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民政局关于区人大九届五次会议第136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1-06-03 12:4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民政局

信息来源:

分享:

袁玮红代表:

您在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社工人才培养发展的议案》(第136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相关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区民政局紧紧围绕人才服务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为引领,以政策创制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主线,以服务推进为核心,将发展社会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深度融合,大力推进我区社会工作发展及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

(一)强化保障措施,推进社会工作常态化发展。一是加强组织保障,形成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二是加强监督考核,将社会工作发展、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列入重点工作,落实责任,完成市对区县民政局的年度考核,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发展。三是加强资金保障,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项目,以项目化建设培育社工机构,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需求。

(二)拓展服务领域,注重社会工作服务有效供给。一是通过“全科+专科”服务形式,满足群众服务需求。一方面,依托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乡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开展社区融入、矛盾调解、心理疏导等常规性、普适性“全科”服务。另一方面,对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难以有效解决的疑难问题或精细化服务需求,通过转介到专业社工机构接受“专科”服务。二是加强部门合作,拓展服务领域。联合区人力社保局、区司法局、区卫健委、区妇联、团区委等部门开展社会救助、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禁毒戒毒、社区矫正、心理健康、职工帮扶等领域社会工作,推动社会工作从民政领域延伸到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

(三)突出人才培养,打造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一是组织全国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积极组织区级各单位部门和乡镇(街道) 在职职工、专职社区工作者、社会人员等报名考试,提高壮大我区社工人才队伍。截至2020年,我区持证社工达640余人,初步建成了一支数量适中、结构适合、素质适宜、布局适当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二是建立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免费提供场地吸引社会组织入驻,配备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和志愿者队伍,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三是开展再教育培训。成立全市首家社会治理专家工作站,专题研究社会治理课题。采取案例式、研讨式、经验分享、实地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社工再教育培训。

(四)强化激励保障,营造社会工作发展良好氛围。一是强化激励措施制度化保障。对取得助理社工证、社工证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柯城区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分别给予2000元、5000元的一次性奖励(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一次性奖励由考生所在单位落实);根据《关于激发人才创业创新活力 加快区域人才生态最优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区委发[2017]10号),对表现突出的基层社会治理人才和社会工作人才,给予4000元的一次性奖励。二是加强氛围营造。每年以“社会工作宣传周”活动开展为契机,组织发动社会工作行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社会工作者,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进、集中开展宣传交流工作,提高社会工作的认知度、认同度和参与度,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营造社会工作发展良好氛围。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立足民政部门职责,从以下四个方面,进一步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推动政策创制。推动出台社会工作人才分类考核、奖励政策等文件,将柯城区企业人员、柯城区户籍社会人员等纳入社工证一次性奖励范围;同时,参照市级社工薪酬指导工资标准,出台我区社工薪酬指导工资标准。

二是加强机构培育。利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乡镇(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载体,对社工机构给予场地支持。通过实施福彩资金公益创投项目,支持专业社工机构承接服务项目。

三是加大队伍培养。联合多部门加大参与社工考试动员力度,提高社工队伍持证比例;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专门领域社会工作培训。

四是扩大宣传推动。充分利用社会工作主题宣传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等时机,开展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结合网络、微博等新兴媒介,加大优秀社工、社会工作宣传力度。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全面建成“首善之区、幸福之区、运动之区、奋斗之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民政局

2021年4月15日



关于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社工人才培养发展的议案


一、背景:社会组织已经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

近年来,在创新社会治理进程中,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了一系列发展社会工作、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决策部署。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将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家六支主体人才队伍范围。2011年、2012年,中央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1-2020年)》,2020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讲话中强调,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要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继十三五规划后,社会工作又被写入十四五规划建议。在“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部分明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社工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全国各地出台了众多鼓励政策 

目前全国各地都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如深圳出台了《深圳市关于提升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的若干措施》《若干措施》明确规定,社会工作服务项目中社会工作专业岗位的数量不低于项目总人数的80%,建立与项目同步的督导服务机制。项目预算编制应根据服务的数量、规模、质量和效果目标等核算服务成本,项目中人力成本不少于项目经费的85%,督导经费、业务活动费、管理费、服务险和税费、人员培训费等不得超过项目经费的15%。《若干措施》明确规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打包费标准不低于16.3万元/人/年;社会福利、精神卫生等专业性强、职业风险高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整体打包标准不低于16.9万元/人/年。在不低于上述标准的前提下,各区可根据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自行制定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整体打包标准。天津市发布了《天津市社会组织社会工作专业人员薪酬指导方案》,将社会组织专业人员岗位职级的“指导工资基数”定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6323元/月+浮动系数。我省杭州、宁波、嘉兴、湖州、金华等地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激励政策,社会工作蓬勃发展,社会工作主要服务领域涵盖了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婚姻家庭、扶贫残弱、教育帮扶、禁毒戒毒、社区矫治等多个领域,从当初只服务于困难群体、边缘群体逐步扩大到所有需要社会支持和帮助的人群,社会工作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

