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的报告

发布时间:2025-05-22 15:2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分享:

中共衢州市柯城区委: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林业局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推深林长制为抓手,聚焦林业重大项目建设,强化林业资源管理,深化林业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情况

(一)以生态为先,夯实绿色发展本底

一是国家储备林项目有序推进。按计划实施2023年计划建设的11个子项目,投资3893.31万元,完成三王庙至上方道路改建工程、灵鹫山至孟高寮道路工程、中央资金森林质量提升、省级森林抚育等4个子项目建设,其他7个转为续建项目。根据灵鹫山旅游度假区建设需求,同步推进2024年计划实施的8个子项目,拟投资金额7366万元。

二是国土绿化重点工作加速实施。落实国家造林任务,按图斑下达各乡镇,并实行逐个图斑销号、定期进度报送等制度,目前已完成人工造林200亩、退化林修复1118亩,均超额完成省定任务。开展诗画浙江大花园核心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后期管护,完成山地造林2个标段、退化林修复2个标段第一年管护任务。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工作顺利推进,建立林业碳账户2.85万个,新建林业碳汇智能监测样地6个。

三是绿色主题活动开展有声有色。组织开展“履行植树义务、共建美丽衢州”市、区两级四套班子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公布3个区级“互联网+全民义务植树”基地,植树节期间全区累计开展植树活动40余场,参与人数近2万人。开展“世界湿地日”、林业碳汇科普等主题系列宣传活动,通过集中宣传、推送宣传等多样化形式,广泛普及林业相关知识。

(二)以产业为重,增强助力共富效能

一是积极探索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形成“国资+村集体+农户”的林业发展共富模式,由区文发公司对我区涉及5个村1600亩的集中连片林地进行规模化经营,农户以“租金+薪金+分红”形式多元增收。开展林业“标准地”+林下空间流转试点建设,充分发展林下经济,提升林地附加值。以九华乡大侯村为试点,规划建设面积400余亩、总投资400万元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已启动前期流转和政策处理工作,建成后将对灵鹫山片区林业产业发展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全区集体林地流转率达60.8%。

二是扎实开展油茶保供任务。2024年全区油茶保供任务数为新造油茶林708亩,低产林改造886亩。目前已完成新造、低产林改造1624亩,完成率达101.92%。积极推进中央奖补项目,总任务数为新造油茶林1416亩(2023年任务量425亩、2024年任务量708亩、2025年任务量283亩),分村分标段由柯城区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负责实施,目前5个标段都已开工建设,完成油茶种植1281亩,完成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659亩。

三是有序实施七里林共富体项目。项目包含建设油茶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150亩、建设毛竹林高效培育基地600亩、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亩、建设竹材初加工小微园、建设百竹科普文化园、建设消防瞭望塔1座等6个子项目,总投资2240万元,其中省级资金1000万元。目前已实施完毕油茶高标准种植基地150亩、竹林高效培育基地600亩、林下复合经营基地20亩,其余各子项目在加快建设中。

(三)以保障为要,提升资源管护水平

一是加强林长履职。召开总林长会议1次,发布总林长令1次,变更完善林长名单,及时更新林长信息,推动林长制工作落实落细。现有区级林长30人、乡村两级林长1770人、乡村两级警长89人、护林员84人。区级林长在全区范围内巡林22次,乡镇级林长共巡林35次,村级林长共巡林1513次,深入督查林长制工作实施运行情况。

二是加强要素保障。2024年省林业局下达柯城区林地定额315亩。全年完成长期林地报批52 件、长期占用草地报批3件,使用林地面积3490亩、占用草地面积3.14亩,争取使用上级林地定额3225亩,保障了浙江柯城抽水蓄能电站、衢州市柯城区大俱源流域水库(茗坑口)扩容引水工程-水库扩容和分洪引水工程等重点项目实施。积极探索林地占补平衡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林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试行))》文件。

三是加强森林督查。2024年下发三期森林督查图斑177个,违法图斑5个,涉及国家审计署审计下发图斑3个,已全部完成查处或整改。草地图斑目前已核查46个,未发现违法图斑。全面排查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下发《关于开展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回头看”检查的通知》,重点排查2021-2023年我区各类建设项目使用林地情况,发现并完成1个临时使用林地项目恢复不到位问题的整改。

