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12-29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7
教育局
2021-12-2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12-29 10:2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青少年近视发生率高,现阶段小学生的近视比率达到48%,中学生70%,高中生高达85%,造成如此儿童严重后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儿童青少年近距离学习时间过长、学习强度和频率过大;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经常熬夜等不健康生活方式;家长重智育、轻体育观念根深蒂固;课内外学业负担过重;视力筛查、预防保健和科学矫治等医疗服务体系不健全等等;导致近视早发、高发,错过近视预防的关键阶段。为有效控制我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病率,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建议如下:
一、加强专业指导,将预防放在首位。教育、卫健、文化广电等部门联动,组建专业指导队伍或志愿者专家团队,定期安排专业人员对学校及学生进行视力筛查和护眼保健的指导。学校要教育和监督学生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保障符合标准的光照环境,减少近距离长时间用眼,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鼓励学生多参与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有意识的增加望远时间和次数。
二、加强宣传教育,加大科普力度。通过网络、自媒体、电视、报纸、宣传栏、家长会讲座等多种宣传形式和载体,以各种方式广泛普及近视防控和健康用眼知识,让家长、老师、学生从根源认识到保护眼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近视防控的宣传作为学生健康教育和家长学校的必学内容。
三、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机制。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学校素质教育综合考核体系,建立考核流程、考核标准,以及专项督查制度和责任追究体系,定期对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设施以及近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确保近视防控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四、学业减负,重视身体健康。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深化体育课程改革,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提高学生和家长的对身体健康方面的关注度,吸引更多的学生走向户外开展体育运动和户外活动。
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率居高不下,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近视问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共同发力,让我们一起努力改变现状。
吴祎芬委员:
你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建议》(第46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配合、齐抓共管。2019年2月,柯城区作为全国84家之一、全省5家之一、衢州市唯一的单位被评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试点区。5月,成立柯城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领导小组。7月9日,出台《柯城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柯政办发〔2019〕20号)。全区儿童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在实施方案指导下有序推进。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完成了每年比上一年降1%的工作要求。2019年全区近视率为57.8%,2020年全区近视率为56.4%。
为扎实做好近视防控工作,自2019年7月近视防控工作启动以来,柯城区财政局已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000万元,由教育局负责落实教室采光与照明、教学多媒体更新、课桌椅更新等基础硬件改善工程。其中,400万元用于“健康教室照明全覆盖”工程,全区所有学校的911间教室都完成了灯光提升改造,300万元用于将清晰度不足的电子白板更换为数控一体机,50万元用于更换为最后一批可调节课桌椅,150万用于各校智能视力检测仪的购置。所有新建学校的教室采光、电光源照明、可调节课桌椅等教学设施全部按国家标准进行配置。
我区在2018年以来,全力做好儿童青少年视力普查。落实专项筛查经费,邀请柯城区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爱尔眼科医院、宜视眼科医院等三家单位为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结合学生体检开展视力筛查,并建立一人一档的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教育、卫健等相关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先后对参与筛查工作的医护人员以及学校分管卫生工作的副校长和卫生管理员进行业务培训。2020年,各校配备智能近视筛查仪,区教育局联合柯城区近视防控研究会,共同探索儿童及青少年视力防控管理新模式,建立屈光档案,定期追踪随访、数据分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将儿童青少年视力管理从预防到治疗有机结合,努力降低近视发生率。
为切实减轻不必要的课业负担,我区教育局坚决落实“一增一减”措施,确保学生有时间高效质参加户外活动。一方面给所有学校立规矩、抓常规,另一方面指导学校抓改革、提质效。“立规矩、抓常规”:零起点教学、作业量控制、寄宿制学校晚间学习时间、免试就近入学、统一考试次数、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等要求,在《柯城区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作业量控制和强化户外体育锻炼的实施方案》中给予明确规定,教育局开展定期督查、通报。“抓改革、提质效”:以“有效教学,提升质量”为切入口,引导全区学校开展备课、上课、作业等教学环节的改革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作业练习的效率,从而让教师、家庭放心地将孩子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减少用眼时间,参加户外活动。全区各学校结合自身实际,一校一研究,一校一策略,例如:兴华中学的分层教学研究、新华小学的协同备课、航埠小学的导学案、白云学校的读写结合等在此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案例。
在“增”的工作上,确保学生2个小时户外活动的要求落到实处。一是做到时间上有保证。我区以“阳光体育班级”创建为抓手,充分校内利用好晨间、大课间、午休时间、文体艺时间、校园俱乐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在校1个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以体育家庭作业的方式,将家长督促孩子完成“每天户外锻炼或活动1个小时以上”列入家校联系协议,并要求以视频、图片方式在家长群打卡进行互相监督。二是做到项目上有创新。各学校以“一校一品”体育项目为抓手,对运动项目进行内容上、形式上的创新,努力提升体育锻炼的趣味性,吸引孩子们乐于参与。目前,“一校一品”工作开展实现了点上出彩、线上结果、面上开花的喜人局面:教工幼儿园的足球操、姜家山小学的花样跳绳、汪村小学的迷你球、新华小学的体能游戏等群体性体育项目在全国、省、市进行展示推介;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比例达到75%,名列全市第一,提前1年并超额完成省、市确定创建任务;“校园+俱乐部”模式得到省领导批示。
感谢您对柯城教育的关心,希望您继续建言献策,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1年5月17日
(联系人:胡志刚,联系电话:3032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