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759X/2020-7393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0-10-22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759X/2020-73937
综合政务
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2020-10-22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0-10-22 11:15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经济和信息化局(商务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经信局(商务局)
今年以来,面对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区经信局早摸排、早谋划、早筹备、早服务,全力保企业、保订单,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保障柯城区工业经济和商贸流通平稳运行。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指标完成情况
(1)工业生产方面: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2家(6月份新增入库2家)。2020年1-5月,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27.02亿元,同比增长3.4%;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5.98亿元,同比增长9.9%;产销率96.8%。
(2)工业效益方面: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7.74亿元,同比下降3.9%;利税总额2.20亿元,同比增长3.4%,其中利润总额1.55亿元,同比增长2.9%。
(3)工业投资方面:1-5月,累计完成工业投资52618万元,同比增长20.77%。其中,累计完成制造业投资52434万元,同比增长20.35%;累计完成技改投资34666万元,同比增长13.3%。
(4)省重点项目情况。一是“百项万亿”项目。2020年共安排实施5亿元以上重点投资项目3个。其中金沃精工轴承产业园项目在建,1-5月完成投资2098万元;鸿盛环保项目部分已投产部分在建,1-5月完成投资9514万元;意瑞含氟特种薄膜项目设备安装中,1-5月完成投资1200万元。二是共安排省5000项技术改造项目20个,2020年计划投资3亿元,1-5月累计已完成投资1.55亿元。
(5)市重点项目情况。2020年列入市重点工业投资库的固投2000万元以上项目41个,2020年计划总投资10亿元。从类型看,新建项目7个,续建项目34个;从进度看,处于前期阶段的5个,土建中13个,设备购买安装调试中8个,已投产或部分投产的15个;从投产时间看,一季度投产项目8个,二季度投产项目8个,年底前投产项目15个,2021年投产项目10个。
2.商贸流通指标完成情况
(1)外贸出口。1-5月实现出口额7.26亿元,同比增长-3.2%,位列全市第二。因市对县市区综合考核文件未下,具体任务未定。因受疫情、中美经贸摩擦等影响,出口目标暂定为正增长。
(2)利用外资。1-5月全区实到外资510万美元(博瑞中硝),同比增长33.51%,位列全市第二。因市对县市区综合考核文件未下,具体任务未定,预计能超额完成任务。
(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月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总量排名居全市第1;同比下降9%,增速排名居全市第4。
二、工作推进情况
1.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是多方筹措防疫物资。根据区指挥部统一安排,1月25日第一时间成立由区经信局牵头物资采供组,积极开拓物资采购供应渠道,共采购和获得市指挥部调拨物资58万件,其中采购口罩33万只,有力保障了全区的疫情防控,并被区委区政府评为集体三等功。二是全力保障生活供需。成立生活物资保障组,全力保障全区粮油肉等生活物资供应,物价保持相对平稳。开通“物流绿色通道”,为全区运送生活必需品的车辆开具通行证,共发放通行证61张。不定期对全区商场超市进行督查,指导商场超市做好防控期间的各项工作。三是配合做好“包区清楼”工作。根据区组织部工作部署,全局所有干部全力支援衢化街道望柯村,共派出120多人次参与社区门口卡口,居家隔离人员后勤保障等工作。
2.抓早抓好复工复产。成立工业和商贸流通业复工领导小组,通过 “网格+专班”点对点摸排梳理,制定复工“作战图”,在最短时间内实现复工100%,其中2月18日率先在衢州全市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全面复工。一是深入开展三服务。靠前深入平台和企业一线服务,通过“四早四明”(早摸排明人员底数、早谋划明复工举措、早筹备明物资保障、早服务明帮扶对策),一企一策、一人一档,第一时间全面排查全区工业企业员工花名册,研究提出“一册两表两方案两承诺”等14条复工措施建议,争分夺秒抢复工时间。对重点企业进行每周1-2次的日常走访联系和对接服务,建立“一企一档”强化分析研判,帮助企业进行政策解答、支援防疫物资、协调解决用工问题等,累计深入企业车间开展点对点服务1500余次,解决问题290余个。二是助推企业转产转医。成立由经信、市场监管等部门组成的口罩专班,开展“线上+线下”驻企服务,指导重点企业抢抓防疫政策窗口期,通过“短平快”技术改造、增补设备等方式,积极进军口罩、防护服等生产领域。