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21-7705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专业市场管委会 成文日期: 2021-06-10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2021-77051

  • 主题分类:

    政府工作

  • 发布机构:

    专业市场管委会

  • 成文日期:

    2021-06-10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城区专业市场建设管理委员会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21-06-10 15: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专业市场管委会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市场管委会

分享:

一、2020年主要特色亮点工作

(一)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有力有效

1、牢筑疫情防控底线。疫情发生后,管委会干部职工积极参战,建立科学有效的指挥工作体系,克服人少线点面广、防控对象流动性强、成份复杂等实际工作困难,迅速建立园区从业人员数据库,全面排查清22个专业市场(含衢州农商城和衢州农特产品交易中心)、3500多家市场经营户、近7000名市场从业人员底数,累计排查各类防控对象400多批次、6000多人次,构建了严密的疫情防控体系。

2、复工复产服务精准。截止2月19日,园区20家专业市场、50多家规上企业、3个项目工地全部实现三个100%复工复产,其中2月10日实达实智能制造服务平台(一期)是我区建筑类工地第一个复工项目。复工复产服务中,分类施策,落细落实上级扶持政策,帮助企业共渡难关。协助衢州农商城解决交通运输、人员管控、防控物资等诸多问题和困难,确保衢州农产品保供应保民生促稳定;帮助浙八味集团解决在转产口罩及医疗防护用品生产线过程中遇到的场地、员工招募、审批许可、证书认证、出口报关等问题;经与多方对接,园区内浙江德康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浙江佑安医药零售连锁有限公司、衢州通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列入省第一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中国物流衢州有限公司列入国家级疫情防控重点保障企业,4家企业共争取到低息贷款额度2500万元;衢州农商城获惠农政策扶持资金授信1亿元,衢州农商城经营户加入柯城区农合联,与意向银行合作授信成功,得到市委徐文光书记的批示和肯定。

3、人物同防作战监管。衢州市首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设立在衢州农商城并于2020年12月21日投入使用。根据《关于印发衢州市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建设方案的通知》(市疫情防控办〔2020〕208号)的要求,管委会积极配合市市场监管、市卫健等部门,与柯城区多部门协同作战,全力坚守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这一“主战场”,加强进口冷链食品常态化防疫工作,做到监管专仓、系统监测、重点排查“三个到位”。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投入使用以来,截至目前,全区实现进口冷链食品管理赋码5213个、扫码19880个,赋码率、扫码率均达到100%。

(二)“五化”市场提质增效

按照省委改革办、省最跑办、省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的《浙江省农贸市场和专业市场五化提升行动方案》,管委会积极响应,对现有市场按照“便利化、智慧化、人性化、特色化、规范化”五化市场建设标准进行提升,集聚市场优质资源,谋划推动“五化”改造提升工作。经合力创建,新建建材市场、百汇家居市场于11月分别以99分、97分的高分通过省级验收,成功创建第一批省级专业市场“五化”提升试点单位。

(三)重点项目高效推进

1、广汇国际(衢州)家居广场(原巨桑家私市场) 提升改造项目顺利开工。广汇家居广场始建于2003年,租用花园街道上洋村集体土地运营,由于土地征收和供地问题,一直成为制约该项目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今年以来,管委会主动担当,危中寻机,突破常规,积极与区政府以及市区两级相关职能部门无缝衔接,组团攻坚,打通了一系列制约项目推进的堵点,解决了长达17年的历史遗留老大难问题,6月24日项目用地完成公开拍卖,11月份开工建设。

2、实达实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快速推进。该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42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9648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为加快项目快速推进,管委会专班攻坚,取得资规、住建、供电等相关部门大力支持,确保了征地报批、施工报建、周边配套等环环相扣。今年以来,该项目克服疫情影响,成为全区第一家复工的在建工地类项目,目前项目已于2020年8月主体结顶,安装工程全面进行,将于2021年1月底竣工验收。

3、商务中心项目重新上马。自2015年土地挂拍后,因规划调整要求,该项目一直未能动工建设。今年以来,管委会协调解决项目开工建设遇到的难点痛点,加强与业主方进行沟通,实时跟进项目前期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协助业主方就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多次与市级相关部门对接,项目于2020年6月开工建设。截止年底,项目2号楼主体已结顶,1号楼和3号楼正在十一层主体建设,将于2021年1月底结顶。

(四)十四五发展提前谋划

1、全力招引,做好后续项目支撑。为促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在前期积极谋划与争取下,中国(衢州)智能空压机市场项目取得明显进展,该项目拟建设集空压机、工程机械、特种车辆、工程车辆展示销售于一体的批发市场,项目拟落地实达实项目东侧地块,占地面积78.92亩,建筑面积约9万平方米。为加快项目落地,管委会积极与花园街道、资规、住建等部门对接,目前已完成项目及配套道路土地征收工作,待项目正式签约,可第一时间启动土地公开出让、项目建设工作。

2、制定空间布局谋划产业规划。积极与省发规院对接,开展“十四五”产业规划编制,在分析市场城“十三五”期间发展成效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围绕近中期实现市场东拓,远期达成北进西延,适时承接周边区块的服务业能级提升需求的目标,制定空间布局规划。在谋划产业布局方面,围绕乌溪江、白沙溪等优势自然资源,拟构建“12358”发展路径,以溪江风光带为中心的产城融合经济圈。管委会加强与省发改委、省发规院对接,以专业市场园区“十四五”产业规划为基础,做好专业市场产业谋划和空间规划。同步做好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申报材料收集,提前谋划,为争取列入第一批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夯实基础。

