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21-7874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应急管理局 | 成文日期: | 2021-02-25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2021-78749
应急管理局
2021-02-25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02-25 15:1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应急管理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应急管理局
2020年,区应急管理局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的通知》和《衢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重点工作,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切实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不断加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救灾法治建设。现将主要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落实责任,提高依法治理能力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法治责任。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按严格按照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的有关要求,率先垂范、勇于担当,严格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并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按照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定期组织召开会议听取法治建设以及依法行政等相关工作开展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圆满完成法治建设各项目标任务。按时向区委依法治区办报告上一年度法治建设情况并通过局区政府门户网站公开,局党组专题研究部署法治建设工作2次。
(二)加强法治宣传,落实普法责任。全年党组学法5次以上。积极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及《民法典》学习,并通过微信及政府门户网站宣传,并邀请浙江东昊律师事务所为我局全体干部职工开展《民法典》宣传培训,并在提任的中层干部中开展宪法宣誓活动。
1、扎实开展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以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五进”活动为契机,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多渠道的推广宣传发动。全面发动区各安委会成员单位、各乡镇(街道)园区干部职工、辖区企业职工及广大社会群众通过“链工宝”APP参加全国安全知识网络竞赛活动,柯城区总积分152119分,位列全市第一,安全生产和应急知识宣传普及取得了广泛深入、全面覆盖的好效果。
2、组织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为增加安全生产知识宣传的趣味性和广泛参与性,联合区总工会在“柯城工会”、“柯城应急管理”微信公众号上开展“安康杯”知识竞赛活动,由区总工会牵头组织辖区各单位干部职工及企业职工参加安全生产知识答题竞赛活动,普及安全生产知识常识。
(三)认真部署实施,严格依法行政。根据法治政府建设要求,我局明确依法行政工作重点、工作标准、责任分工和时限节点,及时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落实法治宣传教育责任,积极开展以案释法及疫情防控法治宣传工作。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法,观看法庭庭审的网络视频,严格用法、规范执法,深化行政执法、普法宣传、案卷评查和安全生产执法等法制相关工作。
开展涉及市场经济主体政策公平竞争审查4件。对近年来出台的521件文件进行详细梳理,经审查,我局出台的涉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政策未发现违反公平竞争相关规定。全年开展本部门“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监管任务9个、跨部门监管任务1个,抽查15次,抽查用人单位15家,出动检查人员30人次,覆盖全部检查事项。引入信用规则,信用覆盖率达80%。运用掌上执法平台开展即时检查,全年开展即时检查332次,“掌上执法”完成率100%。建立负面清单,审批事项的材料、要求等八方面在政务网上公开。
二、尽职履责,依法全面履行应急职能
一是有序实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出台《柯城区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柯城区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组织领导框架图和工作任务责任分工及进度控制表》,专题召开全区安全生产会议推进三年行动。坚持底线思维,克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松劲心态,严阵以待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保障全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二是认真部署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根据应急管理部《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导则》宣贯解读视频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新一轮危化品企业自查自纠工作。宁海“9.29”火灾事故发生后,我局立即行动,迅速召集相关单位召开会议,深化工矿商贸领域危化品使用专项整治,排查出全区危化品使用企业141家,全部录入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大数据平台。督促危化使用企业停产整治1家,开展安全现状评价2次。邀请省厅指导服务专家组,对伟荣药化公司及弗莱公司进行了指导服务共排查出165项问题,现已基本整改到位。
三是积极推广安环险扩面工作。认真贯彻全市安环险扩面工作,将安环险扩面工作作为全区阶段性重点工作,提升工作动能,强化组织领导,切实保障安环险扩面工作顺利推动。多次组织区金融办、航埠镇、双港管委会、区市场监管局、柯城人保公司等相关单位召开安环险扩面推进会,局领导多次带队上门开展一对一动员,目前全区31家企业安环险全部落实到位。
四是率先推行“班前3分钟”活动。柯城区先行先试,在机械加工、金属冶炼、一般工贸等行业领域选择9家试点企业,实施班前3分钟制度,同时逐步推广,通过班前教育等方式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主动安全能力,以班前三分钟为突破口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营造安全文化,从“一人讲安全”到“人人说安全”。
五是坚持双线作战,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安全防范。根据区安委会统一部署,采取集中突击攻坚的方式,用时20天实现全区“八大重点行业”隐患排查全覆盖,由区安委办牵头对全区“八大领域”开展地毯式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共检查场所1756家,排查隐患1208处,现已全部整改完成,全力保障复工复产安全。
