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7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发布单位: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成文日期: 2025-01-02
发文字号: 有效性:
  • 信息索引号:

    1133080200262153XE/2025-00072

  • 主题分类:

  • 发布机构:

    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成文日期:

    2025-01-02

  • 文号:

  • 规范性文件编号:

  •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 有效性: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区政协五届三次会议第78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时间:2025-01-02 20:34

访问次数:

发布机构: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办公室

分享:

近年来,新型城镇化成为新时代扩大内需及城市发展标签的重要措施。对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客观审视自身,我区在城市布局、建设管理、设施承载、公共服务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经过实践调研发现以下现状:

1、城镇化建设措施配套不完善。目前通过棚户区改造、主城区拓等工程建设。特色示范小城镇逐步增多,城镇化率稳步提升。但城镇化建设规划措施不到位,配套不完善,出现了建设中的规划图纸和设计规划随着领导的调整而变动,导致施工项目“更改多、变换多”。

2、城镇化建设聚集管理显粗放。因受限于地形地貌影响,城镇“个体化、独立化”较为明显。但也影响了城镇化建设的集聚问题,于是出现了“一策多用甚至一策全用”的较为粗放的管理模式。

3、城镇化建设风格特色不鲜明。小城镇规划定位和发展方向不清晰、不明确,不少城镇的发展规划没有体现出自己的特色,不能真正形成独特的经济特色和产业风貌。谋划和后续发展不能有效衔接,聚集度不够,管理粗放等影响城镇化建设及规划新问题不断出现。

二、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

几年努力成效显著,但也面临一系列问题。通过多方调研,对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如下思考和建议:

(一)优化设计方案,提升城镇土地利用率

规划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命线”,实现城镇建设规划“一张图”,建设才有章可循。首先是要全方位梳理城镇建设规划,明晰城镇规划中土地利用规划、老旧改造规划等,优化生态、农业、城镇三类空间格局,实现“多规合一”。,将城镇规划、进行全方面梳理、界限明晰,实现规划整合“一张图”。其次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合理用地并划定生态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详细核算在现有基础上还需使用的土地面积,严管地一级市场,放开、盘活、炒热土地二级市场。并坚持原则按图施工,不随意改动和变更规划,让城镇化建设成为“一任接一任”的“固定资产”。最后是规划核算“一张表”,对不在规划的“闲置土地”和城市“空置土地”进行变卖,对城乡结合处、夹角等进行招商引资,对可用土地进行包装发债、包装融资等方式解决城镇建设、发展资金难问题。

(二)完善相关政策,优化新型城镇发展力

首先,完善相关政策使系统智能化。柯城区现有企业主要集中在航埠镇高新区,其他地域产业数量较少,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前期资金以政府扶持为主,后续城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取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故此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完善相关政策,合理设置产业结构模式,实现城镇化与产业化的协同发展。降低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数量 加强高新科技技术产业的引入紧跟大数据时代数据,使系统智能化,推动新型城镇的发展力。

其次,转变发展理念及优化规划布局。要加强产业和公共服务资源布局引导,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城镇布局。加强新型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等要向新型城镇倾斜,引导高等学校和职业院校在新型城镇布局,优质教育和医疗机构在新型城镇设立分支机构。搞好规划布局,把城镇化纳入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中,推进新型城镇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文化保护等多规衔接。

(三)坚持文化为魂,提升新型城镇品味度

新型城镇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为此,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我们要明确城镇主题文化,把文化建设纳入城镇规划,把提升城镇文化品位作为重要任务,用人文理念引领城镇建设,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

1、放大和完善地域文化符号。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独特的文化资源,更是文化建设创新的源头活水。就我区城镇历史文化资源而言,名人多、实物少,文物多、体量小,总体上显得零散,档次不是很高。因此,必须从品牌定位、人文内涵、区域关联等方面,进行充分整合。例如,“沙湾赵汴”“航埠蓝氏宗祠”、“石梁十三太保”、九华“灵鹫山”等都可成为一张张文化品牌,围绕名人名山等效应开展深入的研究,从中提炼出最能体现地方人文精神的文化元素和文化符号,使其融入到建筑的造型、风格、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中去。

2、是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民间文化传承。坚持“整体保护、重点修复、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开发建设思路,加大遗址、文物的保护力度,推动如“将军祠”、“蓝宗祠”等古迹的保护及恢复。进一步完善“石梁下静岩”、“石梁溪”等相关设施和使用功能;坚持以“有扬有弃”的科学态度,把产生在民间的传统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好地进行发掘、传承和保护,争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总之,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内涵,塑造城镇个性,提升新型城镇的品位,使新型城镇化过程变为再造本地特色和文化的过程。

周琦珍委员:

