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21-7463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九华乡政府 成文日期: 2021-07-02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2021-74635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九华乡政府

  • 成文日期:

    2021-07-02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20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1-07-02 16:2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九华乡政府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九华乡

分享: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特殊背景下,九华乡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四届七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七届八次全会和区委八届八次全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硬、两手抓”,推进全面小康决胜年、招商引资攻坚年和重大项目推进年“三个年”活动全面开展,握指成拳、抱团发力,各方面工作取得实效。

聚焦脱贫攻坚,决战决胜全面小康

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大走访。重点围绕低保、低边、特困、残疾等“四类人员”,开展“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扶贫开发大走访行动。2020年,走访核查全乡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051人,提交300余个反馈问题并进行逐一核实,全面落实对标整改,完成上报省80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32户63人清零工作;帮助69户困难家庭危房(C级)解困;改造提升243户低收入农户饮用水,其中城市供水管网延伸模式的有109户,单村供水模式的有110户,安装净水设备的共有24户;实现23个村村集体经济消薄均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有8个村达到20万元以上;提标低保补助标准147户,办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33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29人,为有条件的困难户提供公益性岗位69个。

紧抓产业扶贫项目大开发。立足全面小康政治高度,积极推动农村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开发,通过产业帮扶促进薄弱村产业调整。2020年新启动2个扶贫产业项目,总投资114万元的童村村五坂种植地提升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程序并启动建设,计划年底前完工,建成后受益低收入农户达12户;总投资121万元的谷口村蜜桃种植基地,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12月初完工,建成后受益低收入农户达20户。

聚焦重大建设,同心协力大干项目

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建设全面铺开。作为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运动汽车探险区”的核心项目,总投资100亿元的中国运动汽车城项目15天完成359穴坟墓征迁,90天实现402亩土地净地交付,交出了“两手抓、两手硬,两战赢、两领先”的优异答卷;总投资1亿元的飞鸿神网谷项目全面完成272亩土地和230余穴坟墓政策处理,并交付施工,预计明年“五一”试营业。被誉为中国“卢比肯”越野小道的徐莫森林汽车穿越小道全长40公里,已分期建设并投入使用。同时,千里岗徒步森林穿越营道等一大批项目纷纷落地,进入建设阶段。聚焦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完成立春文化展示中心及配套节气公园、沿线外立面、精神堡垒、7栋主题民宿的庭院美化和围墙院墙设计施工。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擘画美丽田园风光带。以产村人文融合发展为理念,全力推进九华、沐一、沐二、沐三、上彭川、下彭川、童村共7个村的全域土地流转工作。下彭川村打造1500亩集中草药种植、加工、休闲、旅游、养生于一体的百草园田园综合体。童村打造2200亩集中医特色民宿、药材观光、中医药保健养生、中医药科普教育、农民创业基地、健康旅游、运动休闲、养老养生为一体的衢六味田园综合体。全面实施18个垦造耕地项目,规划实施面积3513.968亩,规划新增耕地面积3005.65 亩。5个建设用地复垦项目,规划实施面积301亩。

交通建设项目串联成网。聚焦交通发展赋能,坚持以交通基础建设为重点,全力保障重点交通项目顺利落地。涉及13个村的351国道项目如期建设中。2020年4月,351国道至大荫山通景公路顺利实现通车。基本完成涉及彭川村、童村、塔石岭村“四好”农村公路建设。石梁派溪头至关溪公路建设进入设计阶段。梓绶山至孟高寮道路已启动开工建设。

民生实事项目紧抓不懈。统筹做好民生实事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九华第一生态公墓、下彭川和童村村级生态公墓建设。持续保障和改善农村饮用水供给,完成上铺村、上宅村、范村、谷口村、源口村自来水管网延伸建设工程。经过精心选址的九华乡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年底完成建设。进一步加强敬老院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敬老院提升改造,有效提升我乡救助和服务能力。加快实施农村文化礼堂全覆盖工程,塔石岭村文化礼堂建设完成,沐三村、上方村、近山村、坞口村文化礼堂全面开工建设。

聚焦提速增效,立足产业抓转型

现代农业提速增效。美丽田园建设成效显著,探索实施农民抛荒田委托村集体代种代管代收,2020年整治弃耕失管土地900余亩,统一种植水稻、旱粮等作物,有效提高村集体和村民收入。“一村万树”不断深入,利用村庄边角地、废弃地、拆违地等“五地块”,见缝插绿,种植浙江楠、榉树、红豆树、香榧树等各类苗木5万余株,有效扩大绿色产业覆盖面。

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持续扩大民宿、农家乐经济效应,2020年新增民宿21家,开展民宿培训14次。在疫情影响下,创新网络祭春新模式,2020年立春祭有超过30万人通过网络进行了迎春祈福,立春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森林运动特色小镇建设成效明显,2019灵鹫山全国首届森林极限运动会在九华大荫山丛林穿越基地圆满落幕,2020年衢州市重大项目推进年“互看互比互学”活动在中国运动汽车城项目现场举行,各类活动的举办打响了运动九华的知名度。

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促进轻工业、手工制造业与服务业等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消费投资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统筹抓好文旅康养产业,开发“旅游+”产品,以旅游景区为依托,通过九华立春祭的辐射效应,成功打响“九华春糕”品牌影响力;以传统文化为支撑,融合民宿展销,让手工竹编、观音豆腐等传统文化逐步走入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康养旅游更加丰实,产业融合更加紧密,产业发展更加全面。