(四)以保护为主,筑牢绿色资源屏障

一是聚焦野生动物保护。开展野生动物保护专项行动,按照“四个全覆盖”工作要求,深入开展排查整治工作。自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巡查、检查餐饮店2500余家,发放告知书2500余份、宣传手册3000余册,签订承诺书2500余份,开展集中宣传30余场,收缴非法猎捕工具9个,发放宣传短信40万条。同时,开展野生动物救助活动和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救治野生动物84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日常监测测报率达95%以上。

二是加强公益林管护和宣传。开展2023年涉及林地征占用公益林变更调整手续,并提交区政府批复同意。开展公益林20周年成效宣传,积极申报“公益林建设十佳县”“公益林建设廿强村”“公益林建设微故事”和“百片最美公益林”。自今年起,省级以上公益林补偿标准提高到43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偿,对于提标的部分与财政局对接落实补偿资金,已完成补偿资金发放。

三是实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认真做好古树名木保险、古树隐患排查整治及“一树一策”保护申报工作,完成古树“一树一策”保护24株,隐患整治15个,新建古树公园1个,开展涉及古树的建设项目审核5个,完成灾害性天气致使古树倒伏引起的财产赔付2起。积极开展古树名木文化公园建设,推荐申报的九华乡下坦村古树公园获评“浙江省古树名木文化公园”。

(五)以防治为基,守牢森林安全底线

一是加大涉林违法行为打击力度。今年以来,向综合执法局移交违法线索11条,已作出处罚10条,共收缴罚款32.74万元。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任务,已检查企业26家。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要求,对照林业行政权力指导清单,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全面开展权责清理梳理工作,共梳理出权力事项301项。

二是提升森林防火综合能力水平。做好清明、五一等重点时段森林防火工作,开展不间断防火巡护,实行重点区域专人定点把守,切实做好火源管控工作,印发禁火令5000份,在微信朋友圈推送森林防火主题宣传40万条。实施森林防火能力提升“十百千”工程三年专项行动,开展浙江省金衢盆地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在全区新建低位卡口126处,创建市级森林防火示范村2个,排查整改森林火情隐患114处。今年以来,全区森林火灾零发生。

三是提高森林有害生物防治成效。狠抓疫木清理质量,开展多轮松材线虫病除治质量检查,严格落实“510•清干净”标准,做到完成一块、干净一块、检查一块。定期运用无人机对疫区开展航空监测,通过“护林员+无人机”的多层次监测,做到精准防治。截至目前,2023-2024年度全区松材线虫病枯死松树清理1.7万亩,清理株数16983株,疫木无害化处理4245.7吨,除治重量同比下降35.7%,费用同比下降37%,拔除疫点乡镇4个。

二、存在问题

(一)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存在下降风险。柯城区作为主城区,不仅要保障区级项目用地,还需保障市级项目以及城市开发建设等用地,林地征占用项目多、使用面积大,2022年、2023年各类项目占用林地面积分别为1310亩、704亩,2024年预计使用林地面积超4000亩,将导致森林面积下降。森林蓄积量虽年年增长,但增幅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与排名靠前的县(市、区)存在较大差距。且柯城区森林资源质量不高,底数较差,造林空间不足,森林覆盖率下降风险较大。

(二)部分乡级林长履职有待加强。林长制工作在对乡镇(街道)的年底考核中分数占比很小,部分乡镇(街道)对林长制工作重视不足,林长也未能充分认识和落实林长职责。从中央环保督察来看,涉及破坏林地的案件较多,暴露出属地乡镇林长履职不到位的问题,林长制工作流于形式。

(三)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的保障有待加强。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部门以及乡镇(街道)协同配合,但目前合力形成得还不够。特别是乡镇层面,摸清林改底数是基础,但林权勘界认定难、涉及林农利益、历史遗留问题多,缺乏林业专业人员开展具体工作。如林地经营权证办理工作,目前林地不动产权证办理职能已经划归到资规部门,按照2024年1月15日印发的《衢州市林地经营权流转登记操作办法》规定,流转山林需明确宗地四至,需完成林地确权工作,乡镇层面底子不清、资料不全,工作推进较慢。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增绿扩绿,夯实绿水青山本底

