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6-21 16:59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民政局
信息来源:
孙晓青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社区“减负”的建议》(第69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明确社区需承担的本职工作、建立工作准入制度建议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基层减负增效工作,2017年区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明确街道社区职能定位,列出社区法定职责清单15项、费随事转清单43项、协助办理清单77项即“三张清单”。2019年区委办印发《关于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实施意见》,要求严格落实社区工作准入制度,按照“有偿服务、费随事转、权责一致”的原则制定了准入事项的申请、审批、进入、监督、退出程序。准入事项报组织、民政部门审核后下达。2020年11月,衢州市柯城区社区治理联席会议办公室下发《关于柯城区部门准入村(社区)盖章事项清单的通知》,发布了出具证明事项20项,并对证明事项清单实行动态管理,逐步建立我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的规范化制度体系和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变“社区万能章”、“社区成为证明大本营”等现象,切实减轻村(居)民委员会的工作负担。
此外,柯城区民政局严格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整治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切实减轻基层负担的若干意见》(浙委办发〔2019〕37 号)精神,指导各乡镇(街道)清理涉村(社区)职责事项、机构牌子、制度上墙等,2021年各乡镇街道共摘除对外挂牌72块,摘除室外服务标识牌103块,摘除室内功能室指示牌87块,下墙制度清理93块。
二、关于社区建设投入建议
(一)落实经费保障
我区全额落实专职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工资、社保、公积金单位缴纳部分及社区公益性用房租金。对社区居委会给予每年不低于5万元的工作经费,对社区党组织给予党委15000元、总支10000元、支部5000元的党组织活动经费,经费由区财政经费保障,有效提高了社区的办事效率,满足居民的服务需求,社区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二)加大社区干部培训力度
一是建立培训长效机制。2017年我区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意见》(区委发【2017】18号),大力培育一人多岗、一专多能的“全科社工”。有针对性地开展政策法规、业务知识和实务技能培训,每人每年培训次数不少于2次。二是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取得社会工作者等级资格证书,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三)提升专职社区工作者福利待遇
2019年,根据省委办、省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浙委办发〔2018〕20号)、市委办、市府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衢委办发〔2018〕42号)文件要求,实行“三岗十八级”工资体系,切实规范专职社区工作者工资薪酬管理。对取得社会工作师和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证书的社区专职工作者,除一次性奖励5000元、2000元外,还享受每月200元、100元的职称津贴。
(四)持续扩大队伍规模
健全选任机制,加强社区专职工作者规范化管理。按照每个城市8-12的标准配置专职社区工作者的标准,通过社会公开招聘、选聘等方式,充实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从最初的214人增加到585人。在综合考虑社区规模、人口数量、管理幅度等因素,合理进行社区分设调整。
(五)加强社区数字化建设
通过持续迭代、逐步将“邻礼通”打造成覆盖社区治理全过程、实现“141”体系在社区基层落地的重要载体。一是摸清了底数。建立数字化、组织化、动态化的数字民情档案,归集城区32万名居民的20类2140万条人口数据,形成了“房-户-人”精准画像,为更有针对性的管理服务提供数据支撑;二是满足了需求。将“邻礼通”打造成服务群众的“工具集”,集成“e充停”、医保到家、“老来伴”智慧养老等特色场景,形成为民服务的有效机制;三是优化了管理。通过“邻礼通”平时战时的常态化运用,基层干部以数字化手段解决基层治理具体问题的意识、能力、水平不断提高,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对上述办理情况的意见,请代表填写征询意见表,寄给区政府办公室、区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及我单位。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全面建成“首善之区、幸福之区、运动之区、奋斗之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民政局
2022年6月8日
(联系人:方利华,联系电话:15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