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1-7463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九华乡政府 | 成文日期: | 2021-06-10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2021-74633
九华乡政府
2021-06-10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06-10 10:3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九华乡政府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九华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九华乡工作总体思路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贯彻“八八战略”、践行“八个嘱托”、推进“八大任务”及建设“重要窗口”的政治使命,突出“一体化、高质量、快发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推动市委“1433”发展战略体系重重落地。明年及未来五年,我乡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做好重大项目谋划
优化乡村规划设计,实现品质更高的美丽城镇。持续巩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成果,以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为目标,按照“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五美”要求,推进“十个一”标准内容建设,深入研究完善城镇功能、彰显城镇特色、强化城镇统筹能力,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覆盖更广的“三通”建设。按照“三横两纵”总体规划,加快新万九线、351国道及石梁派溪头至关溪若干条通景公路路网建设,满足妙源3A景区、大荫山旅游景区日益增长的游客接待量需求。加快实施农村供水管网提升建设,实现自来水供水管网全覆盖,确保全乡所有村民都能喝上自来水。加快实施山区供电管网建设系统,解决山区部分民宿、农户用电难问题。
做好重大项目谋划,实现效益更高的项目落地。围绕区委、区政府“加快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助推乡村大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乡村大花园”工作目标,提速九华百草园田园综合体项目、佳农园艺养生综合体项目、衢六味康养药博园田园综合体等全域产业项目实施。以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建设为目标,加快推动中国运动汽车城二期和灵鹫山名山项目建设。以国家级休闲旅游度假区创建为契机,加速立春文化传承保护区创建。以群众为根本落脚点,高标准建设大侯地质灾害避让搬迁安置点。以“SUC联合国可持续社区标准试点项目”为动力,打造乡村版“未来社区”,重组乡村资源,重构乡村产业,激发乡村活力。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特色产业发展。
全面摸排要素资源,夯实招商基础工作。全面统计全乡固定资产,深入挖掘闲置土地、闲置农房,充分利用九华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生态优势和地理优势,传承和弘扬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合理统筹各类珍贵资源要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做好招商引资基础工作。
实施“筑巢引凤”工程,提升优质服务水平。创新推动产业招商、全民招商、精准招商,重点锁定寓外乡贤,吸引他们中的优秀者返乡创业,力争在招大引强上取得新突破。加大金融招商力度,推动村镇银行和网点建设工作。
打造全域特色旅游,推进“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建设。精心策划本地活动,不断扩大九华立春祭等系列民俗节庆活动影响力,以“一个节日、一场盛会”提升乡村休闲旅游的辐射力和带动力。统筹抓好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开发“旅游+”产品,围绕体育运动主题,办好各类体育运动赛事活动,同步抓好民宿、农家乐等周边配套建设,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一乡千宿”村民宿集2.0建设,推动精品民宿更好发展,逐步形成“玩在九华、住在九华、吃在九华”的旅游产业链。
三、持续保护生态文明,锚定“大花园”建设目标
践行“八个一”,共创有礼城。不断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积极响应市委、市政府关于践行“八个一”,共建“有礼城”的号召,以实现全员参与、全域覆盖为目标,以打造有礼示范为牵引,开展多种形式的有礼活动,营造出了浓厚的有礼氛围,让“有礼”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共同打造“一座最有礼的城市”,实现市民文明素质的新提升。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美丽田园、美丽庭院“三美”建设。高标准打好治水、治土、治气、治废四大硬仗。巩固提升“五水共治”成果,对河、塘、沟、渠进行拉网式排查,完善“防反弹”追溯机制,严格执行问责制度,确保一江清水送衢城。深化小作坊、低小散企业整治,高标准创建国家级卫生乡镇。统筹推进垃圾兑换超市再提升,合理布局垃圾再生馆全覆盖。
持续打好风貌提升持久战。扎实推进“一米菜园”行动,留住乡愁,种出风貌,打造一批看得见、摸得着、有特色的“一米菜园”样板,以点带面,全乡推广。紧抓农房整治不放松,聚焦拆后利用,强化建房管控,以危旧房整治为重点,做好农村危旧房修缮改造。完善农民建房服务体系,加快乡村规划体系房地信息系统落地运行。持续优化集镇功能,做好集镇长效管理,完善环卫保洁机制,提升基建水平与绿化面积。
四、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着力增进民生福祉
不断充实百姓获得感。坚持教育优先发展,聚焦均衡、优质、特色教育发展新格局。启动乡中心幼儿园二期建设,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覆盖范围。全面推进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促进医共体的建设融合。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和“最多跑一地”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效能,培养亲清政商关系。
持续提升百姓幸福感。以居家养老为重点,启动乡、村两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村级养老服务中心设施水平,新增养老服务床位。逐步在全乡23个村建设村级文化礼堂,做到文化礼堂全覆盖,提升村民文化水平。优化计生服务,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构建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
更加增加百姓安全感。坚持统筹整合联动、跨界打通融合、扁平一体高效理念,深入实施“县乡一体、条抓块统”基层管理模式,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充分发挥全科网格作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安全生产“三个全覆盖”工作。全面提升基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和综治工作能力水平,加快推动“四个平台”专业化运作。
五、强化组织管理,抓好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机关政治建设。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强化机关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切实把党的政治建设落到实处。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对标对表,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照办、党中央禁止的坚决杜绝,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项项落地。
强化党员教育管理。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基地开展党员教育。加强日常教育管理,探索建立党员积分量化管理机制。从源头抓起,抓 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要适应形势的发展需求,认真制定和实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把从严治党要求贯穿到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监督各个环节,把好党员入口关。严格党员组织 关系转接和党费收缴管理。
改进党内作风建设。大力开展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系列活动,切实解决干部员工作风顽疾,坚决纠正组织纪律观念不强、责任心不够、工作不严不实、精神萎靡不振等现象。严格执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认真落实好《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严肃认真开展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等党内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