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3-01 16: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环保分局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年。我区生态环保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围绕“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的战略部署,全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夯实绿色本底。下面我将今年来的工作做简要汇报。
工作开展情况
(一)铁腕治污,切实改善区域环境质量。
一是统筹推进治水、治气、治土工作。治水方面:围绕省、市年度考核目标任务,严守“出境水断面、水十条考核国控断面、省控断面、饮用水源、乡镇交接断面”五个100%的底线不放松。根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1-9月水质数据显示,4个省控以上断面(双港口、东迹渡、浮石渡、老鹰潭)水质达标率100%;15个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达100%。牵头做好航埠工业功能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目前已完成调查摸底,园区基础设施配套管网正在建设。同时,开展全区山塘水库、农村生活污水终端出水及重点城市内河水质采样、监测、分析工作。治气方面:开展航埠镇工业功能区三家陶瓷厂(根根陶瓷、圣宝建材、萨贝尔陶瓷)整治提升工作,目前圣宝建材已投资1200余万元完成提升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根根陶瓷和莎贝尔陶瓷已完成施工建设,目前正进行调试。开展4家涉VOC企业整治工作,目前已完成2家整治任务。今年1-9月,我区PM2.5为32微克/立方米,年度考核目标为40微克/立方米。同时,我局向区政府申请,区政府拟同意购买一台雾炮车进行定期喷雾作业,提高除尘效果。近期,开展餐饮油烟整治工作,多部门联合开展执法,目前全区共有餐饮经营户1470家,我局对未备案的500家经营户下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限期备案通知书》,目前完成备案200余家。此外,由综合执法局牵头起草的《柯城区餐饮油烟污染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治土方面:根据省厅统一部署,开展固废产生单位大排查,邀请环境医院专家为辖区内50余家企业开展固废管理培训,增强企业固废管理意识;目前,已对14家企业开展固废管理大排查,同时,配合区人大开展“一法一条例”专项执法检查,检查企业3家(八达纸业、欧宏环保、龙威新材料),污水处理厂2家(石梁污水处理厂、航埠污水处理厂)。
二是抓好中央和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目前中央环保督查交办的39.25个交办件已完成整改38.25件,未完成整改件1件(衢州华芝建材废气偷排交办件),省环保督查交办的57.25个交办件完成整改50.75件,未完成整改件6.5件(涉及航埠三家陶瓷厂6件、辖区内小作坊废水直排0.5件)。针对中央和省环保督查整改反馈情况编制了整改方案,按照“条条要整改、件件有着落”的原则,列出整改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和整改时限。其中重点交办件大平山环境整治,区成立整治专班,按照“规范保留合法企业,严厉整治不规范企业,依法处置不合法企业”的工作思路,开展为期3个月的大平山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过工作专班和各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了大平山区域环境污染问题,共完成堆场清理6处,清理面积200余亩,拆除违建43处、13536平方米。
三是全面开展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我区编制印发了《柯城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通知》,成立柯城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共清查3415家,其中纳入入户调查720家,目前表格已全部发放,420家已初步完成填报,下步按照时间节点推进普查工作,确保11月30日,完成数据采集。
四是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积极开展环境污染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活动,重点排查“小散乱污”企业,加强对石材加工、桔粒加工等涉水小加工、小作坊的排查。在排查中发现航埠工业功能区内的两家桔粒加工企业存在超标排放情况,涉嫌不正常运行污水处理设施,我局立即立案调查,下步案件将移送公安机关。继续开展亮剑执法行动,今年来共立案查处企业23家,拟处罚金额135.9余万元。同时,深化公检法联合执法,今年来已经3次开展联合执,其中4月26日凌晨4点,我局联合公安、法院对拒不履行处罚款的航埠陈昌明废塑料加工点进行强制执行,执行罚款金额5.28万元。
(二)规划引领,整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继续推生态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编制了《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规划》送审稿,于2018年9月6日顺利通过省环保厅专家组评审,目前正在对《规划》文本进行修改补充,下步将报请区人大常委会审议。积极开展绿色创建工作,申报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沟溪乡碗东村),省级绿色学校2所(石梁珊塘小学、银河幼儿园)。