(五)营商环境得到优化

1、全科专科网格服务有效落实。今年以来,管委会建立全科网格和专科网格服务机制,同时充分借助“县乡一体、条抓块统”下沉人员,构建管委会领导班子、市场负责人、市场网格员、涉企单位部门为一体的联动调处机制,通过“两难”钉钉群解决问题清单,线上+线下同步推进,听市场声音、多渠道交流、解市场难题。协调实达实项目电力、污水管网配套,管委会与电力、市政处等部门高频次对接,及时迁移周边电杆,促成实达实项目污水就近接入管网,确保项目快速推进;积极帮助新凤朝协调融资困难问题,协助银行对接落实企业发展资金;与职能部门合力推进衢州农商城二期项目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明确解决路径,项目审批工作有了实质性进展。推进凯泰汽车城项目进度,多次协助企业解决项目2号地块的工程款结算纠纷和3号地块工棚拆除事宜,目前已成功调解,为项目推进拔钉除障。

2、以创文为契机基础设施加强配套。对标对表,市场园区创文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市场园区的绿化、亮化、道路交通建设、标志画设、公交车亭安装、公厕建设等均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衢州专业市场城公共空间环境提升改造项目加快实施,2020年7月完成兴市街道路改造提升并投入使用,12月启动徽州街道路提升改造项目;同时,纬四路、纬五路、纬六路及实达实项目周边配套道路的新建项目正在谋划中,大部分道路可于2021年一季度进场施工。

二、2021年工作思路

衢州专业市场城当前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在已有市场发展瓶颈及矛盾的凸显期,我们要更加深刻把握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断创新思路、拓展局面,研究谋划好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面对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我们要实施更加精准的工作举措,在保市场主体、搭建开放平台、创新招商方式、帮扶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以及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快集聚方面更加积极有为。同时,要切实用足用好当前乃至今后一个时间段内区委区政府高度关注和重视服务业平台高质量发展的这个契机,强化制度创新,优化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招商引资,以建设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的标杆市场为目标,全力打造四省边际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集聚“产城融合桥头堡”。

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扑下身子,狠抓落实”。抓落实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格和本质特征,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一贯要求。区委书记朱素芳在区管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集中轮训班开班动员讲话中提出践行全会精神要强化“五大理念”,即:“不会用系统方法就是不讲大局”的深刻领悟、“不干点实事就是愧对良心”的铁骨铮铮、“不敢担当就是愧对老百姓”的侠骨柔情、“不争第一就是在混”的霸气豪情、“不懂经营就是不够合格”的自我反省。管委会主要领导和所有班子成员在今后工作中要秉持“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事项亲自推动,重点环节亲自协调,落实情况亲自督查”的工作态度和工作作风,抓好2021年度工作。

(一)统一思想抓落实

1、切实转变作风。深化“三服务”活动,全面落实“三个一次”制度,即:按照全科网格员每周走访一次联系市场,联系班子成员每月走访一次联系市场,主要领导每季度走访一次所有市场的总体要求,走企访企摸清企业痛点堵点,精准对接企业需求,着力解决存在问题,化解矛盾,全力提升市场营商环境。

2、理清工作思路。围绕“厘清权责、赋能基层、协同高效”目标,落实“三张清单”,即: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形成“条、块”高效运行、协同治理格局。

3、明晰各方责任。发扬团队精神,完善全科网格和专科网格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县乡一体、条抓块统”下沉人员力量和“两难”钉钉群的作用。

(二)笃定方向抓落实

1、3月底前,完成产业规划编制审定。

2、5月底前,完成第一家“集中收银”市场试点工作。

(三)项目为王抓落实

(四)健全制度抓落实

坚持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整体工作有特色,继续执行周工作例会、周信息简报报送制度,强化管委会全科网格和专科网格管理办法,充分发挥“两难”钉钉群作用,重点工作、中心工作纳入各“市场服务团”。修订管委会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完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和工程招投标管理制度,新建“半月谈”制度和集中学习制度,实施“一事一通报”制,探索和完善闭环管理制度。完善干部考核办法,加大信息考核、干部月度考核和季度考评制度执行力度;强化督考,对上下班、值班值守执行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五)优化服务抓落实

1、提升软硬件环境设施建设。

2、切实加强各类营商优惠政策宣传,建立健全管委会与市场各类经营主体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建立服务市场“一事一议”制度、经营主体议事制度,及时了解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解决好管委会与经营主体信息不对称问题,共同推动市场持续向好发展。

(六)筑牢底线抓落实

1、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和阶段性应急管理工作(包括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紧绷疫情防控之弦不放松,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防控工作,明确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市场园区不发生本土新增病例。

2、落实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园区应急站,明确第三方服务公司,继续以“依法依规、刚柔并济、特事特办、闭环管理”的理念,按照省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建立重点市场重点区域防控清单,加大隐患问题排查、整改、查处力度,形成有效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制度。

(七)夯实基础抓落实

1、加强组织保障。

2、加快政企分开

3、强化党建统领。

4、提升群团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