三、目前我区社会工作及社工人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社工行业缺乏综合协调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保障力度不够,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社会工作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缺乏综合协调机构,没有形成系统推进、合力发展的态势,容易造成资源重复浪费。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缺乏完善的配套政策支持,在专业岗位设置、薪酬保障、考核评价等方面没有具体的制度措施,已有的政策缺乏刚性要求,执行不到位;财政资金投入不足,已有的投入较为分散,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及相关服务十分有限,公益创投项目人员经费占比少,致使社会组织运行难,服务质量效果欠佳。

2.社会组织职业化专业化程度低。目前持证社工大多在基层社区,我区注册社会组织有730余家,但有专职社工的却微乎其微,如果要做好社会组织,光有爱心善念美好的意愿是不够的,得有专业的知识和专业的技能。但由于社会组织没有经费保障,从业人员大多兼职,根本没有能力招聘专职人员,更何况大量的持证社工都在社区,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有“三岗十八级”作保障,根本没人愿意到社会组织来应聘,岗位社工、项目社工无从谈起,服务质量堪忧。

3.社工人才队伍设缺乏标准体系,社会认知度不高。在儿重及青少年服务、老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等细分服务领域,其专业岗位设置标准、服务质量标准、人才考核评估机制等尚未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社工人才激励政制定缺乏系统晋升机制,也无系统化评优激励制度,社工对发展前景无法形成合理预期,职业困境导致自身认同度低,人才流失严重。此外,部分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对社工的认识比较片面,没有充分认识到社工队伍对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作用。社会公众对社会工作和社工师的认知度低。人才激励政策欠缺。目前我区只针对社工考试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有一次性奖励2000元、5000元,对省、市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省、市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省、市级社会工作督导并未纳入人才库,享受相关人才奖励津贴、继续教育培训经费的激励政策。

4.大多社区社会工作室和乡镇(街)社会工作站挂牌了事,社区社会工作室与社区居委会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社区社会工作者常常被行政事务、各项创建工作所拖累,没有更多的精力投入专业化的社会服务当中,社区社会工作室形同虚设,并未真正发挥其专业作用。

四、建议

统一社会工作行业管理标准,建立社工岗位工资机制。建立柯城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相关标准体系。立足于柯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建议由区民政局牵头,人社局、财政局、团委、妇联、政法委等各相关部门配合,以儿童及青少年服务、老年人社会服务、妇女社会服务、婚姻家庭、禁毒戒毒、社区矫正、等各类型社会工作细分领域,根据其特有的时代特点和发展需求,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按需设置、循序渐进的原则,设置儿童主任、青少年事务社工、司法社工、学校社工、医务社工等社会工作岗位分类设置,参照其他地区社工人才激励措施:

1.将省民政厅主以上级别或者经其批准(授权)由全省性行业协会确定的省级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社会工作督导,直接纳入柯城区社会工作人才管理范畴,并给予政策支持,落实培训经费补贴。对获得省级有以上的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社区工作领军人才、社会工作督导等称号的,给予5万元的培训经费补贴;对获得市级以上称号的,给予3万元地培训经费补贴。

2.制定社会组织社工薪酬指导工资标准:指导工资基数+浮动系数。“指导工资基数”可参照上年度柯城区职工月平均工资5094元(2019年度年柯城区职工年平均工资61129元),“浮动系数”的确定,主要是考虑到由低到高的岗位职级之间的增长幅度即要体现级差合理、均衡递增,又要具有发展空间和激励作用,鼓励社工人才加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积极推进社会组织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对于社区社会工作室及乡镇(街)社会工作站虚设的问题可参社会组织社工薪酬指导工资标准,定岗定员,或采用第三方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正常运营。

3.探索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分类考核办法,定期对社工人才履行责职、学习进修、职业发展等情况进行动态评估,建立资质评级标准、引进职称晋升模式和激励机制。比如探索考试加评审相结合的模式,加快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相衔接的职业资格体系,打通人才晋升通道,鼓励社会组织从业人员及企业员工参与社工师考试,落实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2000元、5000元一次性奖励,及高级社会工作师的每人每年1万元的人才津贴。

4.加大对公益服务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支持力度,免费提供办公场地。建议区财政局等部门,把社工队伍专业化建设纳入政府购买服务重点支持范围和指导性目录,推动建立财政为主体的投入机制。同时,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社会工作领域,支持服务机构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

5.加强政策、理论、实务研究,建议宣传部牵头,各相关部门配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围绕各类社会工作的重要活动、名类型社工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开展深入宣传,提高社会工作的社会知晓度与认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