二是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状况报告制度。区人大常委会今年首次将听取和审议区政府环境保护专项工作报告列入常委会监督议题。9月29日,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全区2017年以来环境状况和环保目标完成情况报告》,乡镇一级报告工作正在进行中。
三是稳步推进乡镇交接断面自动监测站建设。今年,我区首次将PPP模式运用到各乡镇水、气自动站项目建设中,计划在15个乡镇街新建水质监测自动站23个,实现乡镇交接断面水质自动监测全覆盖。目前方案已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正在进行项目招标。鹿鸣山公园的空气清新站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四是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和上级资金支持。编制2018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提标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并顺利通过发改部门批复确认,项目共涉及9个乡镇35个行政村,项目总投资4669.6万,拟申报中央资金1802.24万元,目前项目已报国家环保部入库。
(三)优化审批,不断强化环保服务理念
一是严把项目审批关。严格环保准入,总量控制,不断强化审批职能,项目审批无应批未批、违规审批、越级审批现象。目前,共审批项目32个(其中:环评报告书1个,环评报告表31个),登记表备案375个,主要为餐饮类和洗车行业等第三产业项目。
二是强化环保服务理念。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通过“网上申报、办结寄件”等模式,完善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实现部分办事事项“零跑腿”, 就“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一项,网上已备案375项,从根本上节约了群众办事时间。环保审批事项全部纳入“无差别受理”窗口,通过实施无差别受理、并联审批、集成服务改革,使办事企业和群众只进一扇门,大大缩短了群众办事时间。
三是深化环保改革创新。全面落实“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措施,我区重点做好航埠低碳小镇规划环评,专门抽调一名人员驻点航埠镇低碳小镇办公室,做好服务工作,目前,已完成《柯城航埠低碳小镇的规划环评》并报市环保局审批,《柯城航埠低碳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柯政办发〔2018〕44号)由柯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于8月8日发布后实施。此外,自我加压,东港工业园区的规划环评也已开始制作。
(四)凝聚共识,着力提升环保能力建设
一是积极开展环保宣教工作。筹备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环保慢骑活动,市环保局夏汝红局长、区常委袁万松、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有源等一行领导莅临参加开幕式,活动共组织200余人组成骑行队沿着庙源溪沿线至大荫山,活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浙江卫视、衢州电台、衢州日报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并持续发酵,环保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创作并拍摄一首环保歌曲MV,目的展现环保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精神面貌。拍摄一个以展现环保人精神面貌为题材的党建微视频,并报送参加党建微视频大赛,目前已通过了初赛选拔。
二是不断强化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大整风行动是实施1433战略体系的“牛鼻子”,只有抓住这个“牛鼻子”才顺利推进战略体系实施,实现“活力新衢州,美丽大花园”的共同目标。我局积极起草大整风行动方案,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央《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和人民日报三篇评论员文章、中组部答记者问等重要精神。深入学习了市委七届四次全会精神、全市大整风十大行动动员会精神等。广泛开展大讨论,每位干部职工发言谈体会,发言人次40余次。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组织生活会,对照“十条军规”“十条宣言”“三个绝不能”要求、对照“六机”干部现象、对照市委七届四次全会部署的15项攻坚任务和环保局十大攻坚专班任务、对照公开通报的四起损害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对照退休“老王”“跑腿书记”卓彦庆等正面典型,全面地查摆自身问题,提交自查材料24份,深刻地剖析原因,确定整改方向和措施,切实转变思想上工作上的作风,推动市委“1433”战略体系在环保系统重重地。此外,组织开展头脑风暴,在微信群、钉钉群共计发言100余条。近期,全市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工作,我局全员下联系社区开展网格化志愿服务,明确志愿服务职责,周末无休,每天坚持12小时在 岗服务,全力配合做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存在的问题