三、健全机制,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一)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机制。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等法定程序,建立重大决策目录清单。推进了重大决策科学化、法治化。
(二)积极推进法律顾问制度。每年将法律顾问费用作为专项经费纳入年度部门预算,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认真筛选考察法律顾问合作单位,签订《法律顾问服务合同》。
四、多措并举,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巩固深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全面履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了各项执法活动的程序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加强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我局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达90%以上,通过内部学习、外面请进来及向外派出学习等方式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培训。
(三)严格进行法制审核。所有进入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全部进行合法性审查,对每一份行政处罚案卷审查后逐一出具书面审查意见和建议,处罚案卷质量逐步提高。今年以来,所有审核的案件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四)按照要求参加案卷评查活动。积极参加行政执法案卷评查活动,按照要求报送我局行政执法案卷,抽调业务骨干参与评查组逐卷进行评查打分,我局行政执法案卷质量显著提高。
(五)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建立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明确投诉举报处理程序,设立24小时无障碍投诉举报电话,通过媒体、网络、报纸向全社会公布,积极接受社会监督。安排专人负责举报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强化执法监督和责任追究。截至目前,我局未接到行政执法方面的投诉举报。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对外法治宣传形式单一、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力度不够。虽然每逢“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和“消防安全宣传月”等相关时间点,我局都会进行法治宣传活动,但是多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或者通过发放三折页小册子进行宣传。虽能起到一定宣传效果,但是形式单一,针对性不够强,而且内容单调枯燥,群众都对我们的宣传活动不感兴趣。在平时对法制宣传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大多是通过网上微信推送进行宣传,有时工作太忙就忽略了这一块,未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制。
二是依法行政的落地存在“最后一公里”现象。我们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去企业的过程中,由于技术设备、人员不足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很难完全按照标准去执法。就目前应急管理局的情况大队常备执法人员只有一人,为了保持执法的公正性还要去其他科室借调一名具有执法资格的人员陪同执法。
三是部门内机构改革进程和法治政府建设不完全适应。应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短缺。机构改革后,区应急管理局在原安监局的工作职能基础上新增了13项工作职能,我局的防灾减灾救灾科、执法大队、企业监管科等多个科室在岗人员只有1-2人,应急工作任务重、应急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短缺,导致工作开展疲于应付,难以提升工作成效。
六、对策和措施
一是重视法治宣传工作,设置专人专岗负责制。宣传的作用在任何时候都不容忽视,法治宣传必须由专人负责。同时要更加注重宣传的实际效果。要贴近群众,多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比如“安全生产小品进企业活动”、“消防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防灾减灾村民大讨论活动”等。要通过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活动,调动群众参与宣传的积极性。将普法责任和法治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切实提高群众的关注度。
二是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打通依法行政的“最后一公里”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通过制度、人员、装备等的支持,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和上级部门的沟通,争取人财务的支持,同时要加强执法队伍的建设,提高执法队伍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一支专业能力强、执法素质过硬、人员装备齐全的适应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执法队伍。
三是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坚决把安全保障做强做优。严格对标中央、省、市、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精神和要求,坚持创新引领,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着力构建适应新时代的应急管理体系,明确职责分工,畅通运行机制,真正实现优化、协同、高效的目标。积极修订好各类应急预案方案,落实好应急救援队伍,充实好应急救援装备,不断做强做优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一旦突发安全生产事故和自然灾害,能够有序、有力、有效处置,最大程度减轻灾害损失、减少人员伤亡。
六、2021年度法治政府工作思路
一是继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法制化水平。
二是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规范安全生产涉嫌犯罪案件的移送工作,及时查处安全生产领域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加强与法制部门的沟通,切实在制定重大行政决策、推进依法行政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是积极发挥法治审核员的作用,加强对规范性文件、执法程序和规范性审核。
五是进一步重视和加强法治宣传工作,由办公室专人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