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关于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40号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1-05-31 17:4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

信息来源:文旅体局

信息来源:

分享:

余成友代表:

您在区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扶持“老鹰潭冬泳基地”,助力“运动之区”建设的建议》(第140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在我区打造“运动柯城”品牌效应下,冬泳运动在我区迅速发展。我区民间“老鹰潭冬泳队”由游泳爱好者自发组织,成员已达到近三百人,各类游泳活动由游泳队员自筹经费并在队员的组织下有序开展,游泳队自发成立游泳指导和救援小组,对在此区域游泳的群众进行免费的指导和救援,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 

由于游泳运动具有较高风险,国家、省、市均有一些管理规定。2013年5月31日,国家体育总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第16号公告,将游泳、潜水等4个项目列为第一批高危性体育项目。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游泳场所管理办法》规定:设立游泳场所必须全面执行国家和省相关标准、规范,保证场地、设施设备、水质、卫生环境、安全保障等符合规定要求,应当依法取得《经营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许可证》。衢州市行政许可标准(事项编码:010045600000261824203330801)《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行政许可办事指南》附件5《游泳场所体育设施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说明材料》仅将人工游泳场地列入许可范围并予以明确。

根据相关规定,基地挂牌需逐级报备,我们与市体育局业务部门进行了沟通确认,目前全市范围内还未有政府授牌的冬泳基地。据了解,衢州市游泳协会将在近期对老鹰潭冬泳队的设备和装置进行改善,同时我们热烈欢迎冬泳队注册成为我区的体育组织,今后我们会继续与市体育局保持密切联系,在力所能及的职权范围内支持冬泳活动及赛事的开展。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全面建成“首善之区、幸福之区、运动之区、奋斗之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2021年5月20日


推广冬泳运动   助推运动柯城

关于扶持“老鹰潭冬泳基地”,助力“运动之区”建设的议案

余成友

一、基本概况

老鹰潭位于常山江下游柯城区双港街道孙家村段,与衢江和江山江交汇处,这里江面宽阔,水流平稳,水质干净,是衢州市民传统的游泳首选之地,也是衢州冬泳爱好者民间公认多年的衢州“冬泳基地”。

二、“冬泳”运动及“老鹰潭冬泳基地”发展现状

“冬泳”运动作为全民健身运动国家计划,1995年就列入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确定每年元旦为"全国冬泳日"。全国冬泳日这天,各地政府组织开展渡江、渡海、游泳比赛和公开水域的畅游活动,目前,福州的渡闽江、温州的渡瓯江、宜春的渡秀江、丰城的渡赣江、兰州的渡黄河、大连的千人游海等活动都有较好的全国知名度和影响力,已成为当地对外宣传的一张金名片,对地方的生态环境和起到了积极的宣传效果。

柯城区作为衢州的主城区,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健身意识不断加强,冬泳运动以其独特的健身功效和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据了解,目前衢州市区的冬泳运动主要由民间爱者组织开展活动为主,爱好者群体主要分布在衢化游泳协会、衢江区游泳协会和柯城区老鹰潭冬泳队中,其中以“冬泳队”命名的就属柯城区的“老鹰潭冬泳队”一家。据“老鹰潭冬泳队”队长介绍,“老鹰潭冬泳队”成立于十几年前,主要由6名常年在老鹰潭游泳锻炼的冬泳爱好者自发组成,目前队员人数已增加到现在的294人,队员人数超过衢州市游泳协会会员人数,已成为衢州加入队员最多的游泳队伍组织。“老鹰潭冬泳队”发展快、吸引力大,除了“冬泳运动”本身的魅力外,主要得益于队里有一批热心为大家做义务服务的人员,同时,还定期开展水上救生训练培训,组织队员参加水上救生员资格考试,“老鹰潭冬泳队”还和全国各地的冬泳运动组织保持联系,每年都会组队报名参加全国各地政府体育部门主办的游泳赛事,也取得过不少奖牌。据不完全统计,“老鹰潭冬泳队”先后共组队参加过60多场由各地政府体育部门组织的全国性游泳运动赛事,取很过个人团队不少好成绩,仅2020年下半年就组织队员报名参加过10 场赛事,有一名队员还取得过全省冬泳比赛个人项目第3名的好成绩。据了解,“老鹰潭冬泳队”成立对老鹰潭水域防溺水无形中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没有成立老鹰潭冬泳队之前,老鹰潭每年多要发生好几次弱水身亡事件),自从老鹰潭冬泳队成立后,在基地范围内游泳的没发生过一起溺水身亡事件,同时还先后成功抢救过4名溺水者,对新来游泳者没带救生设备下水及时提醒和阻止,队员还经常参加救生培训等等。另外衢州市泳协每次举办大型赛事,老鹰潭冬泳队员都会组织队员义务参与自愿服务活动,每月定期组织队员清扫基地周边的垃圾,制止一些不文明行为,整个队伍充满积极健康向上的正能量。目前,柯城的“老鹰潭冬泳队”不仅在衢龙江常开,而且在四省边际周边城市和全国冬泳界都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

