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679A/2022-6649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 | 2022-06-07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以心脑血管疾病、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这四类疾病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8%,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70%以上,常见的慢性病主要有: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为进一步了解我区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变化趋势,我区于2022年开展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及危险因素流行现状调查,并结合我区人口数据、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文件教育卫生状况、死因慢性病监测等资料,撰写完成了《柯城区2022年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调查报告》,调查结果如下。
一、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重点疾病死因顺位居高不下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区常住人口为528847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6452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64320人,增长13.85%,年平均增长率为1.31%。其中,男性人口为266480人,占50.39%;女性人口为262367人,占49.6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2.87下降为101.57。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柯城区60周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数占全部人口20.64%,老龄人口逐年上升,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2021年报告死亡个案2700例(男性报告死亡个案1541人,女性1159人,男女死亡比为1.33:1),报告粗死亡率为610.95/10万(男性为699.96/10万,女性为522.59/10万),2021年报告婴儿死亡个案10人,婴儿报告死亡率为3.24‰,5岁以下儿童报告死亡个案16人,5岁以下儿童报告死亡率为5.18‰,与2020年浙江省年报数据1.91‰及2.84‰相比,我区均较高。
2021年柯城区居民的前5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心脏病、损伤和中毒、呼吸道疾病,5类疾病死亡率分别为186.68/10万、105.22/10万 、78.52/10万、75.58/10万 、50.23/10万,5种疾病占总死亡数的81.22%,不同性别中均以恶性肿瘤为首位死因,5类疾病中损伤中毒死亡率上升趋势较明显。
2021年柯城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为83.33岁,男性为81.71岁,女性为85.07岁。2016-2021年间我区居民期望寿命一直呈上升趋势。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
(一)主要慢性病发病情况
1.糖尿病
2021年全区报告新发糖尿病1955例,其中男性1042人,女性913人;糖尿病报告发病率442.37/10万,其中男性473.3/10万,女性411.67/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
2.冠心病急性事件
2021年全区共报告冠心病急性事件病例216人,其中男性160人,女性56人;全区冠心病急性事件报告发病率为48.88/10万,男性72.68/10万,女性25.25/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是女性的2.85倍。
3.脑卒中
2021年全区共报告脑卒中发作病例1347人,其中男性819人,女性528人;全区脑卒中发作报告发病率为304.79/10万,男性372.01/10万,女性238.07/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高于女性。
4.恶性肿瘤
2021年全区共报告肿瘤病例2142人,其中男性1043人,女性1099人;全区肿瘤报告发病率为484.68 /10万,男性473.75/10万,女性495.54/10万,女性略高于男性。
(二)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2022年4-5月,区疾控中心在全区抽样1104户3307人,开展慢性病患病情况调查。
1.参与血压检测的3307名调查对象中,有631名调查对象血压达到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或既往诊断过高血压,占比19.08%。
2.参与血糖检测的3307名调查对象中,有181名调查对象血糖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或既往诊断过糖尿病,占比达到5.68%。
3.参与血脂检测的606调查对象当中,有147 名调查对象血脂达到血脂异常的诊断标准或既往诊断过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患病率为24.26%。
4.超重、肥胖
对1024名(男性421人,女性603人)调查对象测量了身高、体重,其中360名调查对象体重超重,超重率为35.16%。95位调查对象肥胖,肥胖率为9.28%。
5.中心性肥胖
对1024名(男性421人,女性603人)调查对象测量了腰围,其中379人中心性肥胖,中心性肥胖率为37.01%。
三、慢性病危险因素现状需引起重视
1.吸烟
本次调查共发现620人吸烟,粗吸烟率为18.75%。其中,男性吸烟607人,男性吸烟率为36.50%;女性吸烟13人,女性吸烟率为0.79%。男性吸烟率高于女性。
2.被动吸烟
所有调查的3307人中,有985人表示日常和工作环境中有他人吸烟,被动吸烟率 29.79%。其中男性34.58%,女性24.94%。
3.饮酒
