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21N/2022-74800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 成文日期: 2022-08-22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21N/2022-74800

  •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 发布机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

  • 成文日期:

    2022-08-22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城区人社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08-22 08:4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人社局

分享:

2022年以来,我局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在区委区政府坚强领导下和省市人社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紧紧围绕“六稳”“六保”目标任务,聚焦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及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设,服务大局、苦干实干、奋勇争先,交出了一份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答卷。

现将我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谋划情况总结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稳字当头,就业形式持续向好

截至2022年6月底,全区城镇新增就业2634人,公益性岗位在岗954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指数98.53,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0万元。新增就业人数及增长率目前全市2名。一是建立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由1名服务专员服务1家重点企业和6家样本企业,对我区350家企业定期开展用工调查。今年以来累计帮助企业招工1565人。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引才桥梁。深入推进校企合作,对接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技术学校并邀请至泓芯半导体等企业进行合作座谈。承办“2022衢州-杭州人才周”招聘直播带岗活动,组织39家单位参加,提供岗位231个,持续2小时的招聘直播吸引近5万人次在线围观,互动点赞量达4000余人次,其中百余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三是扎实推进高质量就业专项工程。截至6月底,累计创建高质量就业社区(村)90个。通过本地招聘、赴外招聘、线上招聘等举措实现劳动力供需对接,共举办招聘会14场,累计在贵州、云南、四川、陕西等地建立“劳务工作站”8个。实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帮扶,积极发挥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作用,联合区农业农村局、残联、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开发公益性岗位954个。四是着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打造社区(村)智慧“就业e站”,2022年累计帮扶重点群体3735人,2547人帮扶后实现就业。五是落实落细省市区一揽子惠企政策。按照省市区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开展延长2021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受理期限、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小微企业新招用高校毕业生就业社保补贴等惠企政策,截至6月底通过失业保险基金、就业补助资金共兑现惠企补贴3785.81万元,惠及各类企业1.1万家次,超额完成3160万元的预计任务。

(二)精准发力,社会保障根基不断巩固

一是顺利完成“国统”系统上线切换。通过专班化运作,开展线上线下全域宣传,编制经办口径与问答指南,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充分做好系统上线切换前期准备和经办服务工作,实现了系统切换平稳、有序的工作目标,停机期间预受理业务447件已全部“清零”,办结率达100%,圆满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是落实社保缓缴助企纾困解难。截至6月底,共有47家企业申请阶段性缓缴社保费,累计缓缴金额约140万,切实帮助我区企业纾困。三是兜牢兜实民生底线。上半年全区户籍人口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为99.79%,稳居全市前列;月均发放各项待遇合计金额约1.62亿元,惠及全区9.1万人;做好城居保待遇调整测算及方案确定工作;加强新业态、超龄人员等单独工伤保险参保宣传及认定工作,新业态单工伤累计参保132人,超龄人员单独工伤参保1710人,认定超龄人员工伤11人。四是全力做好被征地联审工作。每月定期召集资规、财政、农业农村、公安等有关部门召开联席会议,目前已开展5批联审,审批通过467人。五是落实风险防控机制。深入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累计开展关键业务内控抽查6500余笔,核查疑点数据600余条,追缴违规领取待遇人员65人次,追回违规领取待遇30.47万元,追偿代理立案2起,不断筑牢事前预防、事中监控、事后处置“三道防线”。

(三) 靶向施策,人事人才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人才招引量质齐升。今年来通过院校招聘、线上招聘、外出引才等渠道引进各类人才60人,其中研究生25人,“双一流”高校本科生8人。开展区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招录160人,共吸引3738人报名,目前处于体检阶段。共组织公开招聘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1次,公开招聘保育员1次,赴衢州学院、提前批招聘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共选聘了79名幼儿园劳动合同制教师,64名幼儿园保育员。二是高端人才亮点突出。高层次人才项目申报实现“零突破”,国家海外引才计划创业人才项目申报1人,目前顺利通过市级、省级审核;积极推进博士后工作站建设,目前中巨芯科技有限公司与浙江大学确定建站,正在走建站流程。三是技能人才持续壮大。切实发挥技能竞赛对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促进作用,为企业职工打通职业技能等级晋升的双通道。5月起,我区第十一届职工职业技能竞赛正式启动,比赛项目包括了茶艺师、餐厅服务员、家政服务员(母婴护理员)等8个职业(工种)10个项目,共有754名选手参赛,选拔高技能人才515名,形成浓厚的比学赶超氛围。四是人事管理规范推进。今年2月,我区根据上级部署和要求,参照省实施方案模板,制定了初步实施方案和风险舆情防控预案,经市级组织人事部门及省实施协调小组审核、完善。同时,与周边县(市、区)多次商讨,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操作细则。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已经区委组织部部务会议和区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待区委常委会讨论决定。

