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8020026218632/2025-7937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
发布单位: | 服务业发展中心 | 成文日期: | 2025-04-21 | ||
发文字号: | 有效性: |
113308020026218632/2025-79372
服务业发展中心
2025-04-21
主动公开
发布时间:2025-04-21 16:2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服务业发展中心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综合部
2024年,区服务业发展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立足服务业工作实际,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经济运行调度,加快重点项目进度,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对标对表,持续加压奋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2024年主要工作成效和2025年工作思路总结如下:
一、2024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党建统领谋发展
1.党建+管理。一是闭环推进,强化落实。形成服务业工作总清单,落实每周工作例会制度,对区委区政府部署、区主要领导点题以及服务业重点工作,落实“三张清单”,列出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工作清单,明确时间节点、闭环推进落实,常态化开展重点工作复盘,确保落实到位,形成“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效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链条。二是完善机制,抓人促事。打好制度“补丁”,完善“项目化实施+专班化推进+销号式管理”运作方式,强化干部管理制度的落实,不定期对上下班、值班等工作纪律开展督查,以制度促人,以制度促事。三是学深悟透,增强党性意识。结合党纪学习教育工作相关要求,中心党组制定详细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和时间节点,共组织专题读书班4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周一夜学、周工作例会等形式,共开展集中专题学习30余次,“一把手”上党课2次,邀请区纪委、区骨干讲师团等专家开展《条例》专题解读培训4场。按照要求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培训,共安排4个半天时间集中学习相关课程并开展研讨交流,做到全面覆盖。
2.党建+安全。一是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网格化工作机制。通过“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形成涵盖各方面监管内容的立体网格,积极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根据每个专业市场的特点,每日开展日常安全巡查,每月确定一个重点市场,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1-12月指导各市场消防救援演练16次。二是全力推进安全隐患整改。按照“全覆盖、无死角”的要求,深入市场园区以消防领域、特种设备、危险化学品使用及储存、电气安全、厂中厂、园中园等起底式、洗楼式全覆盖“地毯式”排摸,发现问题、交办整改,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全年共出动689批次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检查,共排查园区企业3519家,发放安全宣传资料2645份。三是大力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在燃气安全方面,联合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燃气公司召集“专业市场城”内燃气餐饮企业负责人着重开展对合格灶具识别知识、灶具燃具规范使用及店内燃气安全管理、相关事故警示视频等燃气安全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餐饮企业主燃气使用安全意识。在危化品管理方面,对市场园区内147家经营危化品商贸企业进行现场检查,告知相关安全风险,签订“安全责任书”。关于电动自行车风险隐患方面,开展电动自行车突出风险专项整治,每日开展电动车专项安全检查,对存在的违规充停等安全隐患进行现场督促整改。累计召开专题动员部署会3次,发放宣传资料1650余份,1-12月市场园区通过专项整治,规范新建或改建电动自行车场棚5个。道路安全方面,全力推进专业市场园区徽州街、纬五路、兴市街等道路大货车、危化品运输车辆违停存在道路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区府办、区商务局、区应急局、区经信局、区交通局、区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联合整治,确保园区的道路畅通和安全。四是扎实开展社会治理工作。随着专业市场城快速发展,园区内娱乐、KTV、酒吧、公寓住宿,商业模式向复杂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及时化解市场园区企业的各类矛盾纠纷,保障了市场经营户的合法权益。
(二)城市经济有新突破
1.城市经济亮点工作。6月5日,四省边际衢州顺丰丰泰物流产业园正式开园;7月5日,荷四路长三角第一辣街盛大开街;衢州灵鹫山旅游度假区被命名为“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柯城区上榜2023年度浙江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名单,是全市唯一;音乐剧《南孔》亮相央视“艺览2024—首届中国剧院精品剧目发布”活动央视频直播间;柯城非遗节目《鞭春牛》亮相2024年浙江省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衢州市水亭门历史文化街区上榜第三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名单。
2.争先创优相关工作。一是强化服务攻坚,全区184家企业服务全覆盖,重点聚焦48家新增单位,充分挖掘潜力。二是根据三张清单,会同相关部门及各乡镇街道就“三张清单”开展走访,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存在问题,挖掘增量。三是指导区块做好培育企业跟踪服务工作,及时指导企业申报入库。
3.十项重大工程、三个“一号工程”、十个“桥头堡”建设。积极推进2024年省“百千万”重大项目;狠抓市“十百千”重点项目建设;推进省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2023年度评价工作,与市发改委积极对接城市经济专项、现代产业桥头堡相关工作。