你在衢州市柯城区政协五届二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快推进我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建议》(第78号),区政府已交由给我局办理,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2024年以来,柯城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以共富集聚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围绕重点任务、重大改革、重点项目清单目标,围绕以下三个总目标全力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全年完成自然村整村搬迁8个以上,新增农业转移人口3000人;二是城镇化率达到78.8%左右;三是加速形成一批首创性经验、标志性成果。

(一)锚定共富集聚。一是聚焦搬迁主线。启动搬迁自然村3个。深化搬迁方案,春节前完成全年农民搬迁方案的制定,并编制自然村整村搬迁三年工作计划向社会公开。开展各类政策研究,完成新一轮本地房票政策、搬迁政策的研究和升级,启动《村庄布点规划(2022-2035)》修编,开展禁建、限建自然村的评估研究。二是优化空间布局。市级总体规划目标任务传导到8个乡镇总体规划,完成方案初步审查。启动开展城镇单元的详细规划编制,新启动30个以上村庄规划编制。1+2搬迁集聚点规划迭代提升,一季度力争完成投资4.5亿以上。选定要打造的集聚点公共服务优享样板点位。完成城乡属性村调整的全面摸排工作。三是推进征迁项目。全年推进黄家街道山底村搬迁、衢州第四中学建设、656能源储备等一批房屋征迁项目。一季度力争黄家街道山底村搬迁项目召开山底村征迁动员大会和开展入户调查工作。

(二)强化人才招引。一是推动人口集聚。一季度新招引大学生1575人以上,新引进市外员工630人以上。摸底搬迁农民就业情况,开展青年驿站建设选点调研,新建1家零工市场(驿站)和1家共富工坊,培训搬迁农民50人以上。研究人才政策,启动市外就业衢籍农业转移人口引回政策研究。二是提升创业氛围。深化推进“一县一研究院”、“一产业一研究院”建设,加快集聚院士团队和高端创新人才,力争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项目4个,举办创业大赛1场以上,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950万元,扶持创业300人以上。三是加强就业帮扶。一季度要抓住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时机,送招工岗位和就业政策下乡,及时纾解企业“缺普工、难招工”的困难局面,实现更多返乡人员家门口就业,也给主城区人口集聚添砖加瓦。

(三)推动改革创新。一是持续推进“三块地”改革。承包地规模经营比例达到71%,新增盘活利用闲置农房150宗。开展农村存量集体建设用地摸底和村规调整。拟定利用农户宅基地、农房等资产进行政策性融资方案,选定统一收储农房改造成城市居民旅居试点点位。二是深化“村改居”“社改股”工作。在这项工作“破冰”的基础上。全年19个村的“村改居”工作已分三批次作了具体的安排,相应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按照部署扎实有效地推进中。三是加快集体林权制度的探索。探索林权类不动产登记新机制,推广“林地经营权证”制度,推进林地适度规模经营,开展林业标准地改革,持续扩大林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快打造林业富民产业。一季度目标开展集体林地产业发展的调查摸底,完成中央油茶项目规划。确保年底前425亩中央油茶项目持续推进建设,森林质量提升4000亩,集体林地流转率达60%以上。

(四)提档公共服务。一是提档教育服务。完成柯城区华墅初中撤并摸底调研工作。开展城区学校为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提供学位研究工作,形成各学校提供学位明细表。完成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国家评估自查和整改方案,做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级评估整改工作。启动支持搬迁家庭子女城区就读的政策细则制定工作。制定现代化学校创建年度计划和2所薄弱初中补短提升方案。二是提档医疗水平。加快推进区域医疗次中心建设,争取石梁镇中心卫生院迁建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完成。强化医疗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市直医院下派专家帮扶不少于20人/天次。三是提档养老层级。全力推进“助老三件事”。完成老年助餐配送餐服务9万人次以上,调研摸排集聚点周边养老服务设施配备情况并制定配备计划,选定“以地养老”推广以及有产权养老公寓试点。

(五)完善基础配套。一是提升城市风貌水平。持续提升未来社区,一季度全区力争创建省级未来社区4个,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400套。推进基础项目建设,开工2个排水防涝国债项目,完成投资0.02亿元。优化生活基础设施,新增住宅电梯加装14台,力争城镇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67%。住宅小区专业物业服务覆盖率达到87%,业主委员会(物管会)组建率达到73%。二是深化道路基础建设。深化区、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推进“客货邮”融合线路建设。推动农村公路提质创优促共富,确保全年新改建农村公路5.4公里。一季度启动“城乡融合、乡村畅行”四好农村路建设工程前期工作。三是推进基础项目建设。确保全年滚动储备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域向上争取资金项目29个、储备资金需求40亿元以上。同时,我们申报了21个城镇化领域项目,年度计划投资达到13.5亿元以上。一季度确保投资完成率达到25%以上。感谢您对柯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希望您继续为柯城区高质量发展建设四省边际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建言献策。

衢州市柯城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6月9日