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759X/2022-7399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2-12-07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759X/2022-73995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2022-12-07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2-12-07 15:0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经信局(商务局)
一、当前工作完成情况
(一)商贸流通方面
小柯城1-5月,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53360万元,增速12.59%,增速全市排名第5;出口总额52267万元,增速26.73%,增速全市排名第4;进口总额1093万元,下降82.24%,增速全市排名第6。
1-5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7.47亿元,同比下降3.7%,较1-4月回落0.4个百分点,其中5月当月实现零售额17.27亿元,同比下降5.0%,较4月份单月高1.2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4。
(二)工业指标方面
工业生产方面:1-5月全区规上工业完成产值499.1亿,同比增长17.7%,比全市(14.9%)高2.8个百分点,排名全市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94.4亿元,同比增长6%,增速排名全市第3,全省36名。其中5月当月实现增加值24.01亿元,同比增长21.5%。小柯城1-5月35家规上工业(佰意、莎贝尔停产,实际生产33累计实现总产值34.5亿元,同比增长3.1%。
工业投资方面:1-5月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同比增长94.3%,增速全市排名第2,全省排名第7;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113.7%,全市排名第1,全省排名第5;累计完成技改投资同比增长85.6%,全市排名第2,全省排名第16。小柯城1-5月全区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23%,全市排名第5;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1.76亿元,同比增长80.8%,全市排名第1;累计完成技改投资1.6亿元,同比增长120.4%,全市排名第2。
工业亩均税收方面:1-5月规上亩均税收实现9.11万元/亩,全市排名第3,同比增长23.31%,增速全市排名第3。小柯城1-5月亩均税收5.18万元/亩,全市第6,同比增长-28.17%,全市排名第6。
数字经济(工业领域)方面:1-5月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13.49亿元,同比增长28.3%,增速全市排名第4。
二、主要亮点工作
(一)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一是强化牵头抓总。工业方面,充分发挥工业强区专班统筹、考评、督查的作用,全过程跟进各专项工作,落细落实各项指标任务。商贸方面,常态化召开每月工作例会,交流工作进展情况,研判指标完成情况,协调解决重难点问题、指导区块做好各项工作。二是加大考核激励。下达工业和商务领域乡镇街道考核办法,形成指标任务分解清单。实行“季度赛马”奖励机制,对于季度指标和月度新增企业数完成好的前3名给予赋分奖励。三是完善服务体系。组织全局干部对规上工业、商贸企业开展“三个一”助企活动(推动一批企业问题解决、加快一批项目建设、推进一批政策落实),全面掌握企业运营情况。对重点企业实行一企一策,第一时间落实企业纾困小组上门解难题、助发展。
(三)精准服务,助企纾困帮扶。一是抓好助企纾困。牵头做好组团联企工作,由区领导带队27家区级部门5月对全区所有规上工业企业开展走访调研、对接服务、困难。帮扶,全区各部门共帮助企业解决问题24个。点对点做好建沃精工、东巨康光电等重点企业帮扶,建沃精工1-5月实现出口总额2.33亿元。与柯城农商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慢、利息高等问题。二是扩内需促消费。投入4000万元开展“三衢暖心·柯享消费”汽车促消费活动和消费券发放活动。四轮消费券拉动消费8960.24万元,拉动消费1:4.48。汽车促消费活动拉动消费5.79亿元。举办“双品网购节”等系列网购活动,发放优惠券30余万张,吸引近30万人参与互动。三是保障供应链畅通。围绕全区重点企业物资流通需求,已累计帮助办理工业企业通行证184张,商贸流通企业通行证337辆,协助汇报外地来衢备案车辆267辆。组织金沃精工申报工信部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专精特新“白名单”企业,出台“三区”内重点工业企业闭环式生产操作指南,加快研究重点企业“带疫保产”数字化方案,为企业疫情期间生产保驾护航。