目前柯城区新增(转产)防疫物品生产项目企业9家,其中口罩生产企业7家,全区口罩日产能达300万只以上。佰意智造服饰成功取得二类医疗器械生产资质,日产防护服5000件,口罩55万只以上,1-5月企业新增产值1.5亿元,拉动全区规模工业增长5.8个百分点。浙江睿丁、佰意智造两家企业成功通过“白名单审核”,1-5月两家企业出口额1416万元。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根据“柯指14号令”制定经信口操作细则,助力企业复产达产。利用“政企通”平台,开展在线申请、审批、兑付全流程网上办理,实现“零跑腿”“零材料”“一键申请”申报政策兑现,成功完成5次政策兑现,累计完成政策兑现1049万元。积极向上对接争取,浙江佰意智造服饰有限公司、浙江睿丁生物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被列入省级重点口罩生产(加工)企业名单(第一批),预计两家企业可分别享受省级、区级资金补助131.13万元、214.76万元;此外,英虎旅游用品、美加华两家企业预计可享受区级资金补助28.5万元。向双港开发区、航埠工业功能区、专业市场管委会三大平台共计调拨18万多只口罩用于企业复工。先后派出6人次,通过3趟高铁专列,接回云贵湘地区务工人员200余人,惠及企业近60家。帮助7家企业申请稳外贸专项贷款,获得贷款额1500万元。组织申报小微企业出口信用保险企业21家,资金2.77万元。
3.组建三大专班推进工作落实。按照“争先创优”行动的工作要求区经信局迅速成立工业专班、消费专班和出口专班三大专班,统筹安排全局干部充实三大专班力量,实行“专班化”运行模式加速推进专班各项工作。一是工业攻坚指数全省上游。1-5月,柯城区“1+6”工业攻坚指数89.18,全省第18,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9.9%,全市第2;MEI指数规上工业和规上服务业合并得分47.97分,全市第1;工业专班工作评价指标得分3.57分。二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受疫情冲击较大。1-5月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8.3亿元,总量排名居全市第1,但受疫情冲击以及去年同期基数较高的影响,同比下降9%,增速排名居全市第4。MEI指数推进分75.23,目标完成度得分6.58分,全省排名第57。三是外贸出口持续回暖。5月出口专班“MEI指数”得为7.33分,全市排位第4位,全省排位第60位(4月份MEI总分4分,得分3.5分,排位68位,5月份进位8位)。5月柯城区出口专班推进体系得为84.87分折合得3.39分,全市排位第3位。
4.加快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业态。一是数字引领企业转型。充分依托“两院一会一平台”及数字经济相关智库和专业机构,建立数字化项目储备库全力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重新修订数字经济专项扶持资金实施细则,用1000万的专项资金扶持撬动了企业3500多万的投入,企业投入积极性和额度不减反增,目前已从21个备选项目中择优选取18个项目列入本年度项目培育库。组织企业数字经济领域考察和学习数字化改造经典案例和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先后组织了产业数字化项目培训会、智能制造行业对接会和数字经济专题学习培训会,带领重点企业赴上海宝信集团、六七八九集团和霍尼韦尔(中国)等企业进行考察。二是在线直播带货促进消费。积极鼓励企业通过主流平台以“直播带货”的创新方式为突破口带动消费。如鲟龙水产先后邀请8位达人、100位素人在小红书等平台进行鱼子酱“种草”,并通过录制发布鲟鱼养殖、加工、打卡米其林餐厅鱼子酱美食等视频,在抖音号、小红书、快手等平台发声宣传,吸引热度。同时开设天猫旗舰店淘直播账号,专人直播带货,积极对接流量,参与了刘涛5月30日聚划算百亿补贴直播,1-5月份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67%。三是国际站平台助力“品牌出海”。加强与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通过开展线上培训等推动电商平台和企业融合发展,实现“品牌出海”。浙江俊峰作为衢州阿里巴巴国际站合作会员和全国阿里跨境电商的行业标杆,在今年疫情严峻情势下抢占先机,6月份签订订单120多万美元,订单同比增加180%。组织衢州金源宏泰制冷剂有限公司等38家企业,参加尼日利亚汽配等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27场。
四、存在问题
1.工业下行压力变大。一是企业资金压力仍较明显。由于疫情影响,行业市场萎靡,部分企业产品交付日期延后、产品库存压力加大、资金回笼速度慢,企业资金压力仍然较大。1-5月份规上企业应收账款14.65亿元,同比增长40.2%,其中产成品存货7.00亿元,同比增长26.9%。二是项目总量少体量小。1-6月通过决策项目22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个(三问家居),亿元以上项目2个(南核、欣泽康),其余以小项目和技改项目居多,投资带动作用总体不明显。
2.疫情对企业出口冲击大。一是订单减少。受国外疫情影响,出口型企业的订单下滑明显。取消订单占在手订单比例为33.33%;减少订单占在手订单比例为44.44%;延迟订单占在手订单比例为38.89%。如:联州致冷、九州化工等制冷剂相关企业多为出口型企业,出口订单减少较为明显。二是企业库存压力有所加大。国外疫情蔓延、中美贸易摩擦、货物出关运输不畅,诸多因素影响导致企业库存量增加。;金沃精工等企业受货物出关运输不畅影响生产也有所下滑;顺丰汽配产品原由上游企业加工装配后出口美国,受疫情影响,上游公司要求所有产品停止供货,近4万套产品积压。
