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9 16:4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文旅体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文旅体局
2019年1月,根据区政府机构改革方案,在柯城区旅游委员会的基础上划入文化局、体育局职能,组建成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共设6个科室以及图书馆、文化馆和旅委三个下属事业单位,共有在编工作人员26人。现将2018年工作总结和2019年思路汇报如下:
一、2018年工作总结
2018年,我局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全民健身和竞技体育发展,培育乡村休闲运动产业,大力发展幸福产业,为建设“活力新衢州 美丽大花园”提供强大动力。
一是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8月份投资近1个亿的柯城区文化中心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试运行以来共举办“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浙江音乐学院走进柯城专场音乐会等12场文艺演出活动,观众达5500余人次;图书馆吸引读者26983人次,借阅图书14503册。新建柯城文化中心和巨化滨二村两处南孔书屋,不断满足市民阅读需求。持续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全年送戏210场、放映科教短片600场、农村院线影片1850场、送书1.2万册、文化走亲7场。发掘和鼓励优秀原创文艺作品创作,区文化馆编排创作的群舞《麻糍糯糯盼儿归》和衢州道情《一面旗》分别获得2019省级舞蹈类、曲艺类群星奖,弥补了衢州获群星奖的空白。
二是强化非遗传承保护。传承弘扬优秀非遗民俗文化,举办九华立春祭、万田乡余家山头村“女儿节”、航埠镇北二村“三月三畲族风情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其中由中国农业博物馆和中国民俗学会主办,柯城区委、区政府承办的“弘扬立春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九华立春祭系列活动是我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非遗文化活动,有力展示了“九华立春祭”的独特魅力,得到了参会领导、专家、各级媒体及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三是推进全民健身和强化竞训。深入实施“四提升四覆盖”全民健身工作,完成15个小康体育提升村、3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个中心村全民健身广场建设完成和1个拆装式游泳池建设。进一步加强竞训人才建设,全年共选送教练员参加国家级培训 11人次、省级培训25人次、市级培训 35人次,培养国家一级裁判 1名、国家二级裁判 12名,向国家队输送7名运动员,向省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输送12名运动员。在十六届省运会中,我区取得了23枚金牌、63枚奖牌、团体总分702分的优异成绩,金牌数较十五运增加了近一半,创造了我区参加省运会来的历史新高,位列全市第一。
四是助推灵鹫山国家森林小镇建设。成功举办了近千名选手参赛的2018灵鹫山国际划骑跑铁人三项公开赛、中国首届国际级越野车森林穿越的大众型赛事--2018岩路•灵鹫山国际森林汽车穿越大赛、具有小镇自有IP的灵鹫山•浙江首届森林运动会、2018年中国大学生山地户外挑战赛等森林运动特色赛事,获得了CCTV-5、CCTV-13、国家体育总局等几十家国家级媒体及网站全方位报道,取得了较大的社会效应,《人民日报》先后三次给森林运动小镇支招点赞,小镇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升。6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经济司司长刘扶民率队调研督导灵鹫山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创建工作,对柯城区全力推动小镇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赞赏,2019年1月全省体育局长会议上,郑瑶局长在报告中指出:“希望各地都向柯城区森林运动小镇学习,真正干出样子,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五是推进全域旅游创建。注重基础设施,聚焦公共服务,提高柯城旅游公共服务能力,将厕所革命从城区推向乡村,从景区扩大到全域,全年共建成旅游厕所160个,3A级旅游厕所6家。编制全域旅游交通标识系统规划,完善全域旅游标识系统。与省旅游信息中心合作,建设集旅游数据统计、客源属性分析、游客行为分析、客流监测预警、指挥调度等功能的大数据中心。深化万村景区化建设,创建A级景区村庄51个,其中3A级景区村庄7个,提升柯城旅游品质。
六是创新民宿模式。首创 “村民宿集”发展理念,由政府引入资金,由村集体将农户闲置农房统一收租进行“三权分置”登记,运营商进行统一设计、装修、运营,开发农户住房闲置空间,让村民共享全域旅游红利的民宿运营模式。打通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的通道,盘活乡村闲置资源,重塑乡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商业资本、农户、村集体三方共赢。目前全区共创有省级白金宿1家、金宿1家,银宿3家。
