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12-29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4
教育局
2021-12-2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12-29 10:1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下一代教育的日益重视,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家长们的热切需求造就了市场上校外培训机构的红火,但这些机构的资质、安全和教学质量也日渐引起社会关注和重视,需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管理,适应全民素质提升的需求。
一、我区校外培训机构现状
截至目前,柯城区共有校外培训机构203家,2020年共收到相关信访件114件,特别是疫情期间,关于退费的事件通过12345连线来访屡屡发生。
二、存在问题
1、办学资质不完善。按照规定,开办校外辅导培训机构需履行相关申报程序,小部分虽然注册了民办非企的营业执照,但仍有大量培训机构并未通过区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办学内容之外的服务项目也公然设点招生。
2、安全经营存隐患。一些办学机构没有法定的办学许可证,办学秩序混乱,存在消防、饮食卫生、人身意外伤害等安全隐患。一些小培训机构,尤其是中小学课后托管辅导机构,租赁普通居民住宅而成,设施简陋,管理松懈,一旦发生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3、培训质量难保证。校外教育培训机构聘请的授课老师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老师没有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管理混乱,教育质量难于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要,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4、政府监管有缺失。校外教育培训一直是多头审批,按照“谁审批,谁管理”的原则,很多机构由于职能交叉出现监管的“真空”。导致收费没有统一标准而且偏高,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引发各种纠纷。
三、意见建议
1、压实责任,源头规范办学行为 审批部门要加强校外培训机构的资质管理和审核,严格按照各项政策文件规定的硬指标,坚持从严审核办学资质,把好准入门槛,共同构建高品质发展的教育生态。市场监督管理局、民政、卫生、公安等相关职能部门也要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履行校外培训机构服务的监督管理职责,做好校外培训机构的年度考核工作和年检工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规范管理,正确引导校外教育培训行业有序、健康发展。
2、规范市场,严格教师队伍管理
建立相关资格证等来规范从事课外辅导机构的各类人员,防止课外辅导市场的良莠不齐,混乱无序。辅导机构新聘老师都需到教委备案,对机构内教师和工作人员要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提高教学效率。
3、加大宣传,提升市场监管形象
大力宣传非法办学机构的隐患及负面效应,逐步提高家长和学生防范抵制非法办学意识。主管部门要定期组织年审和评估并及时公之于众,对审核中存在违规现象的培训机构责令限期整改,不合格者坚决予以取缔。设立举报电话,对违规收费、偷税漏税、虚假宣传、国家事业单位人员参与等现象进行群众监管,坚决查处。
马敏委员:
你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民办校外培训机构监管的建议》(第32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部分校外培训机构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造成中小学生课外负担过重,增加了家庭经济负担,社会反映强烈。为此,从2018年开始,各级政府部门连续出台系列专项治理文件。现将柯城区对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工作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目前,柯城区共有377家校外培训机构,其中文化课类111家,非文化课类266家。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从事文化课培训(即语数英科等高考科目)的培训机构,应依法经教育部门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并依法经市场监管部门登记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非文化课类培训机构,不纳入教育部门的前置审批,直接到市场监管部门注册登记营业执照。
二、校外培训机构监管情况
(一)开展专项治理行动
2018年4月省教育厅等六部门下发专项治理文件以来,区政府就牵头教育、市场监管、文旅体、公安、消防、民政、综合执法、乡镇(街道)等单位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行动。按照“政府统一领导,乡镇(街道)属地管理,部门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分工明确。至今,共有136家违规培训机构被关停,其中文化课类82家,非文化课类54家。
(二)规范审批办学许可证
根据市教育局要求,区教育局拟定了《衢州市柯城区营利性文化课程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及审批办法(试行)》,依法依规审批中小学文化课培训机构办学许可证。审批过程中,区教育局重视办学内容、师资队伍、财务管理审查,尤其高度重视培训机构办学场所的安全审查。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的要求,中小学文化课培训机构必须配备专职保安,配备防护盾牌、钢叉、脚叉、警棍、催泪喷雾剂等9种防卫器械并要求保安熟练使用;安装110一键联网报警器;校舍全方位安装监控,视频存储至少保存30天以上;所有消火栓、灭火器均配备安全记录卡并每月检查登记;办学场所消防验收合格等等。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中小学文化课培训机构教师流动频繁、个人素质参差不齐。区教育局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要求举办者、校长定期开展主题教育会议,并将各自师德师风教育内容、会议照片、心得体会等发到区培训机构管理群内共享,互学互看。
要求文化课培训机构配备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单个教学场所的专职教师不得少于3人;不得聘用中小学在职在编教师;所聘任的从事文化课的专职教师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证,其他专职教师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能力或专业技术资格证书。
(四)落实信息备案和公示
根据教育部门文件精神,中小学文化课培训机构各期次开班之前,区教育局都要求提交该培训机构的《课程信息备案表》和《教师信息备案表》,向教育局报备。
教育局组织对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教师资格信息、上课进度安排、上课时间、培训收费等备案情况进行审查。审核通过后,要求举办者将备案信息在培训场所显著位置予以公示,接受管理部门、家长、学员等社会各界监督。
文化课培训机构只有通过备案审核并向社会公示之后,区教育局才允许其开班教学。
(五)加大宣传和定期公示
区教育局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微推、发放告家长书等形式,向家长、学生等社会各方宣传培训机构相关信息,定期向社会公示已审批的中小学文化课培训机构“白名单”。
每学期开学前或热点问题关注时,《@家长朋友——开学了,区教育局提醒大家谨慎选择培训机构》《“双督查”重拳出击!柯城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督查行动》《柯城区教育局抓实中小学文化课校外培训机构积极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如何选择中小学文化课校外培训机构?柯城教育教您“八查看”!》等一系列文章,区教育局官微“柯城教育”相继推送出来,供大家查看提醒注意。
三、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当下的校外培训市场,确实不同程度地存在应试、超标、超前培训等问题;虚假宣传、乱收费等现象;“唯分数论”的教学方法,包装出来的名校师资……让培训内容偏离了教育的目标,“校内减负、校外增负”成为基础教育痛点。
当前,破解这一怪圈,要从需求与供给两端入手,一方面打破“唯分数论”,优化评价体系,淡化分数焦虑,这方面还需教育及其他相关部门继续努力探索;一方面提升学校教育的质量与水平,提高课堂效率。柯城区教育局继续落实四点钟学校管理制度,提升放学后辅导的效率,减轻家长、学生负担。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校外培训机构乱象”问题上,家长们一方面都希望孩子身心健康,有个幸福的童年;另一方面也唯恐孩子输在分数竞争的起跑线上。这些问题都属于社会性问题,不是教育部门单独可以解决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解决。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全面建成“首善之区、幸福之区、运动之区、奋斗之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1年4月26日
(联系人:方小良,联系电话:15857091412、3032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