本次调查共发现有428人饮酒,饮酒率为12.94%。其中男性饮酒率为24.47%,女性饮酒率为1.28%,男性饮酒率高于女性。
4.饮食习惯
调查发现,我区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盐摄入量为7.81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6 克,79.71%的调查对象日均食盐摄入量均高于6g。平均每标准人日食用油摄入量为45.41g,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的25-30克,只有12.68%的调查对象人均每天烹饪用油摄入量小于25g。
5.运动与锻炼
调查显示我区成年居民中每周进行中等以上强度体育锻炼比例为10.49%,其中男性9.92%,女性11.07%。
6.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水平。
调查显示我区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1.21%,其中男性72.34%、女性70.01%。
7.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知晓率
调查显示,调查者自身体重知晓率为90.72%、自身腰围知晓率为83.52%、自身血压知晓率为89.48 %、自身血糖知晓率为74.63%、自身血脂知晓率为63.14%;18岁以上高血压知晓率为94.45%、糖尿病知晓率为88.83%。
四、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一)加强重点人群筛查及危险因素防控
1.慢性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明显增加,65岁及以上老年人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等主要慢性病高发人群,随着老龄化加剧,这一现象将更加明显;同时我区高血压患者管理率未达到预定要求,部分患者对自己患病情况不清楚,因此一方面需加强对老年人健康管理投入,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高危人群的筛查工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死亡率、改善后遗症、提高生活质量。
2.吸烟、饮酒是慢性病及其重要的危险因素。男性吸烟率为36.50%、女性吸烟率为0.79%,男性吸烟率远高于女性;男性饮酒率为24.47%、女性饮酒率为1.28%,男性饮酒率远高于女性。这也导致了男性各类慢性病发病率远高于女性,男性期望寿命低于女性。因重点加强对男性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减少男性慢性病危害因素暴露水平。
(二)优先策略
1.恶性肿瘤优先防控策略
1.1普及肿瘤健康宣教:加强肿瘤宣教工作,普及肿瘤可防可治的健康知识。
1.2控制肿瘤相关危险因素:引起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不可改变的因素,但更多的是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缺乏身体运动等可以改变的不良生活方式习惯。
1.3开展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
2.高血压病防控优先策略
2.1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检出率:我区首诊测压率指标未达到目标要求,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并不了解自身血压情况,应及时发现潜在高血压患者,同时定期监测血压异常升高的人群有效防控高血压的基础性工作。
2.2进一步提高高血压的管理水平及血压控制率,提高规范管理率,减少心脑血管急性事件的发生。
2.3控制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在引起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中,除了年龄以外,其他因素如高盐、饮酒、糖尿病、超重和肥胖、高血脂等均可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时有效的发现和治疗来控制,从而降低高血压病的发生风险。
3.糖尿病防控优先策略
3.1进一步提高糖尿病发现率: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尚未被发现,及时发现病人并纳入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基础。
3.2进一步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管理水平及血糖控制率,与高血压相比,糖尿病的控制难度更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3控制引起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加强高危人群管理:在引起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中,除年龄外,高血压、超重和肥胖以及高血脂均可通过饮食及药物干预等方式予以控制。
4.控烟优先防控策略
4.1健康教育,提倡健康生活方式。
4.2营造控烟氛围,落实控烟政策,进一步构建健康支持性环境。
4.3提供控烟技术服务。
5.超重和肥胖防控优先策略
5.1健康教育:宣传普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食品营养知识,了解各类食品的营养素和能量含量,宣传正确的营养搭配方案等。
5.2饮食控制:提倡健康的饮食习惯,营养全面的膳食;控制能量和脂肪的摄入,量出而入。
5.3提倡适当有效的锻炼和体力活动,提供活动场所,指导正确的锻炼方法、适当的运动强度和有效的运动量。
慢性病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需要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需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措施,必须建立长期有效的工作机制。
通过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综合控制慢性病社会和个体风险,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疾病负担,总结经验,推广有效管理模式,全面推动柯城区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