一是亮化国储林项目成果。推进国储林项目实施,指导实施主体(区文发公司)推进集约人工林栽培(200亩)、重要区位景观林改造一期(700亩)、中幼林抚育(2400亩)等子项目实施工作。2025年计划中幼林抚育2400亩、现有林改造1000亩等。开展一次国储林专项审计,审查项目建设进度、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等是否符合国储林建设方案要求,确保项目规范实施。总结提炼国储林项目建设典型经验。

二是优化森林质量提升。结合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的中幼林抚育、现有林改培等项目,计划实施美丽林相提升面积2400亩。开展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收尾,完成山地造林、退化林修复等4个标段最后一年管护抚育。

三是美化城乡绿化环境。组织开展“3.12”植树节系列活动,精心筹划区四套班子领导义务植树活动,在全区营造“植绿爱绿护绿”的浓厚氛围,为城乡环境增添绿色颜值。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工作,弘扬古树文化,开展古树铭牌悬挂、生长状况及安全隐患排查处置工作,开展古树资源补充调查。

(二)聚焦改革活绿,激发绿色发展潜能

一是推进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到2025年全区集体林权流转率达90%。制定全区林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林业发展布局和林业产业发展方向。探索多方流转模式,鼓励以村集体为主导的林地经营权流转,探索“国资+村集体+农户”林业发展共富模式。探索“储备林+森林康养”模式,实现村集体和林农共同富裕。探索林下空间收益权流转,结合林相改造等项目增加景观提升林业附加值。深化林业标准地建设,实现林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林业生产率和亩均产出率,计划建设林业标准地2个。

二是培育林业重点产业项目。开展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中期验收和抚育检查,完成大侯村林下经济项目建设;完成七里乡林业共同富裕综合体项目建设,助力林农共富。推动林业产业三产融合发展,一产突出产业扩面,在七里乡建设竹林高效示范基地600亩,辐射推广2万亩竹产业基地,推广林下经济1000亩;二产突出特色加工,建设基础设施齐备的竹材初加工点,引进观赏性、差异化的竹种建设百竹科普文化园,集康养、研学于一体;三产突出康养资源优势,依托灵鹫山文化资源及生态自然资源,打造“森林康养+”文旅集合地。

三是探索林业碳汇能力提升。深化林业碳汇开发试点项目建设,完成5个碳汇智能监测样地建设,开展新姜村省级林业碳汇先行示范基地验收。开展国储林项目年度碳汇量计量测算,提炼深化我区林业碳汇特色亮点工作。

(三)聚焦管绿护绿,抓实森林资源保护

一是加强建设项目要素保障。加强林业用地报批指导,提升报批效率。做好与省、市林业主管部门的汇报对接,积极向上争取林地定额,保障省市区重点项目以及公益性、民生、基础设施等项目使用林地草地的审批。推进补充林地库建设,根据项目使用林地情况,做好补充林地库外业调查、申请入库以及与资规部门对接国土数据变更工作等。

二是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高质量完成森林督查图斑核查,强化中央环保督察、国家审计署审计图斑和森林督查图斑整改销号工作。做好自然保护地勘界立标和整合优化工作,建立自然保护地生物多样性监测小样地1处。开展野生动物本底调查,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活动,强化野生动物救助。加强森林防火防控能力,管好护林员队伍,建好森林防火基础设施。优化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措施,探索采用分区防治方式,着力提升防治成效。

三是加强林长制责任落实。充分发挥林长制引领作用,持续强化林长责任落实。健全林长制考核体系,探索建立资源清单、工作提示单、问题清单、督办函等“三单一函”工作机制,各级林长定期开展巡林,推动林长发现、协调解决林业资源保护发展中的各类重点难点问题,实现以“林长制”促“林长治”,助推林业高质量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中共衢州市柯城区林业局党组

202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