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食品药品监管 > 食品安全
索引号: 11330802307671925H/2021-53148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市场监督管理局 成文日期: 2021-02-08
发文字号: 有效性:

2020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1-02-08 11:49 浏览次数: 字体:[ ]
分享:

今年来,在市食安办的关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各项食品安全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已圆满完成各项年度任务指标。现将年度重点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重点工作情况

(一)深化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今年,市委市政府调整设立了衢州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市委副书记、市长汤飞帆亲自担任主任,编制了党政领导干部责任清单。根据要求,调整设立了柯城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按照领导分工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食品药品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同时各乡镇、街道也相应调整设立了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编制了责任清单,实现了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全覆盖,层层压实了责任。

(二)持续推进“双安双创”示范引领行动。印发了《柯城区深化浙江省食品安全区创建工作实施意见》,完善经费保障、宣传教育、督查考核等长效化工作机制,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健康浙江创建等重点工作,联合开展疫情防控期间积压食品专项清理、校园及其周边食品安全大检查、餐饮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486人次,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520户次,学校食堂43家,养老机构食堂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65家,建筑工地食堂19家,食品生产企业44户次、小作坊109户次,小食杂店1162户次,排查整治风险隐患350余条,持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创建成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今年8月,省、市食安办分头对我区进行了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跟踪评价,总体情况尚可,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日前,已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落实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现正组织区食药安委各成员单位和乡镇(街道)举一反三,细化举措,进一步做好“双安双创”的动态管理工作。

(三)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能力建设。

1、加快实施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分类分级管理。我区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实现所有乡镇(街道)星级食药安办全覆盖,形成“上下统一、体系完整、规范有序、运行高效”的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协调体系(省里要求3年内完成)。4月13日,召开全区第一次食品安全工作例会暨乡镇(街道)食药安办分类管理工作推进会,专题布置了基层食药安办星级创建工作。区食药安办主任、副主任带队对今年申报创建的乡镇(街道)开展督查指导。9月底,对万田乡、九华乡、华墅乡、府山街道、荷花街道、花园街道、衢化街道、双港街道等8个乡镇(街道)开展验收评价,均达到三星级标准,顺利通过验收。其中,府山街道达到四星级标准并顺利通过省食药安办验收,获得省财政三星级10万元/个、四星级20万元/个的资金补助。

2、持续提升基层食品安全协管能力。今年初,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学习培训工作的通知》,组织各乡镇(街道)专兼职干部和食品安全协管员积极参加浙江省食品安全协管网络学院学习和考试。8月初,举办了全区食品安全协管员技能竞赛,来自15个乡镇(街道)的51名食品安全协管员参加了比赛,极大提升了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的学习热情,同时选拔出一名优秀队员代表衢州市队参加全省协管员技能大赛,取得了全省竞赛团体第三名和优秀组织奖的荣誉。截至9月底,我区基层食品安全协管员参加学习率和考试合格率均已达100%,提前圆满完成省定目标。

(五)积极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1、疫情防控期间积压食品及原料专项整治行动。自3月以来,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企业自查自纠、部门联合行动、村(居)网格员巡查等多种形式,对辖区食品生产企业、小作坊、小食杂店、食品批发市场、餐饮服务提供者等停产停工时间较长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积压食品及原料专项排查。期间,共出动执法人员4486人次,检查食品生产企业44户次、小作坊109户次,小食杂店1162户次,查处违法行为4起,处置积压食品及原料约20公斤。

2、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5月23日下午,按照省局上午紧急召开的食品安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在全区范围内迅速部署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当天下午,牵头组织区教育局、民政局、卫健局、住建局等相关部门和15个乡镇、街道召开食品安全紧急会议,成立以食安办主任、市场监管局局长为组长的,由区市场监管局、教育局、民政局、卫健局、住建局等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的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明确重点,细化方案,严格按照“细查、严管、重罚、实改”的工作要求及时部署开展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共检查重点餐饮服务单位205家,其中学校食堂43家,养老机构食堂12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65家,建筑工地食堂19家,疫情隔离点1家。责令改正70家,整改合格62家。此外,各乡镇、街道食安办积极组织乡村两级协管员开展了食品安全大巡查,检查各类餐饮服务单位850余家。