(四)聚焦短板,全力克难攻坚。一是“项目打桩论英雄”。强化项目“决策、备案、开工、入库、投产、达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跟踪已决策未开工项目和已开工项目建设,加快形成新增量、新产能。做好柯城光电园、东巨康、中唯精密等新落地项目以及百豪科技、正洁环保、三狮新材料等重点签约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二是“亩均效益论英雄”。高规格推动新一轮“腾笼换鸟 凤凰涅槃”攻坚,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等7大类共102家高耗低效企业开展整治,力争腾出工业土地约1000亩。成立以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一办四组”协同推进整治工作。各乡镇、街道负责整治属地企业,柯城生态园区高耗低效整治的企业划分为25个网格,实行网格包干。截至目前102家整治企业已完成整治9家,其中关停搬离8家,回购收储1家。三是强化重点企业运行监测。针对产值下滑明显或数据异常的企业进行走访摸排,督促企业不缺报漏报,按时报足报实产值数据。对规下工业企业进行对接沟通,督促企业应报尽报,特别是针对权重高的企业,盯紧盯实,做好细致辅导工作。
(五)谋划培育,协同推进数字化改革。一是着力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立区制造业“云上企业”培育库,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2年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培育征集项目库,目前建沃精工(省智能工厂),泓芯半导体、根根陶瓷2家企业(数字化车间)均列入省项目培育储备库。二是加快推进现有应用迭代升级。“浙里柑橘”应用场景、实达实工业购数字化协同与应用、网上招投标服务平台等一批迭代升级类应用已初步显示应用成果。三是全力谋划做实做亮新应用。立足我区特色和企业需求,围绕产业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的高频、实用的多跨场景应用。数字经济系统谋划类项目共12个,经初筛,保产通应用、数智专业市场应用、工业园区智慧管理等三个项目参加区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系统改革项目擂台赛,其中,“保产通”应用获比赛第4名,力求突破项目第1名。
三、存在问题
(一)外贸企业面临众多挑战。一方面今年起全国各地频发新冠疫情,生产经营活动受限,海运物流受阻,导致企业市场受到影响;产品综合成本上涨,海运物流成本上涨,导致企业的盈利空间进一步压缩。另一方面我区外贸出口缺乏主导产业。当前我区龙头企业不足(2022年1-5月,全区进出口额超2000万元企业仅有4家,为建沃精工、协成化工、益佰包装和升峰进出口,实现进出口额34408万元,同比增长67.52%;1000万—2000万企业仅有2家,为巨翔化工和和盛贸易,实现进出口额2632万元,同比增长107.71%),产业集聚不强,外贸出口产品档次不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竞争力不强。
(二)限上消费能力下滑。受“3.13”疫情、“4.25”疫情等影响,我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等行业销售额下滑明显。1-5月,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服装、鞋帽、纺织品类累计零售额同比下降44.9%。其中,5月当月零售额同比下降41.7%,降幅相比4月扩大4.9个百分点。
(三)工业增长持续承压。一是企业库存压力大。疫情蔓延和国际摩擦带来物流成本上涨,导致导致企业订单量减少、库存量增加。如口乐心订单减少约50%,益佰包装订单比去年同期减少约20%等。二是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由于疫情影响,行业需求萎靡,部分企业产品交付日期延后、资金回笼速度慢,加之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导致企业运行成本进一步增加。1-5月份规上企业亏损占比31.4%,其中亏损100万元以上的有7家。三是企业后续增长压力大。从存量企业来看,目前柯城区的增长多靠金沃精工、鲟龙水产、多力塑胶等7家企业的快速发展,1-5月份累计新增产值1.1亿元。从增量方面来看,今年至今无新增入库企业,增量带动不足。
