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521N/2025-86795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成文日期: | 2025-07-03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521N/2025-86795
劳动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07-03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7-03 15:47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关于在柯城区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柯城区以白云社区为试点,积极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截至2024年,白云社区已累计举办收纳师、家政服务员等技能提升培训班14期,参训人数达700余人。同时,累计为60余家企业发布用工需求4000余条,成功推荐900余人实现灵活就业,年人均收入达8万元。目前,柯城区正全力支持全区18个乡镇街道,在村社打造“一镇一品”的培训品牌。
二、目前存在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柯城区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柯城区的职业技能培训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培训的普及与成效。
1. 培训资源布局失衡:城区培训资源相对集中,而乡村及偏远地区极为匮乏,城乡差距显著。此外,产业园区周边配套培训设施不足,难以满足产业工人技能提升的需求。
2. 培训时间安排欠佳:培训课程多集中在工作日白天,与在职人员工作时间冲突。培训周期缺乏灵活性,无法满足学员多样化需求。
3.培训内容与市场需求不符:新兴产业技能培训发展滞后,传统产业培训内容陈旧,不能适应我区产业结构升级和企业实际生产需要。
三、意见与建议
(一)优化培训布局
1. 合理规划区域培训网点:深入调研柯城区各区域产业结构、人口密度及职业技能需求特点。在产业园区,依据主导产业,如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设立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培训点。重点开展工业自动化编程、精密仪器操作与维护等培训课程,为园区企业定向输送专业人才。在社区,结合居民实际需求,设置涵盖家政服务、烹饪、手工编织等综合培训项目,方便居民就近学习。
2. 加强乡村培训点建设:加大对乡村地区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在华墅乡、七里乡等偏远乡镇新建或改造培训场地,配备基础教学设备和实训器材。针对乡村特色产业,开展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加工、乡村旅游服务等培训课程,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二)丰富培训形式
1.打造线上培训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搭建功能完备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平台。邀请行业专家、资深教师录制高清视频课程,涵盖理论讲解、实操演示等内容。设置在线直播课堂,定期开展实时互动教学,解答学员疑问。同时,建立学习社区,方便学员交流学习心得、分享学习资源。
2.强化线下实操培训:对于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等注重实际操作的培训项目,建设高标准的线下实训基地。配备先进的实训设备,确保学员有充足的实操机会。安排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现场指导,严格把关学员操作规范,及时纠正问题,保障学员熟练掌握实操技能。
(三)强化师资建设
1.提升现有教师素质:制定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定期组织现有培训教师参加各类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和企业实践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行业资格认证考试,提升专业水平。支持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探索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提高教学质量。
2.引进兼职教师:面向社会广泛招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技术骨干、行业专家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建立兼职教师人才库,根据培训课程需求灵活调配师资。明确兼职教师职责和教学要求,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根据教学效果、学员反馈等进行定期考核,确保教学质量。
(四)加强政策支持
1.财政补贴政策:政府设立职业技能培训专项补贴资金,对参加培训的学员,根据培训项目的难度和时长,给予不同标准的培训费用补贴。对积极开展培训工作且培训质量高的培训机构,按培训合格人数给予一定的奖励补贴,激发培训机构的积极性。
2.职业技能鉴定与就业创业扶持: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流程,简化鉴定申请手续,设立多个鉴定点,方便学员参加鉴定。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为取得资格证书的学员提供就业岗位信息。对有创业意愿的学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项目推荐、创业担保贷款等一站式服务,可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并给予贷款利息优惠。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在柯城区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将有效提高职业技能培训的便利性和可及性,满足不同人群的职业技能培训需求,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柯城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杨慧峰委员:
