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教育局 | 成文日期: | 2021-12-29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4413/2021-74003
教育局
2021-12-29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1-12-29 10: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教育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教育局
现实社会中未成年犯罪,却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尤其是那些了解法律知识的未成年人,仍然肆无忌惮的实施严重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未成年人精神空虚、道德淡化、行为示范,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对国家、对人民、对集体、对他人缺少基本的责任感和道义感。在那些犯罪的未成年人的意识中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丑美观被颠覆,沉迷于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许多未成年人在堕落和走向犯罪的过程中道德良心的约束和自责失去作用最终走向犯罪道路。
未成年人有如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代又一代的未成年人是否健康成长,是否奋发有为。让未成年人树立国家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国家、家庭和自身负责,班组未成年人振奋精神、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目标,是全社会共同责任。本人提出如下建议:
一、全社会要关心支持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高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关注度,培养未成年人健康人格。未成年人处于身体迅速发展、心里快速变化、情绪反应剧烈、精力充沛的阶段,对社会发展中呈现的某些不良现象,不能正确看待,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缺乏正确认识。
二、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要发挥宣传作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播正能量,加强互联网站监管,加强其社会责任感,积极传播先进文化,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和丑美观,增强未成年人对国家、对人民、对集体、对他人的责任感和道义感。
三、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德智并重。如果家庭教育不好,导致子女违法犯罪,这不仅是家庭的不幸,而且也是国家的损失。而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则是孩子的社交能力(通过沟通、协调,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和自理能力,可以说后面这两种能力才决定了孩子在社会之中的高度,所以家长不能一味地追求孩子的成绩,要重视对孩子人格教育。
四、加强学校道德教育,老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学校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防线。学校在对未成年人进行科学文化教育的同时,要不断加强道德教育力度。通过思想道德教育,一方面是未成年人懂得什么是道德,划清善与恶、是与、道德与不道德的界限,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遵守什么样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另一方,要让未成年人懂得为什么要讲道德,为什么要遵守道德,违背道德对社会对个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师德教育,要求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五、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内容解决向上。通过大量的阅读,丰富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的审美观。通过阅读丰富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的精神生活,使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未成年人的心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促进了未成年人的行为习惯和健康人格的养成。
余锦芝委员、吕颖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四届五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建议》(第23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认真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部门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区教育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进一步加强领导、健全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加强联动,着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抓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一是落实工作机构队伍。构建了以教育行政部门为领导,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组建了由学校支部书记、校长、德育主任、班主任、德育导师、任课教师共同组成的工作队伍,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区教育局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记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积极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思想品德评价体系,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加强德育工作,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思想道德建设。
三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工作网络。家庭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我们持续完善以学校为主体,以家庭和社会为合力教育格局。创建家长学校,联合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研讨等各项活动,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子女、孤残儿童、单亲家庭、困难家庭、流动人口家庭等特殊群体的子女教育,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思想状况。
二、抓法治教育,进一步增强师生法治观念
一是把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作为学校法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落实法治教育课,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预防犯罪教育,做到法治教育计划、教材、师资和课时“四落实”,寓法治教育于学科教学之中,贯穿在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
二是以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为主线,深化教育普法工作。以依法治校理念、章程制度建设、民主管理监督、师生权益保护、学校办学行为、法治宣传教育、平安校园建设等为内容,进一步普及依法治校理念,提升依法治校水平。督导加强学校法治副校长、法律顾问制度建设。联合司法局举办了送法进校园活动;各校积极开展了学法用法活动,各项法治宣教活动达到了既定效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三、抓德育常规,进一步加强行为规范养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团队活动、校园文化等各个环节,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远大志向,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是与课程教学相融合。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与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的契合点,结合实际积极研发德育校本教材,以目标化的形式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二是与实践活动相融合。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视并加强了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实践工作,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师生开展了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文化遗产教育主题实践活动、“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向国旗敬礼”系列活动暨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网络安全宣传日”活动等丰富多彩的主题实践活动,深获广大师生的好评。
三是与落实《中小学生守则》相融合。我们按照《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根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区分各学段重点,进一步强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重点抓好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之中,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尊重生命、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
四是与评先评优相融合。每年组织开展校、区、市级新时代好少年评选,引领了广大青少年的价值取向,传递了正能量。
四、抓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针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我们从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人员、教材和经费等基础工作抓起,不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管理,取得了突出成效。完善建立了市、县(区)、校三级心理健康工作网络,组织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截至目前,教师心理健康C证持证率达到72%,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所有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措施、突出实效,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广大青少年茁壮健康成长。
最后,感谢你们对柯城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衢州市柯城区教育局
2021年5月17日
(联系人:胡志刚,联系电话:30326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