聚焦风貌整治,生态环境显著提升

乡村风貌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进一步摸排和鉴定危旧房信息,2020全年累计上报疑似危房共计716户,其中困难家庭101户,一般家庭615户。累计鉴定716户,困难家庭C级危房共计69户,并已全部完成解危解困。开展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救助,有效保障村民群众基本安全住房条件。

生态质量不断提升。铁腕治理重点污染源,加强各类经营商户管理,2020年开展食品巡查12家,开展卫生检查18家,整顿无证照经营户3户。改善提升水利基础设施,箬溪垅水库回收除险加固、箬溪改造提升、山塘综合整治工程、农民饮用水提升工程有序实施。持续扩大“五水共治”成果,严格落实长效机制,全面排查黑臭水体,确保落实河长制,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空气优良率保持88%以上。

文明创建不断升级。合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2020年喜获全国第四好成绩。三年创文期间以“日常保洁+集中整治”的方式对村庄内部、背街小巷的陈年垃圾、门前屋后乱堆放等问题进行专项整治,组织清除“牛皮癣”行动、“十大专项整治”等活动45000余人次,清理卫生死角3600余处,全乡实行垃圾分类,共设置了入户分类垃圾桶8000余个,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告知书73000余份。积极践行“八个一”,共创有礼城,推广“公筷公勺”活动宣传覆盖1860个家庭,签订集体责任书66份,发放公筷1860双,公勺1860个,开展检查5次,辖区66家餐馆和民宿响应活动使用公筷公勺。

聚焦民生福祉,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应急救灾效率更高。疫情即是责任,自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以来,乡党委、政府始终把群众的安危摆在最重要的位置,把疫情防控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全面部署力量,全力保障物资供给,严防严控、严防死守,疫情防控形势稳定;汛情就是命令,在大侯村泥石流滑坡紧急救援中,乡党委、政府部署周密、处置果断,乡村各级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安全转移395名群众,无一人伤亡,82名群众得到妥善安置,积极谋划实施安置点建设,彻底解决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民生保障覆盖更广。疫情期间,开展企业招工专项行动,积极对接各类企业,及时了解企业招工诉求,面向全乡宣传发布招工信息,招工推荐46人,有效解决待业人员就业难问题。基本养老、医疗、低保等保障水平有效提高,落实应保尽保、应退即退政策,2020年新增低保救助114人,退出598人,新增低保边缘户83人,临时救助6人,走访慰问140人。社会保险覆盖更广,完成全民参保扩面82人,组织万人村播培训39人,电子社保卡推广1925张,“4050”办理69人,完成失地保险办理共83个,处理无欠薪事件3起,老农保退保39人,领取待遇资格认证869人,城居保养老待遇办理106人。

社会事业供给更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创建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方位开展农村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序推进“双下沉、两提升”、分级诊疗等工作。改进计划生育服务,引导做好优生优育,提升群众满意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新建文化礼堂5个,开展免费文化公益培训活动3次,联合乡卫生院、小学开展疫情防控培训演练1次,组织开展农民运动会和鼠年春晚表演活动,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治理推进更深。探索实施“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行干部“四维考核”机制,有效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热情,营造“必学赶超”浓厚氛围。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联动解决属地管理事项18起。创新实施两难调处机制,畅通信访事项化解渠道,开展矛盾纠纷集中排查整治工作,通报各类事件线索21条,化解15条,化解率达71%。全年受理各级信访事项投诉362条,办结362条,办结率达100%,满意率(274件)达75.6%。积极响应化解信访积案“三年行动”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积案化解工作,全年累计化解各级疑难积案15件。

聚焦基层党建,组织建设夯实有力

村级组织换届平稳有序。以“五好两确保”为目标,区乡联动、干警合力,全面完成23个行政村党支部换届工作,总共历时15天,全过程平稳有序、平静安静,顺利实现三个百分百,即党员参会率100%,“一肩挑”得票率100%,支委选足率100%。把一批政治强、素质高、形象好、群众公认的农村优秀人才选进了村级党组织班子。精心开展落选离任干部的温暖关怀行动,切实增强了村级党组织在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切实加强了基层党员的向心力。

“三联工程”建设不断深化。深入推进“三联工程”建设,根据年度大项工作和各村实际,对人员进行调整。严格落实责任、强化人员教育、加强检查指导,打造坚实的“三联工程”体系,并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重大项目推进和防汛抗洪等大事要事中充分检验。大候村6.4泥石流地质灾害保障百姓生命安全,实现无一人伤亡,充分体现了“三联工程”强大效能作用,体现了九华做细做深做实“三联工程”成效,九华乡荣获柯城区集体三等功,该项工作得到省市区各级领导充分肯定。

乡村振兴讲堂全面提升。紧紧围绕“主题教育的主阵地、乡村振兴的主平台、基层治理的主载体”的要求,按照“八有”标准全面加强各乡村振兴讲堂建设,实现“村村有讲堂,个个能开课”,积极加强“乡村振兴讲堂·村情通”平台的推广使用。按照中心讲堂“八个一”标准进一步加强新宅村“一乡千宿”讲堂和范村村“一村万树”讲堂两个中心讲堂的提升建设。新宅村“一乡千宿”讲堂被市评为3A乡村振兴讲堂,滑鼠丛林穿越探险公园和妙源村溢舍民宿被确定为乡村振兴讲堂市级实训基地。广泛开展“村情通”推广活动,选取人流量集中点位开展“摆摊设点”,累计增加关注量750人次。组织管理员开展技能培训,邀请组织部专家现场指导,23个管理员一对一上台操作“村情通”,确保管理员懂操作、会操作、能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