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2017-50475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七里乡政府 成文日期: 2017-02-04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2017-50475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七里乡政府

  • 成文日期:

    2017-02-04

  • 文号:

  • 文件登记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2016年七里乡文化礼堂建设总结

发布时间:2017-02-04 00:00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七里乡政府

信息来源:

分享:

近年来,七里乡始终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的定位,积极通过以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等为基本标准,加快山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目前,七里乡的农村文化礼堂共有5家,分别是大头村、治岭村、桃源村、七里三村和沙龙村。大头村、治岭村文化礼堂分别于2013年、2014年完成,桃源村和七里三村文化礼堂于2015年完成。沙龙村文化礼堂今年完成。其中,治岭村文化礼堂成功申报2014年衢州市农村文化礼堂重点精品村。

面对今年新建文化礼堂建设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又缺乏资金、经验的客观实际,我乡党委政府带领乡、村干部,统一思想、明确责任,主动克服畏难情绪,振奋精神,始终将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回顾我乡的前一阶段文化礼堂建设情况,主要体现以下几点特点:

一是以景区项目规划推进文化礼堂建设。

七里乡坚持“一堂多能、一室多用”的原则,资源共享,规划统筹的要求,把文化礼堂建设与桃源七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项目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力求把山区文化礼堂建成集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 “三型”于一体的农村文化礼堂。大头村文化礼堂结合新店竹海绿道、大头石尖问顶、上村蔬果长廊等核心景点打造,形成教学在讲堂、晚会在礼堂、活动在现场的有效可行的运行模式。治岭村将古祠堂与礼堂合建,桃源村将行政村办公楼与礼堂合建,七里三村将自然村老村办改建成文化礼堂,统筹资源,降低成本,有效发挥文化礼堂作用。

二是以景区文化载体推进文化礼堂活动开展。

七里乡充分利用开春竹笋节、盛夏嬉水节、高山蔬菜节和登山节等节庆活动载体,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堂一色,大力开展文化活动。如:高山蔬菜是大头村的特色产业。大头村文化礼堂每年举办一次高山蔬菜节,开展亲子采摘活动,弘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同时,开展高山蔬菜嫁接、治虫管理等技术培训,帮助菜农提升蔬菜种植技术。再如,治岭村突出喀斯特石文化,桃源村突出耕读文化和农家乐文化,七里三村突出嬉水文化,沙龙村突出探秘文化。

下一步,七里乡的文化礼堂建设将继续按照“文化礼堂,精神家园”定位,严格按照上级的统一要求,充分发挥已建5个村的文化礼堂的作用,不断突出地方特色,丰富内容内涵,力争把文化礼堂建设成为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地标和追梦寻根的殿堂,构铸农民群众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