一是部分工作进度较慢。比如航埠工业功能区“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存在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氛围不浓,整体推进速度偏慢等问题。再比如执法办案情况,目前共查处案件23件,数量偏少,办案效率也不高。还有落实环境保护状况报告制度也不够及时,目前乡镇一级的报告工作基本还未启动。
二是环境违法和污染投诉仍时有发生。近年来,我区采取“零点行动”“智慧环保亮剑行动”“大排查”等形式,不断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但仍有一些企业受经济利益驱动,铤而走险,超标排放,偷排漏排、不正常运行处理设施等恶意违法行为。如航埠工业园区的两家桔粒加工企业就存在上述问题。同时,随着公众对环境质量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环境诉求和环境信访呈逐年增加趋势,今年环境信访件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总体反映出我区整体治污水平不高、低小散企业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三是环境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近几年来,我区建立了环境监管网格化机制和“双随机”检查机制。但由于各种因素制约,面上存在环境问题依然不少,园区外小作坊污染屡禁不止,屡罚屡犯。此外,区文明创建、农房整治、五水共治、四边三化等各种专班都需要从我局抽调人员,目前在岗的人员多是一人多岗,不堪重负,人员配备远不能满足当前的工作量。
四是固废处置难问题。我区归属于主城区,目前无危险废物和固废处置单位,需依托市级处置单位处置,对接较难但由于部分企业固废产量小,清泰公司运输不及时;部分企业和机动车修理店、电瓶车修理店的危险废物管理有待规范。
下步工作计划
一是要继续加强全面从严治党。重点要深刻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率先践行,多渠道、全方位开展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继续抓好整风行动,针对组织生活会上查摆出来的问题,不论是班子的还是个人的,都要按照问题清单、整改清单,明确责任主体,完善整改措施,明确任务进度,列出完成时限,实行整改销号制,整改不到位不销号。
二全面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严格按照省环保厅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全面推进“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规划”实施。规划实施后要按照要求提升各项指标,培育一批生态文明建设示范精品,形成共建共享的浓厚氛围,推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群众生态满意度逐步提高。
三是继续打好治水、治气、治土三大攻坚战。治水方面,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同时,加强省控以上断面、乡镇交接断面、山塘水库以及生活污水处理终端的采样监测工作。治气方面,加强废气排放治理,完成PM2.5年度治理任务(PM2.5控制在37微克/立方米以下)。治土方面,加快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加强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做好污染地块修复工程;继续加强危险废物信息化全过程监管,强化危废全过程监管。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乡镇街水质交接断面微型站建设,尽快开工建设,实现乡镇水气自动监测全覆盖,争取在断面监测工作上出亮点。
五是全面推进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工作。严格按照普查方案要求,各乡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全区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组织实施普查。2018年重点开展普查数据核算工作,编制普查报告并发布普查成果。
六是抓紧推行乡镇生态环保责任报告制度。根据美丽衢州建设工作责任书中“辖区内50%的乡镇推行生态环保责任报告制度不扣分,所有乡镇街全覆盖可加分”的要求,下步要积极配合区人大做好相关工作指导,争取做到报告制度所有乡镇全覆盖。
七是继续保持执法高压态势。继续按照中央环保督查的执法要求严格开展环保执法工作,持续开展“亮剑”执法行动,推进实施跨部门“双随机”联合执法,加强公安环保联动协作,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零容忍、出重拳、严打击”,全方位,立体化的对辖区内的企业进行监管。
八是继续推进环保“最多跑一次”改革。积极推进航埠低碳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充分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通过“网上申报、办结寄件”等模式,所有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进一步简化,所有涉及群众和企业到环保部门办理的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
九是进一步扩大生态环保宣传影响力。强化平台建设,创新活动载体,拓展阵地,创新完善媒体互动和公众参与新机制,做好信息宣传工作,营建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氛围。加强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的运营维护,争取在全省微信、微博排行榜的名次向前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