随着老鹰潭冬泳队名气增大,慕名入队的人员不断增多,队员已从当初的退休老人群体为主扩大到老中青各年龄段都有,年龄最大的83岁,最小的7岁 ,衢龙江常开和四省边际周边城市冬泳爱好者慕名“到此一游”的也不在少数,成为衢州冬泳爱好者事实上的冬泳基地和“网红打卡地”。现在数九寒天下,天天前来冬泳锻炼的就有100多人,每天清晨6点到晚上6点,老鹰里潭挂着红色跟屁虫冬泳人已成为衢州冬天的一道新景观。

三、“老鹰潭冬泳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意见建议

一是无官方名称注册,无法以属地之名组队报名参加赛事。“老鹰潭冬泳队”由于还没有在民政部门注册过,属于“名不正言不顺”,除了一些核心队员,整个队伍组织松散,没有什么好的管理措施,平时队员组队参加的全国各地的冬泳赛事都是以队名名义组队报名,没有一个名确的代表地,费用也由大家AA自行解决。

二是场地设施简单。“老鹰潭冬泳基地”虽有“基地”一说,但其实没有任何基地设施配备。主要是利用孙姜大桥下的空场地临时摆放了一个集装厢,主要用于存放一些自行配备的救生衣、救生绳等必要的救生用品,以及各种游泳装备,同时,兼用于男女游泳换衣间。三是无经费来源,必要的设施条件没法改善。由于“老鹰潭冬泳队”是冬泳爱好者自发成立的,经费来源主要是由入队队员一次性交纳100元费用,主要用于交纳冲澡的自来水费用。并无其他渠道来源,想给队员提供些必要的服务和配备些生活设施(如开水等)也心有余力不足。一些之前购买的救生衣、救生绳等必要的救生用品也已使用多年,需要进行更换。

鉴于“老鹰潭冬泳队”的规模人数和影响力以及当前“老鹰潭冬泳基地”存在的问题,根据柯城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四个区”建设之一“运动之区”的目标要求,认为利用“老鹰潭冬泳队”影响力,建立“老鹰潭冬泳基地”,打造老鹰潭冬泳运动金名片,助推运动之区建设时机已比较成熟,再加上许多老鹰潭冬泳队队员本身的多年愿望。特建议:

1、授牌成立“衢州老鹰潭冬泳基地”,补上衢州市区这个运动短板(目前江山、开化等地已有政府授牌冬泳基地),使民间流传的”老鹰潭冬泳基地”说法名副其实。

2、改善基地设施条件,提升整体影响力。利用基地所在地的孙姜村健身设施的功能,加装相关照明和必要的卫生设施,建立单独存放救生用品的房间及男女换衣间,更换部分已老化的救生设备。

3、完善队伍组织.完善队伍注册,纳入政府管理的民间体育组织,

4、定期定点组织全市性游泳赛事。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老鹰冬潭泳队”管理基地,并代表所在地组队参加全国各地有影响力的体育赛事,扩大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