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2018-7414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九华乡 | 成文日期: | 2018-07-29 | ||
发文字号: | 无 | 有效性: |
/2018-74142
环境保护、治理
九华乡
2018-07-29
无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18-07-29 11:31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九华乡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九华乡
小城镇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是推进新型城市化、加快城乡一体化的战略节点。“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也是九华乡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中的新重拳。自今年6月份起,九华全面实施以“一加强四整治四提升”(即加强规划设计引领,整治环境卫生、整治城镇秩序、整治乡容镇貌、整治违章建筑,提升景观风貌、提升业态布局、提升居民素质、提升文化特色)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
一、多规融合破解设计碎片化的问题
加强规划设计引领,采用EPC(工程总承包)模式编制综合环境整治方案,对集镇建设中的环境卫生、农贸市场、园林绿化、沿街建筑物等29个项目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规划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文化引领”的理念,以“见山、见水、见田、见树”为宗旨,融合九华“二十四节气文化特色”,着力打造田园风光型幸福小镇。重点改造一街二路六村九巷,范围南起九华村集聚点,北至上清村,沿万坞线两侧全长2.1公里,沿线涉及6个行政村,约14.9公顷。一般改造范围包括集镇建成区及主要村镇点,面积达105公顷。
二、整合力量整治镇区“脏乱差”的问题
加强环境卫生整治。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外包集镇沿线道路保洁、垃圾清运、牛皮癣清理等,以“日常保洁+集中整治”的方式对村庄内部陈年垃圾、门前屋后乱堆放等问题进行整治,全面提升整治效率。实行“一周一例会,一周一督查”制度,由集镇办成员负责每周现场督查,全方位查找存在问题,召集责任人现场办公,实现清单式逐一销号,确保集镇区域环境每周有新提升,每月有大变样。
加强城镇秩序整治。联合执法大队、市场监管、物业管理成立集镇巡查大队,与集镇监控系统一并纳入乡“四个平台”指挥中心统一管理。队伍采用4+N模式,对集镇经营、交通保障、秩序巡查、环境卫生进行每日巡查治理,同时按照“四个平台”指挥中心分配,处理不固定事项。15人的巡查大队,自今年7月中旬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各类宣传告知书1500余份,开展“乱停车、乱堆物、乱摆摊”等“六乱”整治1200余次,配合开展创卫行动20余次,协助集镇拆违10余次,处理应急事项4次,集镇秩序管理成效明显。
加强乡容镇貌整治。启动集镇主街181幢农房外立面改造工程,以“争、抢、拼”的精神,在一周时间内基本做通农户思想工作,以“赶、超、领”的气魄全线推进外立面改造工程。截至目前,完成施工及正在施工的有162栋,占总量的89.5%。启动沿线153幢店铺店招提升工程,采用钢混结构的回廊式店招,既美观统一又能为老百姓解决西晒的问题。全面完成2.1公里的杆线“上改下”工程,一周时间完成3个月工作量,拔除电线杆300余根,彻底清除天空“蜘蛛网”,美化了整体环境,更方便了村民通行。此外,还启动背街小巷杆线整治及线路梳理,集镇建成区水系连通等一系列工程,全线提升城镇整体面貌。
加强违章建筑整治。九华乡以“拆违控违”为抓手,将集镇整治推向新高潮。集镇南北入口存在一批违章建筑和烂尾楼,由于涉及居民人数多、范围广、历史久远等因素,这些违章的整治,一直遭遇不小阻力。但结合小城镇环境整治,在有效避免“拆后一片狼藉,拆完无法利用”的基础上,“为建而拆”的工作思路得到了集镇村民的支持和理解。截至目前,集镇共拆除违章65宗,面积2.2万平方米,为小城镇建设腾出了场地空间。如今,北入口6028㎡的芦林闻莺公园与集镇中心3725㎡的古韵流芳公园正在紧张施工中。
疏堵结合提升城镇“软实力”的建设。
提升景观风貌。碧水环流,水塘众多的九华集镇,“水”资源是最为宝贵的景观资源。九华因地制宜打造水系连通工程,联通镇区范围水系,使“水景”成为集镇特色亮点。将以“春神故里”为核心的九华“二十四节气”特色文化融入景观建设当中,“节气农民画”上墙、“节气小品”等使集镇景观“有形有魂”,突显九华风格。同时,我们充分利用沿线邻里空间、零碎空间,为集镇植入能见山望水,能“呼吸”的绿色生态小空间。
提升业态布局。要避免小城镇建设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做好产城融合、业态布局至关重要。九华集镇建设在整治无证商铺、搬迁污染企业、拆除违章作坊的基础上,计划下一步对九华集镇上数量较多的建材行业进行统一搬迁,打造大型建材市场,形成集聚效应。新建占地5260㎡的农贸市场,取缔下郑老街内临时菜场,组织摊贩入场经营,以釜底抽薪的方式破解“乱摆摊、乱占道”问题。在此基础上,对下郑老街实施特色改造,打造九华风情小街,增添集镇建设内涵。
提升居民素质。作为小城镇建设中的精神内涵,九华从创卫、创文两方面着手提升居民素质,协同进行小城镇物质和精神建设。扎实创卫基础建设,加强“门前四包”责任制落实工作,组建各村女子宣讲队,利用每日晨起和晚饭后的时间入户宣传“门前四包”重要性与垃圾分类新办法。每周组织一次以门前屋后为重点的村内环境整治,倒逼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截止目前,累计清理卫生死角300余处,陈年垃圾80余吨,拆除旱厕81个,组织清除“牛皮癣”行动1700余人次。做好创文提升工作,结合九华实际,在下郑老街、公交站点等人流聚集地张贴创文海报50余张、公益广告30余条,制作创文宣传牌100余块,发放创文倡议书3000余份,并引导沿街商铺、单位利用LED滚动屏播放文明创建内容,潜移默化提升村民素质。以点及面发挥党员作用,利用每月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创文宣传教育,以党员示范带动全乡居民素质提升。
提升文化特色。小城镇的发展要靠文化引领,附加和注入文化特色,可以更好地彰显城镇的个性,展现发展优势、集镇品位。九华境内拥有全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春神殿,每年立春都会举行盛大的接春仪式,“立春祭”更是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为切入点,九华深入挖掘“二十四节气”文化特色,将节气文化融入外立面改造、节点建设、沿线绿化当中,以柯城特色余东农民画、特色体验活动、儿童节气游戏等融情入景、寓教于乐,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积淀基础上,创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文化,打造九华特色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