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871W/2022-767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水利局 成文日期: 2022-07-14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871W/2022-76714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水利局

  • 成文日期:

    2022-07-14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城区水利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2-07-14 16:0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水利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水利局

分享: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和上级水利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大抓项目、大抓民生”主线,围绕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任务,以构建“柯城水网”为基础,全力保安全、稳增长、惠民生、利长远,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争当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贡献水利力量。现将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2年,我局克服“3.13”疫情、“6.20”汛情等不利影响,创新开展水利项目“提质增速、除险保安”攻坚行动,疏通项目推进堵点、难点,全年计划投资9.3亿元,1-6月实现水利投资5.7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1.83%,同比增长91.67%;争取省级以上资金50655万元(包括中央资金5812万元),较2021年增长105%。

(一)重大水利项目提速推进。一是寺桥水库工程有序推进。项目总投资23.5122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5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2.694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53.9%,累计取得省级专项资金5.54亿元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6亿元。其中,花木线还建工路保通道路钢便桥已完成内部验收,主体控制性工程大源山隧道出口已完成明挖施工,大管棚超前支护作业已完成,其余工作有序推进中,确保七里等地在水库淹没后正常通行。项目主体工程水利部分导流洞上游工作面已完成明挖工程及洞口支护,洞方暗挖出渣道路已完工;上坝公路部分已进场施工。农村移民已全部完成房屋安置、拆除,进入临时过渡安置,社保缴纳、坟墓迁移政策处理等工作已完成。用地报批调整后已完成区级组件上报市级。二是常山港治理工程抓紧扫尾。项目总投资9.48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亿元,截至目前已完成投资0.43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左、右岸的水工挡墙及大块石叠砌已完成,主河道基本形成防洪能力;航埠闸站具备排涝能力,在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流量的“6.20”洪水时,以6.0立方米/秒的设计流量全力运行,成功将内河水位保持在69.3米,低于常山港洪峰水位0.9米。同时,左岸沟溪、高塘、严村、河东、右岸河西段的坡面绿化及景观节点均已完成,形成水樟清湾、孔氏码头、河东古埠等重要景观节点,让沿江西安高腔、畲族文化、孔氏文化、千年商埠等再焕生机,以“水美乡村”助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三是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建设逐步启动。项目总投资4.03亿元(其中水利项目总投资3.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1.05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52.9%。项目涉及石梁溪、庙源溪、大俱源、关溪、棕仁溪、大候溪、马脑源、余东溪、济源溪等9条溪,其中关溪、马脑源溪、棕仁溪、万田乡水系连通等项目已于2021年先行启动,石室乡水系连通项目已基本完成。预计2023年全面完成项目建设,届时将构建起县域水系大循环、全域水系大贯通的良性运行格局,助力未来乡村建设。

(二)谋划项目前期稳步推进。今年重点抓好3个水利项目前期工作。一是寺桥水库灌区工程。该项目已列入省水利“十四五”规划,拟建成受益面积5万余亩的中型灌区,预计投资8亿元以上。目前,已启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下步将确定项目项建书、可研报告编制单位,待可研批复后再委托相关国资公司进行初步设计和招投标施工。项目计划于2023年底前实施,在寺桥水库建成蓄水前基本完工,实现两大工程有效衔接,第一时间发挥灌溉功能。二是大俱源流域山洪灾害系统整治工程。该项目已列入省水利“十四五”规划,省厅、市局十分重视,要求尽快开展前期工作、尽快开工建设。项目以茗坑口水库扩容为核心,结合乡村振兴对大俱源流域进行系统治理,预计投资10亿以上。已委托寺桥公司先行开展项目前期,目前项建书已批复,进行可研阶段。三是桃源七里水库(水源)工程。该项目拟在七里乡上游区域建设一座小二型水库,建设水厂和供水管网,预计投资1亿元以上,建成后可惠及七里乡7个村5500人口,并为下步旅游业发展提供优质稳定供水保障。目前项建书已批复完成,待可研批复后再委托区属国资推进后续工作。

