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19-77146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区行政服务中心 成文日期: 2019-01-03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2019-77146

  • 主题分类:

    综合类

  • 发布机构:

    区行政服务中心

  • 成文日期:

    2019-01-03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行政服务中心2018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发布时间:2019-01-03 10:08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区行政服务中心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行政服务中心

分享:

2018年,区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的业务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精神,按照“市区一体、同步同频、齐头并进”的要求,以“无差别受理”工作为重点,推动全区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齐心协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区。截至2019年1月底,梳理我区政务服务事项1150项,目前已进驻中心1140项,全区“最多跑一次”事项实现率达到100%。

一、2018年工作总结

(一)抓改革,推进区级“无差别受理”工作

一是全面梳理事项清单,清晰指引群众办事。按照省市“八统一”要求,梳理区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150项(含联办事项31项),形成《已进驻中心事项清单》、《可不进驻中心事项清单》,实现“最多跑一次”事项1149项,662个事项实施“无差别全科受理”,除省“最多跑一次”例外事项外,全部事项100%实现“最多跑一次”。梳理形成《区级各部门需要办事群众(企业)提供的证明目录》136项,梳理形成《民生事项目录》188项,截止目前已实现“一证通办”事项188项。组织开展“一件事”梳理和规范工作,梳理完成多部门单层级24个,多部门跨层级26个(包含证照联办19个),公布在浙江政务服务网中。

二是高标准改造办事大厅,智慧化推行“无差别受理”。6月底中心完成大厅升级改造,公积金、出入境、交通违章、水电气、社保等事项先后进驻。新改造的大厅计3100多平方米,投入资金300多万,清晰划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咨询导服、休息等待、自助服务五大区域,添置信息化、自动化硬件设施,实现取号“无差别受理”。

三是组建“无差别受理”队伍,提升服务技能。初步划转商事注册登记、专窗板块条线人员,同时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共计27名人员名纳入“无差别受理”队伍。通过专题讲座、业务交流、岗位轮训、理论测试等方式开展培训,重点培训业务知识、实操技能、文明服务礼仪,打造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队伍。今年以来已集中培训21次。

四是多点突破,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落地生花。督促投资项目领域牵头部门落实改革任务,今年实施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改革以来,自立项用地规划许可阶段开始到施工许可阶段,6-9月备案的一般企业投资项目100%实现“最多100天”,10-12月份,新备案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共6个,目前正加快项目前期审批工作,确保100%实现“最多100天”;区规划分局全面落实建筑工程项目竣工“测验合一”模式,截止12月份,共收到竣工核实申请项目13个,已发核实确认书13份;区环保分局积极推进“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完成《柯城航埠低碳小镇“区域环评+环境标准”改革实施方案》。积极推进“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改革,东港柯城工业园和航埠工业功能区区域能评报告通过专家确认;今年以来区住建局实现“多审合一”15件,颁发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电子证书44件;区经信局积极推进“区域能评+能耗标准”,东港柯城工业园和航埠工业功能区区域能评报告通过专家确认,实现“区域能评+能耗标准”;推动不动产、民政、社保等领域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其中不动产领域14项登记业务实现60分钟内办结,25项不动产业务实现“全市通办”、“全城通办”;区市场监管局优化商事注册登记流程,实现个体工商户登记事项30分钟出件,商事帮办服务实现“村村通”;区残联优化办证流程,通过窗口前移,在区人民医院设立办证服务点,实现残疾人证申报一站式服务;公安、医院、社保与柯城农商银行联合搭建“警医银出生通”平台,将办卡等业务延伸到医院窗口,新生儿出生后可直接在医院办理出生证明、户口本、社保卡,实现群众办事“零跑腿”。区编办有序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工作,2018年全年月区级各有关部门共抽查事项125项、抽查企业1999家,出动执法人员863人次。

五是同频同步搭建平台,深化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窗受理云平台”应用,社保、市场监管、不动产等高频事项自建系统先后与“一窗受理云平台”对接,完成“一证通办”模块配置;持续向省市数据共享平台申请数据共享目录68个,配置应用证照、批文,累计有效证照入库35243件;开通政务服务“掌上办”事项214项,不断推进行政审批事项全流程一站式网上运行。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共配备自助服务机18台(包含自助填单设备),用户可查询婚姻、社保、公积金等6类信息;截止2018年,中介服务网运行服务项目290个,不动产一窗平台总办件量2634个,证照联办总办件量185个,涉企通办总办件量7个,电子施工许可证总办件量44个,测验合一总办件量16个,施工图联合图审总办件量207个,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62个。

(二)抓管理,致力营造服务最优的办事氛围

一是修订完善制度落实服务责任。健全完善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工作落实和督促检查责任制等多项工作制度,严格执行《大厅设施设备管理标准》、《工作人员服务礼仪》等制度;印发实施《关于建立窗口晨会制度的通知》,要求各窗口单位每周执行晨会制度。