(四)多措并举,和谐劳动关系提质扩面

一是持续开展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加强劳动争议源头预防,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企业劳动用工法律体检70余家,促进企业的用工规范;对劳动争议高发的劳务派遣企业开展年检工作,目前已对近20家企业进行了年检;开展劳动关系协调员网络课程培训,共培训90余人,取得资格证书33名,为我区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劳动关系协调人员。二是全力推进治欠保支工作。依托治欠实体专班,大力推进部门协作,全面落实治欠保支工作。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全区面上劳资纠纷数量增多,为强化纠纷摸排,开展劳动密集型企业、制造业企业用工检查工作,提早化解,及时防范。三是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六项制度落实整治工作。针对全区范围内在建工程项目六项制度落实情况、实名制管理情况等开展深入检查,累计开展了百余次检查。同时将全区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金落实制度与农民工工资专户分账管理相互结合,基本实现农民工工资支付履约保证金“一项目、一落实”,切实维护了农民工劳动报酬合法权益。四是稳步推进柯城区“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初步划转各类事项83项,依托执法改革,建立健全投诉举报受理、违法线索处置移送等机制,为综合执法部门和乡镇(街道)开展执法活动提供专业支撑,严格按职责落实监管执法责任。

二、特色亮点工作

(一)一线抗疫彰显人社担当。上半年疫情期间,我局90余名党员干部、志愿者冲锋上阵,活跃在“疫”线的各个战场。累计协助3个社区开展核酸检测样本采集4万余人次,门岗执勤总时长约700小时,上门为163户居民运送生活物资;8名同志参与转运密接人员11车次共计180余人,转运时长达140多小时。两次连夜支援黄家街道,30余名党员、志愿者协助街道顺利完成信息流调、核酸采样等任务,人社铁军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二)打造“智慧e站”帮扶重点群体就业。依托“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用场景,打造社区(村)智慧“就业e站”,升级“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实现重点群体摸排、自助求职招聘、岗位精准推送、线上学习培训等服务提升,将智慧就业服务向群众“家门口”延伸。目前已建有较为成熟的信安街道书院社区示范点,并拟在其他合适村社建设智慧“就业e站”。2022年累计帮扶重点群体3735人,2547人帮扶后实现就业。

(三)筹建“零工之家”促进灵活就业增收。为全面深入了解灵活就业人员就业需求,及时提供就业信息,推动实现就业以及更好地保障劳动者权益,选址双港街道、信安街道等零工聚集处搭建“零工之家”。自6月柯城区“零工之家”投入运营以来,已推荐60余人给企业及灵活用工个体,后续将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优化零工市场就业服务,争取将打造成“用工放心、就业安心、群众省心”的灵活就业人员用工务工平台。

(四)推广“创业带头人”应用扶持创业致富。通过联合其他部门座谈、开展优秀村集体项目走访、明确项目评分标准等方式积极推广“山区26县共同富裕创业带头人”服务应用,并做好迭代升级,目前平台用户2194人,服务创业带头人924人。自4月下旬上线以来,带动村播、家装工、整房员等特色劳务品牌项目就业112人,其中通过培训上岗36人,实现增收26万元。

(五)高质量完成“浙派工匠”民生实事。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扎实推进“浙派工匠”民生实事项目。截至6月30日,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0029人,完成进度106.69%;新增技能人才4260人,完成率202.85%,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1477人,完成进度134.27%,全面完成“浙派工匠”民生实事任务。目前,柯城、衢江、常山三地均已100%完成目标任务。