你在区政协五届四次会议期间提的《关于在柯城区推进“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的建议》(第93号),区政府已交由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我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省域技能型社会建设要求,聚焦“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目标任务,以技能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增技创富为导向,充分发挥行业、企业、院校等各方平台合力,积极打造“一镇一品”特色培训品牌,构建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助力劳动者高质量就业,取得了一定成效。
畅通培养渠道,打造技能致富“快车道”。一是打造“提技致富”共富机制。聚焦培育“新蓝领、新农人、新工匠”提技致富,重点围绕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依托线上共富培训平台和线下共富学院,建设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的大培训体系,创新打造“浙派工匠”线上学堂平台,入选2024年省人社厅“创改开”建设试点项目。二是搭建“校企合作”引育平台。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元“校企合作”形式,精准提供技能人才定向培养等服务。联合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在上街零工市场设立首个“四省边际(衢州)共富学院基层服务点”,共享培训资源;柯城技工学校于2024年9月正式招生,致力服务本区产业发展,开设工业机器人、护理、电子商务等9大专业,培养和造就社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急需的高技能人才。三是打响“一镇一品”培训品牌。将技能元素融入实用性乡镇街道、村庄社区规划。全力支持乡镇街道打造‘一镇一品’培训品牌,不断打响万田村播、白云收纳等十个特色技能品牌。依托乡镇街道辖区内院校、零工市场、共富工坊等多平台全面打造“30分钟技能培训圈”。
完善评价体系,激活技能人才“动力源”。一是建立“以赛育才”评价体系。搭建“综合赛、企业赛、行业赛、乡村赛”四赛一体的技能人才选拔体系,促进技能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2023年以来,已举办职业技能竞赛10余场,涉及智能智造、现代服务业、“一老一小”、数字经济等领域各类工种19个,参赛人数达到3731人。其中,无人机测绘、汽车美容装潢工和蔬菜种苗等3个工种竞赛为全市首创。二是助推“问企识才”自主认定。指导企业将技能人才培育工作纳入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完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和技能培训能力。目前,全区具备技能等级自主认定资质的企业共23家,涉及数控车床、缝纫工、焊工和印刷操作员等30个职业工种,累计开展自主认定58期,评定高技能人才2178人。三是健全“以技提薪”激励机制。将技能人才比例、薪资待遇情况与企业信贷、技改补贴等绑定挂钩,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打通“职工增技—企业增效—职工增收”的共富链条。引导60余家用人单位建立技能水平与收入待遇挂钩机制。
优化服务保障,营造技能发展“好环境”。一是健全技能人才就业信息链。柯城区已全面接入“浙里找零工”“浙江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衢州站”“邻礼通”微信小程序、“衢州人才网”等线上平台;线下建成“人力资源产业园、零工市场、大学生创业园、人力资源市场”四园合一的零工综合体1家,特色劳务品牌零工市场5家,全区累计布局12家零工市场,形成“1+5+N”服务体系,提供求职招聘、技能培训、政策智推、权益保障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完善技能人才补助激励政策链。在全市率先实施高技能人才首次取证奖励和技能大师工作室运营补助政策;创业服务方面,柯城区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如完善创业担保贷款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城乡劳动者和在校大学生提供最高80万元贷款,2024年累计发放贷款2522万元、贴息122.6万元。三是创新技能人才金融服务资金链。推出“技能共富贷”“技能共富保”等专项产品,贷款额度最高300万元,已为4876户提供贷款13.3亿元。与舟山同步首创“技能共富保”,覆盖人身意外、车险及家财险;联合中国人寿推出“衢州安康保”,保障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以金融赋能技能型社会建设。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布局优化促均衡。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加快构建“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依托技工学校、本土优质民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等载体,提供行业紧缺工种和地方特色工种的技能培训,同时针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开设专项职业能力工种课程。在培训地点布局上,充分考虑城乡差异,优化技能培训点的覆盖范围,扩大优质培训供给,确保城乡居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高效的技能培训服务。。
二是师资专业双提升。规范柯城技工学校办学能力,专业设置匹配地方产业需求,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链高效匹配;鼓励技工学校参与产业学院、企业学院建设,通过“订单班”“冠名班”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等多元化校企合作形式,为企业精准提供技能人才定向培养、企业职工培训等服务,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柯城样板”。
三是政策靶向稳发力。坚持以需求为导向,深化“技能+就业”联动机制,持续完善培训政策体系。多方筹措资金,完善培训投入机制,强化财政保障,确保培训经费落实到位,优化培训补贴发放流程。实施培训补贴标准差异化管理,纳入急缺职业(工种)目录的,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在同类型职业(工种)补贴基础基准上上浮30%。凭借扎实的项目基础,2025年已成功争取技能型社会建设省级专项激励。目前首年300万元专项激励资金已拨付到位,为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助力居民“家门口”提技能、促就业。
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5月29日
(联系人:邵宇艳,联系电话:302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