七是扩展旅游营销。策划柯城旅游专场推介会,柯城旅游首次真正实现自主“走出去”,赴余杭和台州举办柯城旅游专场推介会,并将森林运动小镇、农副产品、旅游线路等旅游产品融入旅游综合推介、舞蹈表演、旅游达人体验分享、精品线路发布和旅游合作签约等环节中,充分展示柯城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打开两地旅游合作新格局。
八是推进融合发展。不断探索“文旅+种植”、“文旅+中医药”等农文旅跨界融合发展新模式,加快推进石梁柑橘小镇、花彩小镇和浙八味等一批集种植、采摘和科普研学等功能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田园综合体建设,同时也吸引了萱草小镇等项目前来考察洽谈。
二、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柯城文旅体局将紧紧围绕推动市委“1433”战略体系重重落地,明确文旅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乡村国家运动公园和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三大目标任务,为我区打造全国运动振兴乡村示范地、全国青少年户外研学重要基地、全国全民健身体验胜地、全省文化高地、最佳旅游目的地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新探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改革试验区创建
一是创新文化旅游融合体制机制。以组织领导机制、工作推进机制、投融资及运营机制、合作开放机制创新为重点,探索文旅产业资源导流方式,勇于先行先试,为文化旅游发展营造最优的环境。
二是打造文化旅游融合特色品牌。立足“人文柯城、运动柯城、乡宿柯城、田园柯城、味道柯城”五大品牌,推进“旅游+”向“文旅+”转变,培育二十四节气文化、南孔文化和围棋文化旅游特色产品体系,提升柯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核心竞争力。
三是构建文化旅游融合空间平台。结合全域旅游发展,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古城核心区和五大文旅特色片区(九华特色运动旅游片、七里音乐风情旅游片、沟溪农耕文化旅游片、航埠低碳时尚文化旅游片、石室围棋文化旅游片)建设,谋划文旅融合黄金线路,实现 “点线面”差异联动发展。
四是优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环境。加强拓展与浙江音乐学院、浙江省美术馆、浙江省文化馆、江西师大等高等院校的合作,加快培养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专业人才。全面完成全区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推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优化,强化宣传营销,打造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环境最优区域。
五是做深柯城独有文化特色。充分挖掘整合我区自然、文化、民俗等资源特色,加快谋划培育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以全国首个乡村美术馆落成为契机,设立高等院校美术采风研学基地,搭建浙江省农民画创作研究中心,开发独具特色的农民画衍生品,扩宽体验互动与销售新渠道。全方位开发农民画产业运作模式,推动“农民画+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拉伸农民画产业链,提高农民画产品附加值,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新途径。启动二十四节气非遗保护利用工程,成立全国二十四节气保护联盟,设立二十四节气保护机构和刘魁立专家工作站。编纂《中国立春文化丛书》,组织实施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艺精品创作;策划建设立春文化和二十四节气展示体验中心,创建立春文化与二十四节气文旅融合发展试验区,打响九华“春神故里”文化品牌。以灵鹫山5A级景区创建为契机,建设以灵鹫寺为中心的佛教文化康养综合体;以孔庙、儒学馆、孔氏后裔村为中心,进一步深化南孔文化品牌;以烂柯山围棋文化为核心,举办全国各类围棋赛事活动;谋划建设石梁金庸武侠小镇,融合静岩金庸武侠文化、营盘山军事文化、白云山民俗文化、麻蓬十三太保拳武术、武医文化,发展以武侠文化为特色,集旅游服务、山水休闲、文化体验、康养度假为一体的旅游综合体。
(二)先行先试,加快乡村国家运动公园创建
一是补齐体育建设发展短板。结合全域土地整治和全民健身的要求,加大乡村运动基础设施和体育硬件设施建设,新建体育民生实事建设项目25个,其中小康体育升级村20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笼式足球场1个、中心村全面健身广场1个,积极培育乡村运动产业示范项目、示范村。