(四)预计2022年亩均税收增速放缓。受2021年亩均税收基数较大以及3月疫情的影响,且高耗低效企业仍然存在,产业结构还需要转型升级,还要继续进行整治提升。预计2022年增速将放缓。
四、下步计划
(一)能级提升,恢复消费增长。总结前期活动经验,创新推出“政府投入+企业配套”模式,引导鼓励商贸企业配套推出形式多样的优惠活动。加大月度新增企业培育力度,联合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掌握最新情况做好跟踪服务。做好库内企业数据申报实现颗粒归仓,做到涉及疫情防控资金应统尽统,企业零售资金应统尽统,本地化政府采购资金应统尽统。加强与东方集团等企业合作,加快推进富享数智公司协议签约等工作,利用平台企业吸引更多商铺入驻,形成新的消费打卡地。联合市场监管局加快推进工业企业设立贸易公司相关工作,为工业企业注册贸易公司扫清障碍,重点鼓励外贸类、消费品生产类和食品加工类等工业企业成立贸易公司。
(二)精准服务,做大外贸基本盘。运用好“订单+清单”、“商务运行监测”等平台数据,精准分析研判全区外贸企业运行情况,有针对性解决外贸企业面临问题接单难、物流成本高等问题,力争海外智慧物流平台开通和运用企业80家以上。推动辖区外贸企业开展直播带货,助力企业开拓市场。主动做好外贸企业注册、参展、接单等环节服务,帮助新增出口企业积极向外拓展市场,争取早出数、多出数。全面摸排工业、商贸类企业,细化工作举措,充分调动各乡镇街道工作积极性,培育外贸新主体,力争新引进企业东巨康光电科技8月完成审批等各项工作,9月新增出口数据。
(三)精准施策,电商培育持续发力。加大电商企业招引,强化与深圳等三个招商组对接,及时跟进、研判招商信息将电商企业招引纳入电商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内容,加大乡镇(街道)对电商企业招引信息的摸排,在全区营造全员合力招引贸易企业的浓厚氛围。加快创客孵化园迭代升级,强化园区绩效考核,严格落实企业准入退出机制,导入亩产税收、交易额等要素,提升我区网零额总量。深化与知名互联网平台合作,鼓励企业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大力推动“网上菜场”“网上餐厅”“网上超市”等六个网上建设。持续开展“数字生活嘉年华”等线上线下节庆活动,打造数字化消费场景。
(四)提质增效,狠抓低效企业整治。按照高耗低效企业整治动员大会会议要求,按照“一办四组”的责任分工,充分发挥包干部门的作用,继续深入企业,全面摸底调查企业的情况,特别要摸清财政供养人员情况、违建情况、债权债务情况,分析研判明确整治类别,通过联合执法,形成有效抓手,对标提升,达标销号,强势推进整治工作,为柯城工业发展腾出新的发展空间。
(五)龙头带动,狠抓企业培大育强。建立梯队培育库,以金沃精工为龙头,制定“十四五”培大育强企业清单和上市企业梯队库,开展“一企一策”重点服务。坚持突出激励和企业扶持为导向,用好新出台大科创政策引领作用,力争全年培育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1家,5亿元以上企业1家,1亿元以上企业9家。充分借助省经信厅作为省级结对帮扶团组柯城团组组长的机会,积极向上对接,力争获得省厅支持开展区重点企业与省域内龙头企业结对活动,帮助区内企业把脉问诊。
(六)聚焦项目,狠抓项目服务推进。强化项目“决策、备案、开工、入库、投产、达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跟踪已决策未开工、已开工未入库、已入库未出数项目和已开工项目投产达产时间等情况,加快形成新增量、新产能。当前重点推进中唯精密、正杰环保、三狮新材料等新签约项目可研报告修改,尽快通过市区决策咨询,形成新的投资增量。推进浙岩家居7月中旬完成土地摘牌,月底前开工入库;海贝机电8月中旬前完成土地摘牌,8月底开工入库。
(七)数字赋能,狠抓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保持我区数字经济首位优势,在数字经济系统全市排位争取保三争二拼一。持续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革,完成16个数字化项目改造,新增智能工厂1家。数字经济专班工作持续发力,同步迭代升级门户,配合做好省市统建重点应用的贯通。一手完善已上线场景应用,一手加大多跨场景开发整合,加快“浙里柑橘”、“浙里技师”、“保产通”等应用场景推进,总结形成理论制度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