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22 16:42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营商办
信息来源:
杜跃进代表:
你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构建“保姆式”涉企服务体制机制的建议》(第64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办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彻底扭转对企业与政府管理关系的认识”的建议
去年以来,我们按照优化营商环境破除“中梗阻”“下梗阻”的工作要求,深入推进营商环境“清障”行动,牢固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意识,提高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一是聚焦制度建设,建好“三个机制”。建立“清障”行动领导小组和专项督导组,成立营商环境专班,形成“领导小组+工作专班+督导组”组织运行架构,建立问题快速启动处置机制。充分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巡回指导组力量,加强对各单位“清障”行动开展的指导督促,确保问题整改精准高效。充分发挥区营商专班“中台”作用,汇集企业社区服务大走访、营商环境热线、营商服务专窗、营商环境监督员等多渠道反映的企业诉求,建立“问题池”。开展营商环境“清障”百日攻坚行动,实现清单化闭环管理,形成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典型案例。二是着力统筹协调,抓好“三个到位”。动员部署到位,第一时间召开“清障”行动推进会,配套出台工作方案。问题查摆到位。组织全区各个部门开展问题查摆,通过每季度通报一批正反面典型案例,对工作推进有力的集体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对工作推进不力、造成一定后果的集体和个人,以区委区政府亮牌机制进行通报,情节严重的予以纪委约谈或问责处理,全区各部门共完成问题整改78个,实现了一次营商环境的“刮骨疗伤”。舆论宣传到位。通过《今日柯城》、运动柯城APP、营商办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公开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投诉举报热线;充分发挥驻企服务员驻企优势,积极引导企业广泛参与,形成线上+线下的舆论宣传格局。三是聚焦社会参与,开辟“三条路径”。设立“一个服务专窗”。对问题意见实行受理、交办、反馈、评价闭环化管理。活动开展以来,区营商办共跟进有效线索91条,下发交办单52份,提醒函10份,实现问题整改全流程跟进,闭环化处理。创新“一项会议模式”,区营商办将问题线索收集方式从“等问题上门”变为“上门找问题”。主动走进我区各商会、行业协会等企业组织,通过营商环境恳谈会等形式收集企业的合理意见,畅通小微企业经营主体问题反映渠道。组建“一支监督员队伍”。面向社会各界公开选聘营商环境监督员,深入企业一线开展监督检查,倒逼政务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形成人人都为营商环境做贡献的常态长效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营商环境“清障”行动,持续清除阻碍破坏营商环境的各类因素。一是主动排查曝光。充分发挥营商环境监督员作用,将监督触角向全社会延伸,每季度梳理一批正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和曝光。同时以“我为营商环境监督献一策”等活动,开展监督员内部互学互看互比活动,激发监督员工作积极性。二是加强各方联动。创新设计载体,建立政企沟通圆桌例会等机制,让社会、企业和部门联动起来,变部门单向推动为社会、企业、部门联动推进“清障”行动,解决企业面上的难点、痛点问题。三是深入基层企业。常态化走访商会、协会及相关企业,深化“亲清直通车”活动,将营商环境恳谈会开到商会、企业内部,倾听企业心声,对收集问题“一对一”交办及后续落实回访闭环化处理。
二、关于“全方位提供‘保姆式’服务”的建议