二是推进全民健身和竞赛体育发展。以全民健身狂欢节为契机,举办80人次以上全民健身性系列体育赛事50场次以上。精心筹备举办国家级赛事,上周刚刚成功举办了2019棋妙柯城.中国围棋之乡联赛衢州柯城分战赛,来自上海、新疆、山东等全国共11个地区的围棋之乡队伍参赛,衢州队以分战赛第二名的成绩创造历史的冲进了总决赛。同时,承办好6月份全国围棋测试赛、全国“四智会”围棋项目比赛和全国“箭舞中华”射箭挑战赛工作,向全国各地展现“棋妙柯城”的独特魅力。加强体育项目谋划,精心组织年度常规青少年竞技系列比赛活动,做好项目布局调整,发挥优势项目资源,保障优秀项目进度,备战省“十七运”。
三是培育乡村体育产业集群。以创建乡村国家运动公园为契机,按照“3+2+10”(即3条生态运动带:石梁溪、庙源溪骑行毅行绿道和千里岗百公里森林营道;2个核心运动区:国家森林运动小镇的丛林穿越乐园区、汽车穿越探险区;10大运动示范村:10个各具特色的运动主题村)的空间布局,大力引进高水准原创品牌赛事、体育休闲龙头企业、体育专业机构、体育专业人才。以体育休闲项目和赛事为牵引,大力发展“体育+产业”,推进体育和旅游、文化、康养、农业、娱乐、科技产业的跨界融合,培育新兴产业集群,为乡村增添运动元素,盘活闲置资源,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探索创新运动振兴乡村,以创建倒逼自身改革探索、制度创新,努力在体育休闲产业培育、乡村运动IP打造、乡村运动标准制订、乡村振兴模式创新等方面大胆先行先试,为全国体育公园和体育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三)落细落实,推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
一是夯实文旅发展基础。推进旅游标识系统建设进度,实现旅游交通标识系统全域覆盖。完善旅游基础服务设施,推进全区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旅游,建设全域旅游大数据中心。制定落实文旅营销方案,形成特色鲜明、识别度高的文旅形象口号和标识。新创建15个A级景区村,其中3A级3个。
二是做强“乡宿柯城”品牌。创新“村民宿集”发展理念,盘活乡村资源,重塑乡村产业。出台《柯城区关于加快推进九华七里民宿集聚示范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制定民宿集聚发展的实施办法,以“旅游全域化、乡村景区化”为目标,推进“一乡千宿”建设,打造九华、七里民宿集聚区,全年培育20家星级民宿、1家省级白金宿、1家省级金宿、10个民宿集中村,引进10个共享民宿项目,至2021年在集聚区内建成民宿集聚村10个,星级民宿100家,民宿床位达到1万张以上,实现“一区万宿”。鼓励建设一批具有业主情怀、地域文化特色的主题民宿,营造独特的环境空间和人文情怀,促进民宿产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
三是扩展宣传营销思路。精心策划各类节会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吸引游客,打响知名度。与旅行社合作开发柯城文旅黄金线路,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团队游客入住柯城,共享全球免费游衢州红利。加强与教育系统合作,整合非遗文化、森林运动、农业体验资源,谋划文旅体验研学游线路,培育一批农文旅研学基地,打响柯城非遗运动体验研学品牌。整合柯城乡村旅游资源,策划柯城旅游专场推介会,向省内、周边省市及东西部协作省市推介柯城旅游,不断提升柯城旅游形象。
(四)探索特色,助力国家森林运动小镇建设
一是做好项目服务。积极推进中国运动汽车城、衢州奥陶纪景区和大荫山二期等投资近200亿的一批森系项目建设工作,完善文旅体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建立完整的文旅体产业业态,搭建完善的产业链,推动小镇文旅体产业良性发展。
二是探索森林极限运动新理念。与中国极限运动协会开展合作,举办浙江省运动休闲小镇建设工作第二次推进会暨灵鹫山·首届全国森林极限运动高峰论坛活动,成立柯城森林极限运动协会,发布《森林极限运动标准》。
三是打响柯城森系赛事IP。对森林运动进行“柯城探索”,积极筹备举办第二届国际森林汽车穿越大赛、首届全国森林极限运动会、首届森林马拉松等三大重大品牌赛事,将各类赛事资源导入小镇,为小镇集聚带动人气。
五、完善运维,充分发挥文化中心带动作用
柯城区文化中心坐落在衢州市健身公园内,由文化馆和图书馆组成,承担着文化馆、图书馆、展览展示演出培训等多功能职责。区文化中心总建筑面积15542.49平方米,其中文化馆4020.03平方米,图书馆4420.39平方米。室外文化活动广场1500平方米,总投资近1个亿。项目于2016年7月开工建设,2017年12月主体结顶,2018年8月底进入试运行阶段。文化馆配备有舞蹈排练厅、琴房、培训教室、书画室、小剧场等若干功能教室。图书馆设有儿童阅览区、成人阅览区及24小时城市书房。文化中心自试运行以来,举办了“南孔圣地,衢州有礼”—浙江音乐学院走进柯城专场音乐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演出暨银龄行动在柯城推进会、浙江交响乐团—室内乐专场走进柯城专场演出和杭州钢琴三重奏2019年系列音乐会之走进柯城等一批优秀文艺演出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真正实现了文化为民、文化惠民,艺术公益公开化举措。
文旅体融合改革大势已至,“文化与旅游齐飞,体育伴文旅共舞”,区文旅体局将以三大创建工作为发力点,加快文旅体深度融合发展,努力为柯城区落实全省大花园核心区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柯城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局
2019年4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