(三)民生实事项目争先推进。2022年民生实事项目共有18个,其中列入省水利民生实事项目16个(包括水库6座、山塘1座、农业水价综合改革6项、农村饮用水工程3项),区级民生实事项目6个(包括水库3座、山塘2座、中小河流综合整治10公里)。一是筑牢山塘水库安全防线。大力开展6座水库除险加固工程、2座山塘综合整治工程。目前后建垅水库、老鼠垅水库、徐莫垅水库已开工建设,计划9月底前完工;凤山峡水库已完成进度95%左右;龙头水库、翁塘垅水库、马耀塘、周家塘均已完工。二是加强饮用水水质保障。大力开展碗东碗窑、孔家村、坎底村3项农村饮用水提升工程,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7公里,目前均已完成验收,受益人口2800余人。三是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2022年,机埠、堰坝改造提升项目首次纳入民生实事项目,全年完成4个机埠、2个堰坝改造提升,全力构建“倚水兴堰、以堰兴业”格局,提升灌溉用水效率。目前项目均已完工,可满足周边4210亩灌溉需求。四是加快河湖生态修复。目前棕仁溪综合整治已完成47%,预计12月底前完工。

(四)备汛防汛工作全力推进。一是抓深抓透防汛准备工作。建立抓责任落实、抓预案修编、抓物资储备、抓培训演练、抓隐患排查、抓预报预警防汛准备“六抓”体系,督促落实47座水库、129座山塘、43个行政村的85个小流域山洪灾害防御重点自然村安全度汛责任制,及时编制《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预案》、《柯城区山洪灾害防御应急预案》和《柯城区防汛防台抗旱应急预案》,全面开展水旱灾害防御汛前乡级自检和区级抽查,并组织坞口村小流域山洪灾害声光报警应急演练,加强风险隐患排查。二是抓实抓细度汛抢险工作。积极响应防汛I级响应,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推动省市县数据共享纵向贯通,气象、应急、水利、治水办、乡镇(街道)等各部门业务联动横向协同;充分利用“智慧水库”数字化建设成果,提前调度,进行预泄、腾空库容,为洪峰到来做好充分准备。在“6.20”洪水期间,共计发布39条洪水信息,预警短信26058条,对全区在建的6座水库和7座山塘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通过精细调度、科学分洪,成功应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三是抓严抓紧碍洪整治工作。基于日常巡查、卫星图斑核查等工作,采用疏浚、“清四乱”等方式,开展全区妨碍行洪整治,自查发现碍洪问题8处,核查卫星图斑33处,均已消除碍洪影响。

(五)水利管理工作有序推进。一是抓好质量监督及安全管理。坚持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程序、加大工程实体质量监督检查力度、严格工程质量核备和评定、严把工程质量行为监督关口,半年累计受理及审批质监申请项目9个,开展质量监督检查50余次,下发整改通知意见26份,切实保障全区水利工程安全。同时,开展水利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及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筑牢安全防线,有效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二是构建河湖管理“智慧大脑”。依托全区80处24小时水域岸线视频监控、6处漂浮物监测、50根智能界桩震动位移图像抓取、3处红外感应式提醒广播、90套水雨情遥测站、4处智能升降防撞柱、13处闸门智能化控制单元等硬件,实现河湖“四乱”线上查、涉水安全实时管、水源调配远程控,数据化构建河湖健康研判机制,立体化完善防洪预警机制。三是落实水资源管理与水土保持工作。坚持日常监管、专项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加大违法取用水查处力度,规范取用水行为及管理秩序;落实水费减免政策,上半年征收水资源费108543.5元,减免水资源费27135.88元。推进节水型社会创建,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大力开展节水宣传“五进”活动,营造节水氛围。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审批工作,上半年共审批16个项目,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211260.8元,减免298905.01元;扎实开展全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2022年我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3.01平方公里,目前已完成1.96平方公里,占年度任务的65%。