⑤经济普查全面完成。根据中央、省、市、区关于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工作要求,今年1月开始组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人员在园区内积极开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登记工作,7月全面完成此项工作。
(三)招商引强有实效
今年共接待各地客商30余批次,外出赴上海、杭州、长沙、重庆、宁波、义乌等城市招商考察15次。积极推进嗨特购、红星项目等前期各项工作。
(四)项目建设有实效
2024年度专业市场片区涉及前期谋划项目1个,在建项目9个,基础设施项目3个。今年以来,中心紧盯顺丰、森联、数字中心、数字贸易科技园、长三角第一辣街荷四路美食城等重点项目推进,其中:顺丰一期已完工并于6月5日正式投入运营;数字经济中心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验收,入驻企业招商运营同步推进中;数字贸易科技园施工进度较快,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长三角第一辣街荷四路美食城完成改造建设和招商运营于7月5日正式开街。
二、2025年工作思路
2025年,区服务业发展中心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八八战略”为引领,依托省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重大载体,强力推进争先创优、三个“一号工程”、服务业“百千万”工程及十个桥头堡相关工作,加速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紧盯目标,攻坚争先创优。以“争先创优”行动为抓手,紧盯目标任务、细化工作举措,合力攻坚克难,推动关键性指标争先进位,努力交出服务业高分经济答卷,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增速7%以上。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10%以上。一是做优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围绕争先创优攻坚清单,细化攻坚目标,会同各区块和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作战、全力拼搏、合力攻坚,会同各区块和各行业主管部门针对三张清单加大走访对接力度,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助力企业发展。二是加大企业招引力度,加大对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的招引,弥补柯城区指标短板问题。招引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4大行业为主。
(二)落细落实,发展城市经济。根据城市经济工作要点方案及分工抓落实工作表,会同各行业主管部门推进城市经济工作,做好各阶段标志性成果、典型案例的提炼总结。落细落实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行动”,促进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等提质发展。持续推进柯城区数字贸易创新发展区建设,推进数字经济中心建成投入运营,推动数字科技贸易园等在建项目建设,加快红星项目、新能源汽车基地、智能仓储基地等一批新建类项目落地。
(三)培大育强,抓新增优存量。狠抓升规入库,按照“培育一批、新增一批”的目标,建立升规企业培育库,积极排摸优质企业入库。定期向各区块推送营收较大的企业名单,动态跟踪管理升规企业培育库,一满足条件及时指导企业申报入库。充分发挥智慧新城资源、挖掘传化公路港潜力,对接智造新城挖掘生产性服务业,为全区新增企业的挖掘多做贡献。围绕指标优存量。用好“三个三”机制,即用好三张清单;抓好三期管理;开好三次会议,形成“目标管理-过程管理-成效管理”的全流程闭环管理链条。强化考核激励,发挥政策洼地效应。宣传好市大商贸政策和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引导扶持企业做大做强。
(四)重点项目,快速推进建设。一是加快推进实施类项目早开工建设。2025年计划实施的项目有11个,其中新建项目6个、续建项目5个;计划总投资7.08亿元,其中新建项目计划总投资4.07亿元、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3.01亿元。续建类重点项目:数字经济中心项目实现正式开园运营;数字贸易科技园完成所有楼栋结顶,并加快完成附属工程建设;顺丰物流基地二期加强与企业沟通争取尽早启动建设。新建类重点项目:加快红星世贸商业综合体、新能源汽车基地、智能仓储基地、西片区基础设施配套、长三角第一辣街雨污管网及街区提升、优品酷卖集团总部项目等项目落地。二是加快推进前期类项目早签约落地。结合专业市场片区产业发展需要,共谋划8个前期类项目,其中产业类项目5个,分别为中恒广场、检验检测中心、快递集散中心、大型商超和新材料数字化产业园;基础设施提升类项目3个,分别为白沙溪流域提升改造、东片区基础设施配套、衢州市“徽州街—东港六路”建设工程(智造大桥)。
(五)招大引强,扩大有效投资。立足柯城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招商”和企业“以商招商”的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照全年服务业招商任务目标及目前完成情况,加强招商人员业务学习,提升带动、分解完成招商任务,根据招商需要随时调整。加强与相关部门对接,及时了解、互通招商信息,把握优质项目,确保项目落地。二是加大已落地招商引资项目服务跟进,及时了解项目建设情况,存在问题等,帮助企业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确保各项目完成2025年度任务目标。三是加大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培育力度,促进专业市场园区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发挥实达实-工业购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模式,带动企业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确保到2027年培育3个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
(六)严格管理,强化队伍建设。落实“比晾晒”,结合中心服务业工作实际,把干部队伍提升、重点项目攻坚、历史遗留问题、市场发展堵点等问题破解作为着力点,持续深化“六治六提”“六比六晒”作风建设,“攻坚桥头堡·争先走前列”主题活动。加快年轻干部培养,发挥老同志余热,在专项攻坚以及传帮带中发挥长处,激发干部危机意识、上游意识。健全完善干部大监督体系,攻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赋权与控权并重,针对岗位风险隐患,查找廉政风险点和制度漏洞,认真研究制定防范措施,及时修订权力清单和风险隐患清单,推动规范权力运行、防范化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