二是加强作风效能建设规范服务行为。集中组织开展市委《十条军规》、《十条宣言》、《三个绝不能》学习教育活动,从思想上、认识上促进工作人员转变观念,从言谈举止等方面约束自己;加大日常巡查力度,每周定期开展窗口负责人轮流值班巡查,利用钉钉及时通报、整改串岗聊天、接打私人电话等违规违纪现象,进一步加强服务行为规范。8月份起开展3次大厅标准化建设督查,累计发现问题6起、通报5人、整改6起。

三是标准化大厅建设优化服务环境。参照“最多跑一次”改革标准化管理要求,办事大厅配备咨询导服人员,设置休息区、茶水区、填单台等服务设施,在pad、楼梯墙、欢迎屏上显示“最多跑一次”logo或标语,设施设备和标识标牌配置齐全,营造浓厚的改革氛围。统一工作服装、佩戴工作证,做到办公物品摆放整齐有序,办公桌面保持整洁;面向窗口人员开展培训,强化业务素质、礼仪礼节,将“衢州有礼”与“无差别受理”工作紧密结合,做到精神饱满,服务周到,优化我区营商环境。

(三)抓延伸,全面构建区乡村三级政务服务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无差别受理”机制建设。印发《柯城区推进乡镇(街道)政务服务“无差别受理”实施方案》,指导乡镇(街道)推进“无差别受理”工作落实。全面展开乡镇街道“无差别受理”大厅改造,其中,除花园街道基本完成改造外,其他14个乡镇街道已完成改造。组建乡级“无差别全科受理”队伍,对28名工作人员先后开展5次业务培训,并制定激励办法,切实提升服务水平。

二是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开展两轮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事项梳理工作,形成《乡镇(街道)政务服务事项清单》143项。组织各相关部门编制全区乡镇(街道)统一的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指南,经事项下放部门审核后,下发到各乡镇(街道)进行刊印。

三是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应用。“一窗受理”云平台及权力运行系统已向国土、卫计、民政等领域全面应用,手机APP、微信平台等高频率移动端事项已开通,乡镇(街道)一般有30多项可以实现移动端办理。

四是强化非政府单位合作,打造就近生活办事圈。将老百姓就近生活圈内的村庄、银行、医院等打造成服务代办点,实现老百姓办事“就近跑一次”。如双港街道、航埠镇在本区域各行政村统一招聘整合村务员队伍,实行定点定时坐班制度,为村民提供便民服务;开展“社银合作”,与工、农、中、建、农商等29家银行网点全面开展共建,将服务平台下沉至银行网点,融合社保卡挂失、补卡、申领,实现一站式联办。目前银行网点联办社保卡业务2.1万笔,注销300多笔,其中柯城农商行发挥辖内41家营业网点和农村地区235个丰收驿站的布局优势,办理居民医疗参保、制卡、缴费、签约一站式联办3000多件, 同时为拟注册企业、普通群众提供商事注册登记等服务。

三、2019年工作计划

2019年,区行政服务中心将坚持整体政府的理念,紧紧围绕“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的目标要求,按照横向扩面、纵向延伸、内向拓展三个维度稳步深化“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继续完善“大厅一键取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集成办理、窗口统一出件”的办事模式,实现政务办事“进一个门”“一窗通办”。加快推进政务服务网应用和数据共享,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变现场办为网上办,变网上办为移动办。同时,积极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基层延伸,加快实现政务服务“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商事登记、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等重点领域拓展,在审批服务领域为全区发展提供最优环境、最强动力、最好生态。

(一)梳理细化政务服务事项。在“八统一”基础上,动态梳理、调整全区政务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事项、进驻行政服务中心事项。优化群众眼里“一件事”,不断精简办事材料和证明目录,简化办事流程。围绕群众实际办事需求,结合政务服务事项的年办件量情况,进一步细化办事情形,明确办事材料,梳理审查要点,达到“最小颗粒度”,对外公开实施,为前台“无差别受理”人员收件、办事群众企业提供清晰指引。

(二)完善“无差别受理”机制。完善“无差别受理”窗口设置,按照“1+X”窗口设置模式,不断实现版块内事项的“无差别全科受理”,同时设置“最多跑一次”投诉代办窗口,推进窗口服务提升。优化“无差别全科受理”办事流程,优化承诺件、即办件、网上件的前后台业务办理衔接流程,建立顺畅、高效的工作机制。优化受理队伍结构,参照衢州市探索全科受理人员政府雇员制,适当提高薪酬待遇,强化队伍管理提升服务水平。

(三)持续构建信息化办事服务平台。在省市统一部署下,深入推进一窗受理云平台、电子证照库、电子印章、电子档案归档应用,形成事项在线上办理、归档、调取的业务闭环;抓好移动端建设,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推动事项的证照、证明数据跨部门、跨行业互认共享。

(四)推动“无差别受理”向基层延伸。加强对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指导,按照规范化建设标准,提升大厅建设水平和服务标准,强化全科受理队伍建设,加快村(社区)代办点建设,健全完善区乡村三级联动服务机制,加快实现全区域的“无差别受理”。

(五)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商事注册登记、不动产登记、民生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加快实现投资项目领域“测验合一”、“标准地”等应用,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向中介服务领域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