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教育局 成文日期: 2021-12-29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12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2021-12-29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柯城区教育局关于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第7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1-12-29 11:26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分享:

近期,娱乐圈接二连三爆出的“瓜”不断冲击人们的认知下限,从“郑爽代孕弃养”到“华晨宇和张碧晨未婚生女”……经常霸占着“榜单”和荧屏,资本打造的流量偶像终于又一次碎了个稀巴烂!这些所谓公众人物完全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反面典型”。作为学校德育工作者,最担忧的只有一条:对孩子的影响!

随着中国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迅猛发展,智能手机在青少年中的普及率极高。一如当年的疯狂追星,“粉丝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影响巨大,一是有群体交流分享的从众需求,二是个体精神价值认同作用。“粉丝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绝可忽视的。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发布的《2019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19年,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达93.1%,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75亿。互联网对于低龄群体的渗透能力持续增强,32.9%的小学生网民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新浪微博、QQ空间、B站社区等等,这些青少年触手可及的社交平台为他们追逐偶像、形成群体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很多青少年对多元化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趋之若鹜,未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欣喜不已。优秀、积极向上、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偶像的影响当然正面。但如今,几千万粉丝的“明星偶像”轰然倒地,完完全全表现出与之前形象云泥之别,还不仅仅是“道德失范”,甚至是触犯法律,或者运用其人脉资本社会关系等逃避追责。所以,学校德育工作者应引导正确“粉丝经济”“偶像文化”,加强对青少年思辨性的培养,全方位重视思政教育。建议如下:

一、德育工作重心内容的转变

德育工作要始终引导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本遵循,“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除了以往一直在做的“禁毒”“禁色情”“禁网络游戏”等等,还应加入“禁‘娘炮’、‘伪娘’”“禁包装偶像”“禁魔幻言情小说”,要把资本打造的流量偶像明星扒一扒,让孩子们认清真相,不能被虚拟的表象所迷惑。更多时候,我们反而也要借助手机,让孩子们近距离看看偶像们丑态百出的近况,明白虚拟的崇拜特别没有价值。

二、榜样教育要与生活接轨,不能与时代脱节

思政教材中,或已编辑好的成熟榜样教育素材拿来就用,方便省事的同时,高高在上、甚至“完美无缺”的传统榜样对孩子们缺乏感染力、号召力,强制化、单一性的形式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导致抵触心理。虽然学校选择的榜样是很难与孩子们追崇的偶像有重合。但榜样从孩子们眼见的生活中选,不与时代环境脱节这是我们可以努力的。比如去年,围绕着像“钟南山爷爷”“抗疫抗洪战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等所开展宣传活动就是成功例证。

三、要培养理性辩证思维,拒绝“盲从”

新时代的青少年由于接触信息广泛,虽然有部分容易沉溺于泛娱乐化环境,但更多时候又表现出拒绝贯输与盲从。德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把握这一特点,多通过辨析事实,自主探究的形式开展教育,帮助他们将理性认识与情感体验相结合,摆脱“晕轮效应”带来的以偏概全。

殷琼委员:

你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新时期青少年儿童意识形态教育的建议》(第79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区教育局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和思想政治教育。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中心环节,始终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师生头脑摆在工作的首要位置。扎实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宣传贯彻工作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一方面健全中小学校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定期开展集中学习,加强理论武装。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等阵地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团员学习的重要内容,突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党史国史和形势政策教育。另一方面结合国情教育、信仰教育,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重温入党誓词仪式活动,进一步构建新时代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提高广大教师的政治分析能力、价值判断能力、是非辨别能力。三是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要求全区教师要坚定政治立场、理论修养、理想信念、职业道德,对错误的思想和言论敢抓敢管,及时发现和处理倾向性、苗头性问题。

形成合力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全区各校充分利用团、队在未成年人成长教育中的优势,充分利用重大节庆日、传统节日等时间节点,扎实有效开展好校园文化活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全过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中小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真正确保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落实好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开展人文讲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题活动为载体,丰富教育内容,增强广大师生的文化自信。完善“家校共育”教育网络,促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效衔接,全力推进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校园廉洁文化建设。强化思想引领,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引导他们参与实践、勇于探索、开阔眼界,继续深化学校幼儿园童心向党、小学红心向党、初中决心向党的教育,弘扬时代担当和爱国主义精神,牢固树立“听党话,跟党走”的理想和信念,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做好网络宣传思想教育,学校、家庭形成互动育人机制。信息化是高科技高速发展的结果,也是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果因为害怕青少年受到网络影响,就全面禁止他们上网,不仅显得粗暴,而且也不现实。因势利导、循循善诱才是最佳方法,学校作为青少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主要阵地。一方面,做好传统思政与德育课程的教学工作,充分发掘课堂教学内容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内在联系,打造一批学生群体喜闻乐见的精品课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理论成果“齐备而完整”“生动而有趣”地传递和展现给学生。另一方面,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努力用青少年身边的故事,进一步加深学生的认识,或是借助互联网开展与社会主义相关的知识竞赛,引导更多的学生通过互联网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家庭也是培养青少年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构的重要平台。引导父母以身作则,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帮助孩子认识到祖国命运和个人命运之间的密切关系,培养孩子的爱国情操,传递正能量。在工作之余,引导父母尽量拿出足够的时间陪伴子女,与孩子一同参加户外运动、社会实践等有益活动。

感谢你对柯城教育的关心,希望你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我区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1年5月17日

(联系人:胡志刚,联系电话:3032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