3、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大整治。结合春季开学学校及其周边餐饮单位食品安全检查,区市场监管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校园食品安全大整治行动,重点对学校食堂持证情况、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食品加工及从业人员卫生、食品原料采购索证索票及登记、餐具清洗、消毒及保洁、食品贮存、食品留样等进行全面检查。期间,共出动检查人员408人次,检查学校、幼儿园食堂108家,周边食品经营单位126家,排查整改问题78个。

(六)打好食品领域疫情防控战。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全省疫情防控从以“防人”为主向“人物并防”转变的策略部署,区食药安办牵头成立由区市场监管局、区经信局(商务局)、区卫健局、区电商中心和区大数据中心为成员单位的区疫情防控高风险冷链食品“物防”专班,建立周工作例会、督查考核等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开展全区高风险冷链食品“物防”工作,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6月18日,区市场监管局召开进口高风险冷链食品 “物防”工作部署会,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各项“物防”工作要求。11月25日,召开全区食品药品安全暨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部署会,蒋国强区长部署下步“物防”重点工作。12月18日,召开区进口冷链食品“物防”工作周例会,回顾总结前期“物防”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重点。截至目前,区市场监管局:出动执法人员1826人次,检查进口冷链食品经营户1548家次,排查出相关从业人员379人,自愿接种疫苗171人,发放责令整改通知书32份,向冷链经营户发放《关于加强秋冬季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的告知书》153份。与柯城公安分局、柯山公安分局开展重点场所冷链经营户的专项联合检查,共查冷链经营户48户,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4份。截至本周,实现赋码5213个,扫码19880个,赋码率超过100%,扫码率达100%。区卫健局:已连续3周开展人、物、环核酸检测,全部为阴性。下属区疾控中心每周三对进口冷链食品从业人员及环境开展采样检测。截12月16日,共采样检测从业人员113人、环境标本90份、食品标本90份,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区交通运输局:对辖区内涉及到冷链冷藏运输的物流公司进行排查,并电话联系要求做好日常消控防杀工作。区专业市场管委会:按照市进口冷链食品“物防”专班集中仓建设要求,成立专仓运行管理行政小组,确保监管仓正常运营。

(七)构建抽检全过程质控体系。根据省、市局要求,制定《2020年柯城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2020年柯城区食品安全抽检监测计划实施方案》,以发现问题、查处问题、解决问题为导向。聚焦高风险产品、特殊人群膳食食品、连续发生问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大对农兽药残留、微生物、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等突出问题的抽检力度,及时发现并解决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同时,结合日常监管工作需要,积极开展校园及其周边食品抽检、端午节节日食品抽检、中高考考点学校食堂抽检、蛋糕店抽检等多个食品安全专项抽检行动。今年,市局核定我局抽样任务740批次(包括食品500批、食用农产品240批),截10月底,共完成抽检823批次,超额完成任务指标,其中10批次不合格,均已立案查处。此外,按要求做好抽检信息的录入、公示等工作,抽检完成率达111.22%,公示率达100%。

(八)推进食安治理体系建设。结合辖区实际,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思路,在全省率先实施“资金滚动性”食品安全公共责任险(采取政府购买的形式为辖区居民按照3元/人/年的标准投保食品安全公共责任险,设立食品安全风险管理基金,实行每年计提,每年结余基金直接抵付第二年保险费。如:2018年支付130万,在未出险的情况下,2019年扣除运营成本后只需支付76万元,2020年仅需支付47万元),实现了以最少的财政支出办好了最大的民生大事,构建了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新格局。今年5月29日,全市食品安全责任保险现场推进会在我区顺利召开,充分肯定推广了我局该项工作。日前,该项做法获得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优秀调研文章三等奖。


信息来源:市场监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