3.增量空间受限。一是从工业企业来看,目前增长主要依靠去年新增规的佰意智造、鸿盛环保带动,这2家企业去年上半年无基数,1-5月份累计新增产值1.8亿元,下半年的带动力度将逐渐减弱。今年上半年新增企业仅睿丁生物、新导电子2家,且体量较小,6月份预计可新增产值0.5亿元,带动力不明显,且后续暂无能新增入库企业。二是从商贸服务企业来看,1-5月全区(含集聚区、智慧新城)无月度新增入库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目前仅有1家(衢州有礼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可能年内达规。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紧盯目标,着力推进“争先创优”行动争先进位。一是强化指标监测。紧盯工业专班、消费专班确定的下半年和全年目标任务和出口专班全年实现出口转正的目标,会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重点企业走访对接,一对一上门指导,做到应统尽统。二是深挖潜能抓增量。(1)工业专班重点对全区亿元以上企业及新增入库规上企业加强走访对接,了解需求,帮助解决问题,指导统全统准数据。针对省里反馈的库存异常企业、稳规保规等重点企业名单,逐一进行走访服务核实情况,摸清存在问题开展服务对接。着重挖掘新的工业增长点,对新建项目、技改项目和新落地项目进行梳理。加快推进龙威新材料、万龙机械、根根陶瓷、伟荣药化等技改项目的建设释放产能。对三问家居、欣泽康等新落地项目加大服务,协调解决项目推进存在的问题。(2)出口专班重点:一是培育出口主体。依托镇、街属地管辖优势,引导有进出口经营权而无出口实绩企业开展自营出口业务,特别是鼓励加工、生产、养殖等基地在柯城、总部设在外地的外经贸企业将出口业务回归,重点培育衢州佑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浙江佰意智造服饰有限公司、浙江睿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出口。二是“订单+清单”系统填报。“推进“订单+清单”预判系统,提升运行分析能力,通过出口订单数据分析,强化了商务部门对外贸出口性分析运行的预判能力,有针对性的指导外经贸企业对应各类风险。三是抓组展拓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政府、协会举办的各类展会。通过QQ群、钉钉群等将省商务厅举办的浙江出口网上交易会进行宣传,尽多动员企业参展。四是实施企业“品牌出海”计划。抓住新设“跨境电商综试区”建设的机遇,实施“品牌出海”计划,引导企业拓展市场。(3)消费专班重点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旅活动、汽车消费节、商超促销等拉动全区消费市场回暖。做到三个盯牢和三个关注:一盯牢批发企业中石化、华润医药、不老神等8家企;二盯牢零售企业中石油、欧龙汽车、东方商厦、中通汽车等6家,三盯牢营利性服务业企业浙江智网科技、光明电力设计、淘点网络科技等9家;一关注小柯城66家在库企业,引导企业及时开票应统尽统;二关注营业收入下降大的企业,及时走访企业了解销售下降原因,力争企业营业收入有明显改观;三关注涉及GDP核算的65家营利性服务业及时形成有效数据。三是加强目标考核评价。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对各区块“规上工业产值增长”、“制造业投资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外贸出口恶”等目标完成情况实行红黑榜制度,进行周监测、月通报,形成比学赶超氛围。
2.问需企业,着力帮扶企业破解发展难题。一是开展组团联企活动。深化企业“三服务”,按需分类、列出清单,重点关注银企对接会后企业实际融资授信到位情况,解决企业复工复产资金保障问题。二是完善政策体系。修订完善“1+2+N”产业政策体系,对现有2个产业专项政策(‘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专项政策、时尚产业专项政策)进行修订。在7月份新的大科创政策出台后加大宣传,确保政策快落地出实效。三是强化要素保障。按照“成熟一批、兑现一批”的要求,加速政策兑现。加快兑现83家企业总计1072万元的“大商贸”政策,完成疫情展位补助和防疫物资技改补助兑现。加快三源汇能等企业让利性股权产业引导基金的各项申报工作。加快推动企业码申领,加强与税务部门对接,尽可能理清辖区基数;继续推动各乡镇(街道)、园区管委会加快指导企业申领企业码。
3.挖潜增效,推进工业发展扩量提质。一是加快推进项目。重点是喜尔康智能家居项目、浙达精益数字化彩色印刷板项目抓签约,三问家居家纺家居产品项目抓建设、东太新材料功能性纤维项目、杰丰产业园项目抓落地。二是落细落实低效企业相关工作。强势攻坚小微企业园建设全面完成园区内“四无”企业和低效企业的整治;配合开发区按照分片包干的原则做好低效用地收储工作。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化年度“工业亩均”评价企业分类精准指导工作,全面完成“亩均”低于1万元低效企业50家的全面出清工作。三是助推数字化改造。加强工业互联网和云平台建设,大力推动企业核心业务上云。紧密山海协作关系,推进与阿里C2M事业部和supET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合作,积极融入杭州数字经济大生态圈和“1+N”工业互联网体系。联合衢州市委组织部东南数字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各方,建立柯城数字化实训道场,打造柯城数字产业“百千万”人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