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服务企业各项工作精神,围绕“政府紧跟企业”“好时不扰、难时出手”的工作原则,做细做实企业社区化网格化服务工作和招商引资项目服务工作。一是建立企业社区化网格化服务工作机制。制定并下发《柯城区企业服务工作机制方案》,核定全区359家重点企业,并根据空间布局划分为21个社区49个网格,实行领导挂帅、部门挂联,服务企业全覆盖。组建工作专班,强化服务企业问题办理全流程闭环化管理督查,严格落实问题建档销号、问题解决台账、“工分”申报、抽查回访等制度。通报督考各挂联部门问题办理进度,实现服务制度规范化、问题办理流程化, 2021年累计收集企业提出的问题诉求130个,累计已解决问题123个,办结率94.6%。二是建立个性化服务企业机制。根据党史学习“我为企业解难题”相关要求,把握企业发展需要,联合人社、司法、税务等职能部门组建金融、人力资源、法律等10个专业服务小分队提供专业服务,针对性解决企业发展问题。开展服务企业专场活动,面向各类企业组织专场招聘会、法律咨询、税务咨询、银行金融等不同主题的助企专场活动,推动部门下沉服务企业,满足不同企业的个性化需求。三是建立项目落地服务推进机制。区招商投资促进中心确认为有效信息的项目,根据产业类别转交给对应的分管区领导负责,由拟落地平台或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跟进、对接、洽谈,驻点招商组落实专人配合项目跟踪服务。定为重点跟踪信息的项目和纳入区主要领导挂联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成立专班,跟踪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完善企业社区化网格化服务工作机制,深入推动资源向一线倾斜、服务向一线集中、管理向一线延伸,构建企业服务数字化工作体系。一是打造服务企业标杆社区。以综合问题办理率、企业满意度、工作创新亮点、信息报送等指标流动评比晾晒,提高驻企服务荣誉感,面向全区推广优秀社区经验做法,解决服务企业跨部门协同难、部门履职单体化等问题。二是常态化开展部门专场实践活动。通过“专班组织、社区承办”打造服务企业的招牌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企业获得感,活动成效纳入部门考核,作为标杆社区网格的评定依据。三是推广应用服务企业云上社区。将线下服务企业模式转换为线上可视化流程,形成智能化、一站化、链条化的服务企业生态,提升企业问题处理反馈效率。
三、关于“以企业是主角的理念和保姆式服务的要求,进行制度设计创新,大刀阔斧改革体制机制,出台管理举措,进行考核奖罚”的建议
我们紧紧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市的目标,充分发挥数字化改革先行优势,不断创新改革、深化服务。一是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改革。推行“收办分离”改革,依托政务服务中台,政务服务事项统一收件、精准分发至对应的审批系统,实现“一站式”办结,有效破解多网申报、多系统受理、多次录入问题,切实推动群众企业办事由“找属地”“找部门”转为“找政府”。 二是上线“一件事”联办服务。通过数据共享简化材料表单,推进业务流程优化、多部门高效协同,实现“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办结”,推动部门政府转变为整体政府。目前已上线运行企业开办等85项“一件事”联办服务。三是优化完善“政企通”政策兑现平台。坚持机制集成、服务集成、政策集成,推动政策在线兑付、服务在线兑现等应用。截至2021年12月,共上线惠企政策 224 条,惠企政策上线量居全市第一,累计落实兑现惠企政策资金 7.03 亿元,受惠主体6836个。四是设立企业服务线下专区。按照一体化涉企服务理念,综合发改、经信等16个部门相关职能,为企业提供涉企咨询、开办、审批、注销及政策兑现、信用核查、诉求督办等全方位全流程服务。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创新涉企服务,抓好智能化、数字化服务能力建设,让更多企业享受改革红利。一是探索实践“跨省通办”改革。加强与周边省份区县的对接,逐步扩大“跨省通办”实施范围,辐射性铺设“跨省通办”数字高速,推动实现四省边际城市企业一般事项异地便捷可办。二是深入推进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按照数字化改革多跨协同的理念,完善全生命周期的全链条、动态化、数字化的服务模式,推动更多跨部门、多环节的企业高频办理事项的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三是建设无感服务综合体。以新政务大厅搬迁为契机,通过数字赋能智慧化大厅建设,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推出“无感申办”智慧服务,进一步提升企业办事体验。
对上述办理情况的意见,请代表填写征询意见表,寄给区政府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及我单位。
感谢你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我区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柯城区营商环境建设办公室
2022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