三、存在的不足

(一)招工引才“引力”不够。在招工方面,我区外出开展劳务协作时,发现人力资源跨区域合作吸引力有限,外地务工人员考虑到工资待遇、生活成本、离家距离等问题,往往优先选择在当地或其他待遇薪酬更高的地区就业,来衢就业人员也存在“留不住”的情况。如浙江泓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今年以来招引省外新员工100人,现已流失20人。在引才方面,由于全区高新科技企业少,人才政策相比沿海发达地区又无优势,同样存在吸引力不够的问题,如卫生系统在公开招聘及人才引进中,临床医师、麻醉医师、放射医生等岗位尽管已经放宽年龄要求、降低开考比例,但仍因无人报考多次核销岗位。2022年2月份计划人才引进58人,最后只招到12人,46个岗位空缺;2022年6月份计划公开招聘110人,因报名人数不足开考比例,核减岗位21人。

(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提标扩面压力大。在提标方面,由于今年来的经济不景气,企业都以最低缴费基数参保,导致缴费基数夯实率不高。在扩面方面,此数据主要是考核辖区企业全年净增参保人员,由于受疫情影响,导致企业经营困难、用工不稳等现状。今年一季度参保人数实际减少172人,截至5月底数据为净增814人,离省厅2022年任务一市两区新增企业职工参保人数任务为1.19万人的考核目前差距仍较大。

(三)基金运管压力大。在基金运行方面,失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下降,2022年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及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预计将兑现3600余万元,所有政策兑现后失业保险基金支撑能力明显下降,低于12个月支付能力将影响2023年部分失业保险基金项目支付。在基金监管方面,存在基金违规领取追缴难,目前相关政策对违规领取待遇在追缴主体和追缴程序方面的规定还不完善,遇到违规领取待遇本人不配合处理、待遇领取人员死亡等原因,经办机构及行政机关追缴待遇就相当困难。

(四)劳动纠纷调处压力增加。受疫情影响和“两城”职能划分调整,劳动纠纷案件体量增加明显。2021年1-6月,共处理欠薪案件328件,涉及人数1351人,涉及金额1382.7979万元。受理案件数同比上升10.1%,涉及人数涉及人数同比上升81.5%;受理劳动争议案件284起,同比增长132.79 %。尤其在物流业、服务业及装修公司中,存在劳动关系不明确,用工工作量难以核实等问题,给调处带来了很大困难。

四、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我们将以“保三争二拼第一”为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市区的决策部署,为加快推动柯城区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提供人社力量。

(一)实现作风建设新常态。认真落实市委“六治六提”和区委“六比六晒”作风建设行动部署要求,持续深入开展我局“六比六晒六强”作风建设活动,全面清理、整治干部队伍中存在的“庸、 懒、散、慢、推、拖”等作风突出问题,锻造一支政治意识强、争先意识强、服务意识强、学习能力强、业务水平强、规矩意识强的高素质铁军队伍。

(二)大力实施稳就业惠民生攻坚行动。加快落实人社领域各项助企纾困政策,与上级部门做好政策及资金对接,确保各项好政策、利民惠民政策在柯城落地。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山区26县高质量就业创业,精准开展困难人员就业帮扶和失业人员兜底保障,进一步强化就业指导服务,结合“一对一”服务企业制度,加强就业形势监测分析和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切实稳住就业基本盘。

(三)推动社保制度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着力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扩面提标,切实提高缴费基数夯实率,稳步提升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对共同富裕的兜底保障作用。配合做好工伤保险省级统筹工作,全面加强社保基金监管,守护好老百姓的每一分“养老钱”。

(四)扎实推进人社领域数字化改革。在全力推进“山区26县共同富裕创业带头人服务”应用落地见效取得实效的同时,重点聚焦群众企业办事堵点、难点问题积极谋划一批如“工薪保”等便民利民应用场景,为省厅每月一次的特色应用场景在线路演储备一批特色项目,为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加力。

(五)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要坚持“双维护”理念,持续推进“和谐同行”三年行动计划,切实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持续深化“浙江无欠薪”行动,全力做好国务院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工作。探索建立我区劳动关系共享服务中心,建立一批具有示范引领力的劳动关系和谐园区。

(六)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改革工作。严格落实上级部门关于职员等级晋升制度相关部署会议精神要求,稳妥有序完成首次晋升工作,同时进一步完善工作程序,规范运行,并加强正面宣传,确保把好事办好。

(七)着力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继续做好劳动关系、信访维稳、根治欠薪、社保基金安全、疫情防控等领域风险防范,加强人社领域舆情引导,坚决守住风险防范底线,确保不发生影响社会稳定的重大群体性事件、极端个人事件和重大舆情事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