二、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项目推进相对滞后。我区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都由国资公司或乡镇实施,我局抓项目推进缺少抓手,造成项目进度相对滞后。

(二)水利工程管理存在隐患。水利工程特别是山塘水库都建于六、七十年代,大都老旧难管,日常维护压力大,乡镇基层管护力量薄弱,水利工程管理还有不到位的现象。

三、2022年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紧跟政策,细谋划强对接。紧紧围绕“上级政策、民生指向、问题导向、发展方向”要求,持续对接省政府督查激励、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政策、省厅重大项目补助等政策,抢抓政策窗口机遇,营造“班子带头、全局参与”的项目谋划氛围。针对“部分地方年年汛期受淹”情况,加强调查摸底,在除险保安等方面加强项目谋划,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同时,结合柯城“一县一策”运动休闲产业发展以及数字化改革契机,挖掘现有水库、河道潜能,谋划一批重布局、优管理、促共富的水利项目,提点扩面做好项目储备,争取更多资金支持。

(二)专班运行,建机制扩投资。一是造浓大干项目氛围。坚持“项目为王、挂图作战”,落实项目建设“三张清单”,由主要领导负总责,分层分群实施全体干部挂联项目,重大项目由局班子联系,民生项目落实干部具体联系,实行“一周一报表、两周一战报、每月一会商”,做到项目任务“心中有数”、项目进度实时跟踪、项目质量高效管控。二是狠抓在建项目进度。①寺桥水库工程,全年完成形象进度投资5亿元。②常山港治理续建工程,全年完成投资1亿元,2022年实现主体施工完成。③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综合整治项目,全年完成形象进度投资2亿元,计划于2022年7月中旬前全面开工,2023年7月底前基本完成。④民生实事项目建设,9月底前全面完成省级民生实事,12月底前完成中小河流综合整治10公里。三是抓紧推进项目前期。严格落实项目前期攻坚责任制,围绕流域防洪、民生福利、产业开发等主题,做深做细投资8.1亿元寺桥水库灌区工程,开展投资2500万元的桃源七里水库(水源)工程的前期工作,加快投资7.5亿元大俱源小流域山洪灾害系统整治工程的可研报告报批工作,为“十四五”水利投资落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坚持创新,促改革提效能。一是加快小流域山洪预警及应急联动项目开发。充分借鉴已有试点样板及先进地区山洪灾害防御应用经验,迭代优化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与预报预警,逐步延长山洪灾害预见期。二是加快农村饮用水在线监测体系完善。将全区43座千人以下供水站实时水量接入“清洁供水”平台,实现出厂水质、瞬时流量、累计供水等数据闭环管理。三是拓展“智慧水库”覆盖面。在原有11座“智慧水库”基础上,2022年继续开展10座水库数字化提升工作,构建水库安全智能监测网。四是加快取水口取水监测计量标准化建设。按照2023年实现非农业取水口和大中型灌区渠首取水口计量全覆盖的要求,依法推进取水监测计量设施安装运维管理,进一步提升取水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

(四)狠抓安全,筑防线保平安。坚持安全无小事,严格落实安全生产、防汛抗旱等工作预案,结合数字化改革,“线上+线下”推进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持续开展水利建设工地安全隐患、防汛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特别关注隐蔽工程、新开工项目等重点部分,压实各方主体责任,坚决杜绝水利安全事故发生。同时,全面启动水利施工企业安全标化建设,以标准化体系建设推动辖区9家施工企业开展安全生产标化创建,通过建立企业安全生产长效管理机制,使企业人员、设备、环境、管理等处于良好状态,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

(五)党建为本,强队伍提素质。坚持党建统领,深化干部“四维考评”体系,依托“周一夜学”设立水利“两专课堂”,采取“领导带头、人人登台”轮讲和“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聚焦政策解读学习、水利专业技术知识、信息宣传写作等内容,打好“传帮带”“党建进工地”等系列组合拳,激发全体干部“脑勤”“腿勤”进一线谋项目、干项目,以更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科学精神落实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