金盾护童”、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医疗美容药械等专项整治行动。(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卫健局)
10.严厉打击食药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开展“铁拳”“2022昆仑”“药剑”等专项行动,推进部门联动,力争查处大案要案有突破,严格落实“处罚到人”要求。(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加强冷链食品运输车辆核验查控。(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区交通运输局)加大农产品违禁药物和常规药物严重超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野生动物违法违规交易行为。(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区林业局)深化行刑衔接,推进跨部门证据互认和案件移送,推进监管部门和公安部门常态化信息互通共享。(责任单位: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卫健局)推进落实食用农产品乡镇网格化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四、深化闭环管理,健全食药安全风险防控体系
11.加大风险预警交流。按照“抽、检、处、研、控”一体化建设要求,健全区、乡镇(街道)风险预警交流网络,进一步提升区域风险预警能力,基层食品安全抽检规范化能力建设区域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各乡镇<街道>)加大抽检监测力度,市场监管环节食品监督抽检量达到900批次以上,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定量监测量达到1-1.5批次/千人,林产品质量监测40批次以上,卫健年风险监测食品样本量1件/千人。(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区卫健局)国家基本药物抽检15批次,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加大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会商交流频次,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责任单位:区卫健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局、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发区公安分局)
12.提升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应用集重大任务保障、安全突发事件和事故处置等功能的应急处置平台。根据《衢州市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21版),规范突发事件信息报送机制,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组织食源性事件应急处置和信息报送规范化流程分级培训,全面提高应急处置工作质量。(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
五、深化产业帮扶,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13.持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电子许可证“一码聚合”应用功能,整合食品安全业务相关的信息系统或应用场景,实现消费侧、企业侧、监管侧功能“码”上通办。加大“聚合二维码”应用的宣贯培训,实现新版许可电子证书覆盖率80%以上,聚合码扫码应用率达到50%以上。推进食品经营准入准营“一件事”改革,推动餐饮行业、食品销售证照集成办理。(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大数据中心)
14.推进产业集聚。推行农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体系,引导主体自愿申报标准化生产绩效评价,推动地方标准、团体标准等转化应用,提升农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启动食品小作坊“五化”建设,建成实施“5S”现场管理的小作坊14家,打造非遗文化传承的精品小作坊6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推进铁皮石斛、灵芝、山茱萸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食药物质”管理试点。(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经信局<商务局>、区卫健局)
15.强化品牌赋能。推进“品字标”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建设,打造美丽牧场1个,持续推进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新增绿色产品认证3个。(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推进农批市场食品安全规范化建设,开展食品超市示范创建活动。打造化妆品示范商场3家、示范经营单位10家。(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
六、提升基层监管能力,推进社会多元共治
16.推进“两专”监管队伍建设。实施“强队砺剑”“雄鹰蓝鹰”工程,提高执法人员办案能力水平。加大承检机构工作质量集中统筹管理和全覆盖抽查考核。开展食品安全基层协管人员、冷链食品物防管理人员、食品承检机构培训考核。配合市局开展药品检查“1555”能力提升工程。(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推进落实食用农产品乡镇网格化监管机制。(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17.推动企业管控能力提升。组织线上食品安全培训考核和监督抽考,实现获证餐饮企业人员食品安全培训全覆盖、中型以上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监督抽考全覆盖。开展“阳光餐饮街区”管理主体培训。推动规上企业加大投入,建立完善HACCP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农产品合格证、追溯、监测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抓好乡镇农技员、农业主体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更新培训工作。(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18.营造宣传良好氛围。常态化开展“四个你我”活动,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药品安全用药月”等宣传活动,充实食品安全专家咨询组、公益宣讲团队伍。广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引导师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委相关成员单位)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谣言监测及处置办法,有效处置网络谣言。(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市场监管局)推进食品科普基地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参与科普基地建设,组织“科普+安全”知识竞赛活动。(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加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推进力度,中小学及幼儿园食堂、养老机构、农村集体家宴、农贸市场等重点领域参保比例达到100%,完善“事前事中事后”服务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队伍等建设。(责任单位:区食药安办、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金融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